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辉 《学习月刊》2009,(18):5-7
后现代公共行政(Post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对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反思,是后现代主义在公共行政领域的理论构建。法默尔教授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运用反思性语言。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视为人类的心灵模式,并从这两种维度对公共行政话语进行解构,福克斯和米勒教授的专著《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在对美国现代和后现代公共行政反思的基础上,以构建话语理论为立足点,  相似文献   

2.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受到后现代的质疑和批判,在后现代语境下理解公共行政,要求准确把握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语言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公共行政正是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两者之间激烈的思想碰撞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中国公共行政面临的双重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不仅存在于哲学、文化领域,也涉及公共行政领域。与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行政面临着后现代性的单一挑战不同,中国公共行政面临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双重挑战,即公共行政既要解决现代性缺失问题,又要吸纳后现代性的有益因素。为此,我们要建立合理的政府价值理念,采取多元化的改革措施以实现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因素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维护农民话语权的后现代公共行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农民话语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但就目前来说,农民仍然没有与其他阶层一样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从后现代公共行政的角度来看,这种话语权的缺失是与现代公共行政中隐含的强烈的精英意识、权威性的“专家理论”、集权主义倾向和强制性的统一标准分不开的。后现代公共行政在对既有公共行政模式的批判和审视下,提倡开放性的民主氛围和文化共享,倡导建立一个开放的公共攻策对话机制,它为创建一个相对多元化的话语格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农民话语权的回归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一尽管后现代主义最初(大约是五十年代)在美国主要表现为一种新的、不同于现代主义的美学思想及建筑风格 ,但是到了七十年代 ,当它逐渐演化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时 ,它的中心不但从美国转移到了欧洲 ,特别是法、德两国 ,而且 ,它“同样也冲击着社会学、经济学、科学技术、哲学等领域”(沃·威尔什《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文见利奥塔等著《后现代主义》一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不但如此 ,在今天 ,当人们谈及后现代主义时 ,所想到的似乎主要已不再是文化的及社会生活的那些…  相似文献   

