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克思对共同体问题的论述,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必然经历的三大形态,分别是以人的依赖为基础的自然共同体、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虚幻共同体、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真正共同体。作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开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所体现的人民性、整体性、批判性、开放性。这一理念的现实展开向度包括:扩大不同国家的利益交汇点,构建利益共同体;搭建全球合作治理的平台,构建制度共同体;增进不同文明实体之间的交流互鉴,构建文明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秦龙 《求实》2007,4(9):11-15
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关注的中心问题。马克思从来没有孤立地考察人的发展问题,他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离不开共同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与此同时,在马克思看来,不同形式的共同体影响了其组成成员个人的不同发展状态。"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抽象共同体"以及"真正的共同体"分别对应着人的发展的三大阶段,即人对人的依赖、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仔细研读马克思的上述思想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共同体与人的关系特别是共同体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必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全世界的普遍交往为实现条件,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政治共同体;一个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经济共同体;一个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共同体;一个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共同体;一个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共同体。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历史延续,在致思逻辑、哲学基础、价值旨归及实现条件等方面与"真正共同体"思想相一致,在目标指向、实现方式以及理想模式等方面是对"真正共同体"思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包含了马克思对于资产阶级社会中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深入思考,是唯物史观的重要成果。马克思分析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认识到资产阶级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指出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类才能够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当今的中国,"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不仅能够为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问题提供思路,也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7,(10)
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的解放和发展,科学论证和预见了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解放和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这从根本上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及规律。  相似文献   

6.
共同体是马克思宏大叙事逻辑体系下不可或缺的基本范畴,是全面把握唯物史观的中心线索,是论证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之路的重要工具。以共同体为视角,从共同体和唯物史观的共生关系入手重新审视不同时期的马克思思想,才能系统再现人类自然形成共同体、政治经济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的历史生成过程,细致辨析诸共同体下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存质量,最终指明未来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尽情绽放本质力量、实现自由发展的完美栖息之地。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甚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许多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的思考与阐释都离不开共同体思想。因此,想要真正走进马克思、理解马克思,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产生于西方封建社会行将就木的年代,而无产阶级的日益崛起进一步催生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论述包罗繁复,而在不同著作中所涉"共同体"具体内涵不一,由此形成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抽象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四种具体存在样态。进一步明确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价值,为评估社会发展提供衡量标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索现实路径,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前进方向,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甘永宗 《理论导报》2012,(8):13-15,33
在马克思共同体视界里,"自由人联合体"是在自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之后形成的真正共同体形态。人自由全面发展是共同体演进的价值旨归,而共同体是人自由发展的客观环境,两者在互为中形成共同体的和谐境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实现"自由人"与"和谐共同体"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理论的当代性论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社会治理实践创新。它强调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其鲜明的内涵特征与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特征具有内在契合性,主要包括以实践为基础、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多主体互利共赢、人民需求为价值导向四个方面。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对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启示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形成"强国家-强社会"治理模式;将实现共同利益作为共同体构建的现实基础;遵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动力,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实现人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只有实现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反过来,社会的发展也为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自由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规定性,是在社会、历史和个人三重维度中展开的。在社会维度中,马克思揭示了共同体作为各种社会关系固定化、规范化的存在形式为人类获得自由提供前提和空间,且不同的共同体中只能存在不同形式的自由。历史维度诠释了人类自由的实现是一个合规律性的发展过程。个人维度表明社会和历史在个体人的发展和实现中获得存在意义和价值认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不过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即自主活动的表征,个人的自主活动是自由的本质性规定。自由的社会表现形式及其历史发展以人的自主活动为核心联结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全面把握马克思自由观的三重维度,才能避免对自由的片面化、抽象化理解,进而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12.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通过人的劳动而实现全面自由发展,进而实现整个人类解放的过程。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也是人类不断反思人在其劳动过程中是异化了,还是实现了人的本质的复归和人类的解放的过程。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劳动异化理论的四个规定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致力于实现人与其劳动产品的同在、在劳动中彰显人的价值和尊严、实现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同一以及人与外界关系的和谐,进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解放,而非人的劳动和人本身异化的新型现代化道路。从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兼有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真理性和道义性,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智慧和方案。以马克思主义人学向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有利于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更加明确未来怎样才能继续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到来,人类利益关系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高度分化又深度依赖的复杂局势对传统的国际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以长远发展的深邃眼光、敢于人先的雄伟气魄、勇于担当的博大情怀,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为治理全球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五位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擘画,为人类社会构建了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和谐世界。而"一带一路"战略设计正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将对全球治理新问题的解决、全球治理体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正化合理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旨是在实现人类解放、社会进步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最高诉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新学说的目的和使命,也是他们在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这一过程中内在的逻辑归宿和价值追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深化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体而复杂的实践过程,为此我们需要正确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涵,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为这一理想的实现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情境、现实社会和理想世界之间得以通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性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以全球化理论为思想渊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追寻理想社会的现实呼吁,未来走势必然指向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以世界市场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为支撑的全球化理论为逻辑起点,贯穿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研究的共享发展为逻辑主线,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演进的最终逻辑归宿趋向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  相似文献   

16.
明子夫 《理论学刊》2004,23(9):37-39
近代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争取经济竞争自由和民主政治权利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自由主义,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及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分化和不平等。马克思主义基于资本主义自由造成的不平等现象,提出要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它既需要以发展自由为必要条件,又要以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而得出的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的发展状态。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四个发展阶段对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中国化历程,逐步向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奋进。今天我们依然走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找到其可借鉴的正确理论与实践成果,对今后的实践应用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风险社会:个性自由发展的代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友刚 《探索》2005,25(3):136-140
劳动从满足人的自然需要为直接目的到作为目的本身的能力的发展,是理解马克思的个性自由理论的关键。马克思关于自由个性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点即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上。人类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依赖人类实践能力和水平的高度发展,但是与此同时,这种发展又带来了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自由与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正确、全面认识和把握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与风险代价的关系,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目标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引领、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和谐世界的法治理念为基础的,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国际法治观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关系法治化的结晶,国际法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法治保障。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内涵包括规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价值体系,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繁荣的目标,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基础。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举措是加强对国际法前沿问题的研究,完善全球公正的数据安全规则,提升中国全球化治理能力,构建中国国际治理的法律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深刻地变革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哲学领域的变革。互联网实现了由最初作为工具型应用的"+互联网"到作为构成社会基本生产组织要素的"互联网+"的跃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智能化发展。"互联网+"为提升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挥、推动人类解放,促进"人向人的本质的全面回归"和实现"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的共产主义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