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行政强制法》第50条规定,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决定时,行政机关可以委托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为履行。代履行仅是行政事务的代实施,而非公权力的代行使,第三人与义务人都是行政决定的履行者。而第三人在代履行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机会性"、代履行费用难落实、代履行行为致损等问题,因此,必须依法规范代履行行为,切实保障代履行报酬,不断完善代履行行为的损害救济。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依法治国方略,经过十几年的普法教育,全国人民的法律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这种法律环境对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少行政主体和国家公务员显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形势,特别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合法问题常常被忽略。行政程序违法使其具体行政行为被撤销,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低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表现为:债权人享有给付请求权以及违约救济请求权;债务人可以对利益第三人主张他原本可以对合同债权人主张的权利;第三人享有的权利由合同当事人合同规定。  相似文献   

4.
质疑违反法定程序之行政行为的撤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程序的价值包括工具价值和独立价值。正义与效率是行政程序独立价值之根本。我国对违反法定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一律撤销的僵化处理模式忽视了行政效率与程序违法的多样性,没有关注对公共利益和公民信赖利益的保护,不能充分实现行政程序公正与效率的双重价值目标。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根据程序违法行为的不同情形设定不同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5.
行政裁量规则是行政机关为统一行政裁量权的行使而发布的操作性规则,具有内部法的性质。行政裁量规则对于所属行政机关及行政工作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拘束力,但后者也并非要受裁量规则的绝对拘束。通过平等原则、行政自我拘束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等一般法律原则,行政裁量规则可能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具有间接的效力。在法院对裁量行政处罚的合理性享有司法审查权和变更权的情况下,有关的裁量规则对法院不应具有拘束力。  相似文献   

6.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管理中作出的与相对人实体权利义务无关的不产生法律效果的或只涉及相对人程序方面权利义务的行为。文章认为应对行政事实行为加以规范,使其能够在执行、救济、赔偿这一系列环节中都有理论可循。在行政事实行为中,对造成侵害的行政事实行为如何提起诉讼问题、对行政事实行为造成侵害的救济问题、行政事实的监督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只有解决了理论方面的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建立相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8.
何峻 《唯实》2005,(4):55-57
土地征用引发的矛盾,其根源在于行政征用权的滥用,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缺少应有的法律保障。因此,必须用法律规范行政征用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关于撤销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街道办事处从建国之初便开始承担起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任务。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街道办事处这一行政派出机关已经基本完成了其任务,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派出机关定性问题、派出机构膨胀问题,应因地制宜地逐渐将其撤销。  相似文献   

10.
问责制是实现官员从严格的“他律”走向真正的“自律”、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在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实践时间还较短,问责主体相对单一、问责意识淡薄、刚性问责制度尚未形成、问责资源缺乏科学整合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提升行政问责效力,应以增强责任意识为抓手,彰显问责意识的功效;有效规范行政问责制,增强问责的实效性;实现纵向资源和横向资源的有机结合,凸显问责整合效应;营造良好的问责文化氛围,务求问责长效。  相似文献   

11.
非强制行政行为是我国行政法领域的一个新范畴。其中所蕴涵的诸多价值反映了社会历史和法治发展的必然,昭示着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前景与生命力。文章从弘扬权利文化、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维度,力求对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多重价值作一尝试性阐述。  相似文献   

12.
2007年,胡先生向保健基金会捐赠了30万元,并签订了《专项基金捐赠协议》。2010年12月,胡先生从电视台播放的节目中了解到,基金会的下属办事机构有违规运作的现象,便将旗金会告上法庭,要求撤销捐赠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行政行为的复议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抽象行政行为不能作为直接复议对象,公益性审查可以通过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直接复议扩大《复议法》受案范围,形成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完整保护,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行政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14.
论行政行为的无效确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效行政行为是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薄弱问题。本文从比较的角度,对无效行政行为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立法上判断行政行为无效的标准,阐述了行政行为无效的确认程序,并对完善这个问题的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涵义  第三人侵害债权,是指债的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故意实施的旨在侵害债权人的利益,造成债权实际损害的行为。在民法理论上,债权是指特定债权人请求特定债务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传统债权理论认为,因可归于债务人的事由致使债务不履行,债权人可以以  相似文献   

17.
《当代工人》2011,(21):26-27
问:山东金诚信——在房屋登记行政诉讼案件中,被诉房屋登记行为违法会怎么判决呢?如果使用虚假材料办理房屋登记,给原告造成损失的,房屋登记机构是否会赔偿呢?  相似文献   

18.
作为涉他合同之一种,第三人利益合同是以向第三人为给付为标的的一种特殊合同,与经由被指令人而为交付、附第三人保护作用之契约等相关制度均存在诸多差异。第三人利益合同对合同当事人和第三人有特殊的法律效力。第三人依合同对债务人享有直接请求权,并有权对债务人主张违约责任。合同债权人也同时享有请求债务人向第三人为给付的权利。债务人须向第三人为给付,同时得以因合同而生的一切抗辩对抗第三人。我国《合同法》第64条未赋予第三人以任何法律地位,并非真正的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19.
行政人员是公共行政活动的主体,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人员。国家将意志执行的权力赋予各个具体行政人员,在他们享有公共权力的同时,必然生成与之相对应的责任和义务,即行政人员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人民的公仆,以实现行政目标作为任务和使命。在公共行政过程中,行政行为选择是行政人员在面对多种可能的行政行为取向时做出的选择,是选择某一行政行为而放弃另一行政行为的决策活动,其中包括行政人员对其特有的权力和责任的权衡过程。  相似文献   

20.
行政文化涉及的是行政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着自己特定的构成与功能。政府的行为是受行政文化的制约和决定的。行政文化对政府行为的影响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行政文化的建构与推进就是要确立行政文化的积极和有利的方面,消除行政文化的消极和负面的内容和影响。这就要确立行政文化建设的目标,创设行政文化建设的条件,形成行政文化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