6.
建立在不同哲学范式基础上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是我们看待公共行政的两个不同视角.现代性所追求的是理性、精确、直观和清晰,而后现代性所倡导的却是想象、模糊、抽象和混沌.在变革的多元化发展的中国社会中,公共行政呈现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共时共生的特征.伴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进程,现代化仍然是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奋斗目标;而面对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中国公共行政又必须应对后工业时代的挑战,这样才能适应内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是在理论本身不断地反思、批判和超越中走向成熟的。分散治理理论虽然是属于现代性的理论,但它同时吸收了后现代的诸多理念,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结合之果。现在更需要从后现代多元特征出发,以一个新的视角对公共行政的分散治理理论进行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代表性官僚(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y),因其涉及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资源向长期弱势的群体(例如少数族裔、女性)倾斜进而达到提升社会公平公正的目的,成为公共行政学科理论前沿的重要课题之一。自1944年Donald Kingsley的《代表性官僚》成书以来,公共行政学界极大地推进了对该理论的研究,包括深入探讨官僚代表性与社会影响的因果机制,并通过严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提供丰富的实证证据。本文深入地评述了代表性官僚理论的主要定义、概念与假设,并创新性地对近年来代表性官僚理论的新近研究成果按照三个模块进行系统的整理:被代表群体的社会或身份特征,被动性与主动性代表之间的转化和制约条件,以及检测理论问题的研究方法和设计。与此同时,本文也对代表性官僚在中国语境下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的发展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9.
王洪树 《探索》2015,(1):45-51
社会协商是近代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过程中整合社会力量与构建共享性社会秩序的产物,具有内生性特征。内生自发的社会协商,在当代中国演化成为促进中国底层社会自治和政治-社会沟通合作的多元民主活动、对话平台与整合机制,是中国对社会民主的一种独特探索,是以协商为主要民主偏好的中国特色协商政治的重要组成内容和建构渠道,有丰富的理论资源支撑。多维理论审视下的社会协商,形成了现阶段以党和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协商为主、社会力量主导下的社会协商为辅的中国特色社会协商发展逻辑。它的未来生长和民主功能发挥,将在培育"强政府"与"强社会"的同时,促进二者在沟通协调中互动合作与和谐并存,进而建设中国特色的"强政府-强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意义和范畴公共选择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这里我们把它和公共行政理论放在一起考察,是因为它把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政府主体及其活动规律纳入到自己的分析框架之中.它运用现代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如经济人的假定、效用最大化、交换及供求分析等要素,分析现实生活中与民众相关的政治个体的行为特征,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及各种政治团体的行为特征.研究的范围和重点已不在经济学领域,而是延伸和扩展到政府公共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当中.用该理论创始人布坎南的话来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从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它是观察政治制度的不同方法”.因而公共选择理论又被称为“政治经济学”、“行政经济学”、“官僚经济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其优势在于科学的指导思想、丰富的理论资源,以及系统的理论成果;其劣势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尚未成熟、理论内容的认同尚显不足。理论自信,不是理论自卑或者理论自负,它是理论自省、理论自觉与理论创新的高度整合。坚定理论自信,就要夯实基础,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发掘源泉,继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力量,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政治发展理论的兴起,缘于两种学术潮流的影响:一是20世纪40年代末及50年代关于发展的区域性研究的扩展,即学术研究中心从欧美转向第三世界;二是政治学自身的“行为主义革命”。这两股潮流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以“政治发展”为研究主题,主要以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政治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其优势在于科学的指导思想、丰富的理论资源、以及系统的理论成果;其劣势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尚未成熟、理论内容的认同尚显不足。理论自信,不是理论自卑或者理论自负,它是理论自省、理论自觉与理论创新的高度整合。坚定理论自信,就要夯实基础,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发掘源泉,继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力量,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就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与变迁作了较全面的论述,总结归纳出三大不同时代的公共行政理论及其变迁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公共利益观念在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的位置一直都在变化。传统理论时期由法律界定,凭借公务员自身的品格加以实现;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时期则是被边缘化,为效率所湮没。在新公共服务理论时期又被赋予新的意义,政府成为实现它的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16.
公共行政文化及其影响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世香 《探索》2002,(4):48-51
公共行政文化主要是由社会民众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关于公共行政系统的总体价值观,功能结构观、行政过程观与政民关系现等四方面基本价值取向模式所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它对不同历史时期公共政系统的价值重心、功能范围与分工发达程度、运行机制及公民与系统间的互动关系都发挥着直接的影响与制约作用。随着行政环境的改变,各种模式的基本内涵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公共行政系统面临着进行变革乃至革命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沈静 《学习月刊》2010,(14):12-13
詹姆逊是西方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和理论家,也是重要的后现代主义研究者。在他的后现代理论的建构中.始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思想.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将后现代现象置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中,对这一当代社会的特殊历史现象作了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公共行政的基本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兰 《探索》2005,(1):61-64
公共行政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对中国公共行政发展的意义,在于它为之确定了公共行政功利价值目标、行为价值准则、道德价值基础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德国民法与意思表示理论的缘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思表示是大陆法系民法的基本概念,它由德国的理性法学家在继受罗马法的基础上,吸收与借鉴罗马法的精神而创立,最终被德国的一系列民法典所接纳,使意思表示由理论成果发展为法律制度性的规定,进而成为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并统辖了一切表意行为。  相似文献   

20.
网络化行政:公共行政的新范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化公共行政是由网络理念、网络组织和网络运行机制为核心要素构成的公共行政体系.它是公共行政领域结构性变迁在理论上的内在反映,是对公共行政领域现存各种理论的一种扬弃与整合,既能够体现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又能够有效应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是知识经济时代理想的公共行政范式.政策共同体理论、政策网络理论、公共物品与服务提供的网络理论、网络组织理论和网络化公共行政核心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构建起了网络化公共行政的基本理论框架,网络化公共行政范式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