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特征同样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进程中。从理念维度看,民生建设在新时代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了民生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内设了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目标;从实践维度来看,民生建设在新时代立足于新的民生问题并体现出新的特征,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更加注重底线公平和制度化建设;从价值维度来看,民生建设在新时代不仅满足了人民对于公平正义的向往与追求,也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谋求自身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战略部署。从制度化的角度审视诚信建设可以发现,制度与诚信道德的合力是解决诚信失范的最佳模式。不过,诚信建设制度化不等于诚信制度化,而是诚信"制度治理"与"德性治理"范式协同建构的新时代中国诚信建设新范式。就当前而言,诚信建设制度化正遭遇"非制度化生存"诚信文化、道德治理与制度治理二分、"制度供给"诚信范式症结以及实务研究薄弱等多重困境。为此,应当建构"制度化生存"的诚信文化;加强诚信建设的"制度供给";整合全社会诚信资源;强化诚信建设制度化的价值根基;加强诚信建设制度化的实务研究。  相似文献   

3.
共享理念的生成可从理论源泉、文化基因、制度基础、现实场域四个维度进行考察。共享理念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是蕴含于社会理想和分配理念的理论内核;共享理念厚植着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体现在"均贫富"的经济要求和"为公大同"的政治诉求;共享理念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的制度优势,是贯穿于党的纲领和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价值;共享理念衍生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场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色,回应现实问题,破解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艰苦且伟大的工程,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理念指引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理念体系作为支撑,并在实践的方方面面严格贯彻这一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容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我们在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巨大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启发和帮助。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绿色发展的单一维度发展,更是在五种发展维度之中的综合建设,需要我们不仅从每一种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也需要从五种发展理念的总体目标和整体效益看待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了其中。对于这一思想,我们可以分别从制度、主题、布局三个基本维度进行相应解读。第一,从制度维度看,中国方案促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立潮头;第二,从主题维度看,五个"深刻领会"彰显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第三,从布局维度看,六大领域的建设推动当代中国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由此,便形成了"制度优势论""执政主题论"及"总体布局论"。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关键环节,对于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能有效应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阶层多元需求、利益固化等现实问题,出现了组织功能弱化、组织建设滞后、党员身份异化等多向性矛盾。因此,应当从"人"的维度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从"制度"维度推进组织制度创新,从"改革"维度探索组织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我国的绿色治理不同于西方国家以社会生态化为核心的绿色政治,它凸显着社会生态化与政治生态化的双重意蕴,需要宏观价值引导、中观制度落实及微观行动实践三个维度的支撑。以绿色治理理念纳入顶层设计实现宏观避险,以完善现代化治理制度体系实现中观着力,以创新基层绿色治理模式实现微观搞活,以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构建绿色治理生态的突破口,以容错纠错机制作为绿色治理的保障机制,是新时代我国探索绿色发展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完善执政方式和推动制度革新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制度自信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时代维度;以实现中国梦为实践维度;以彰显马克思主义人民性为价值维度。统筹新时代制度自信的时代维度、实践维度和价值维度,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健康持久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样态,构成新时代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的重要范畴。基于此,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实现形态、覆盖内容、运作技术与参与主体等方面具有新的时代意蕴,能够更好地契合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制度需要。同时,基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生禀赋,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需要在价值—政治—制度—技术四个维度上均衡着力,进而助力现代化国家愿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如何通过制度建设来促进和谐企业建设?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以为首先就要厘清我们应建设什么样的制度,该怎样去进行制度的设计与安排.马克思曾告诉我们:"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思想或理念的支配下进行的.同理,要通过制度建设来促进和谐企业建设,就必须以"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统领企业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让中国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指南。而如何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关键与核心,已成为"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与优先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动"两山"转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面临突出瓶颈:全社会对"两山"转化仍处于摸索阶段、政府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不完善、基础性制度不健全以及人才和资金缺乏等。为此,应围绕政府顶层设计、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生态产品监测和生态价值核算机制、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推进生态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加强公民诚信教育是我国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诚信教育应从我国诚信文化建设的维度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维度出发,以提高公民的责任意识、契约精神和公正理念等道德素质为着力点,公民诚信教育应弘扬中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公民诚信美德;加强诚信法律制度教育,培育公民法治化的思维方式;强化公民的诚信实践教育活动,养成公民诚信意识;发挥网络、媒体等舆论作用,加强诚信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多维度的中国梦,但不管是政治维度、经济维度、文化维度,还是社会维度和生态维度,最终落脚点始终是新时代"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下中国的最高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遵循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的产物,并在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实践中日趋成熟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价值原则是内在依据,实践经验是直接动力,时代潮流是外部动力”[1]。新时代党的领导制度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显著制度优势,更加彰显了党在国家领导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明确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哲学底蕴,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根基;提出了生态文明的伦理遵循,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伦理价值;指明了生态文明的审美向度,即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美学取向。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从哲学底蕴、伦理遵循、审美向度三个维度整体考量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党的领导力是党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不仅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同时也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在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力主要包括加强党对国家发展方向的领导力、对党和国家事业的领导力、对社会主义建设力量的领导力三个维度,其着力点主要在于进一步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共识、建设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和推进党的领导制度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我国"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机遇,丰富发展了新时代"三农"战略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战略思想的价值维度是维护亿万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福祉,明确"三农"工作"为了谁"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战略思想的实践维度是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组织化服务水平,明确"三农"工作"如何做"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战略思想的目标维度是实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明确"三农"工作"目标性"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战略思想为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对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具有战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体现了人的需求(需求侧)和社会发展(供给侧)之间矛盾的历史变迁。需要结构维度,从物质文化需要上升为美好生活需要;需要价值维度,从追求物质精神价值上升为追求审美价值;需要发展维度,从追求人的基本发展上升为追求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美丽中国建设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从供给结构维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从供给价值维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科学发展的价值需要;从供给发展维度上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支撑。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解决需求侧和供给侧矛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诚信建设是党中央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诚信建设初见成效,但也存在着规范性不足、持久性不够等问题,应当进行制度化建设。制度的正义追求助力诚信道德规范的建设,制度的公共伦理关怀契合诚信建设的社会属性,制度化的内在特性破解诚信建设的现实困境。诚信建设制度化不仅要建立在诚信文化基础之上,体现诚信道德的价值和原则,而且要以强化过程性为价值引领,探索实现诚信建设效果持久化和最大化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20.
诚信来源于传统文化中"诚"和"信"的理念,体现在修身、经商、理政等方面。经过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之一。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守正创新,应在理论上去伪存真,在实践上科学施策。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应加强党建引领和榜样示范,以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为重要对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宣传-制度"协调促进的实践机制,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和百姓生活日常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