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制度环境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基础性和决定性因素。要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就必须优化社会组织成长的制度环境。在这方面,国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多样化的登记注册制度、激励性的税收制度、市场化的资金筹集机制、齐备的法律体系、专门化的监督制度等。学习和借鉴美、英、日三国的有益经验,对于我国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思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极为重要的政策借鉴意义。一是要改革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制度;二是要完善社会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要构建全方位的社会组织监督机制;四是要拓宽社会组织的资金筹集渠道;五是要健全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概念模型,并利用最新的IMD世界竞争力年鉴的相关数据,对研究的概念模型进行了检验.验证了理论模型提出的所有假设,即社会资本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解析当今中国社会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有机体的运行需要来自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支持,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综观我国制度变迁与创新过程,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存在诸多不和谐的方面,需要我们在认清原因的基础上,促进其协调发展,以保证制度对于社会有机体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信息与政策及其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公共政策尤其如此.信息是大量存在的、有用的,但是需要成本的.公共政策要有效,就要根据需要和经济原则投资于信息.政策实践信息具有不完善性、不均衡性和不对称性三大特征,制度分析的任务就是着眼于有效的公共政策这一目标,尽可能运用各种制度安排来减少政策的不完善性、不均衡性和不对称性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政策作为一个集合体,由各种具体政策构成,而每一项政策的勾画和设计,不能仅仅考虑政策法规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建设,更要重视理论层面的建设。理论层面建设的一个重点是总结和提出定位于政策的理论,即政策理论。政策研究者应该努力创造政策理论模型,帮助政策制定者提高政策水平。为此,文章"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重新加工和整理国外著名学者提出的"政策体制"理论,提炼出其中具有学理性的和规律性的理论成分和实践成分,力图使该理论对于发展中国社会服务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安全问题的讨论随着国际社会新安全问题、大规模社会传染病、生产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等社会风险种种问题的突现渐渐引起了国家、社会和一般民众的普遍关注。然而究竟什么是安全 ?解决安全问题的最基本出路在哪里 ?这些容易引起误解或片面理解的内容却不甚明了 ,本文试图对其中的基本问题逐一分析。一、安全与社会安全在英文中 ,“安全”是“security” ,主要指免于受任何侵害和威胁的状态。在汉语的理解中 ,人们一般将“安全”认定为免于危险和威胁。有人将“安全”视为和平、稳定、无战争状态的同义语。从安全的主体看 ,至少可以…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治理形态演变历程来看,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具有嵌入性特征。社会政策嵌入社会治理从单一性嵌入到整体性嵌入,实现了嵌入的工具理性选择。社会治理嵌入社会政策从双向性嵌入到多重性嵌入,体现了嵌入的价值理性判断。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实现了政治嵌入,但社会嵌入和经济嵌入尚不充分,社会政策的工具理性滞后制约了社会治理的可操作性。因此,要实现整体性嵌入和多重性嵌入就必须遵循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的嵌入性逻辑。  相似文献   

8.
社会文明的两大基本形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近代以后,随着法治社会的进步,制度文明的重要性日益突现。以政治学的眼光来看,制度文明既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产物,又是其保障,因此,正确理解制度文明和两大社会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关系,明确制度文明在其中的地位,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制度现代化,也根本上有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一,制度文明在精神文明中的定位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中,制度文明的存在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但制度文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明,就有不同的认识。有一种观点,认为文明应当分为三种类…  相似文献   

9.
建国初期,党针对当时存在的封建把头问题,失业问题,土地问题,灾荒问题以及嫖、毒、赌等社会痼疾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工作,有效地化解了各种社会矛盾,使党和人民政府…开始就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今天回顾当时党的社会工作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跃生  官皓 《新视野》2012,(2):33-38
后发大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是当前国际经济中的重要现象,对它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后发大国对外投资的特征与动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出对外投资的后发大国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校正标准误(PCSE)方法对后发大国对外投资模式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明后发大国对外投资基础和动因与发达国家及中小发展中国家存在显著差异,从而表明存后发大国模式的现实存在性。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对我国的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源远流长,小康社会是其中一个典型的范例。从历史看,从古代的儒家孔孟至近代的改革先驱,他们都表现出追求小康美好社会的愿景,并对中国古代或近代社会政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不过,由于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小康社会传统思想的影响似乎已日渐式微,但这并不是说这种传统思想的深远意义和重要精髓业已消失殆尽。20世纪80年代以后,小康概念被我国政府重新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社会政治意义。新的小康概念既继承了富国强民、追求太平的传统思想,又融合了共同富裕、全面发展的新理念。本文首先探讨了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建设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牢牢抓住公平正义这个关键点,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完善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审计署2003年审计报告一经公布,就在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一场不折不扣的审计风暴;审计长李金华也被群众和舆论视作揭开灰幕的英雄。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若干被点名的国家部委还在支支吾吾乃至理直气壮地搪塞、辩解。这种动辄以代表国家自居,实则经常推卸责任的衙门作风,使得群众在充满期待之余又不免有几分忧虑:这些问题单位的负责人员,对审计结果究竟应当承担何种责任?是否应当有人引咎辞职?最终结果会不会是不了了之?这种现象凸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审计毕竟只能发现问题,却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完善的审计制度,的确可以保证各种经济问题或腐败现象被比较全面和迅速地揭露。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惩治、解决措施,没有比较健全完善的官员问责制度,则审计部门就可能成为整个行政体系中的孤胆英雄,其揭露出的问题可能成为被暴露出来又无法治愈的伤口,反而降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  相似文献   

14.
从主客体关系的视角来审视,社会规律作为人的活动的规律,具有明显的主体性。承认和探求社会规律的主体性,有助于我们在深层次上认识和把握社会规律的本质与特征,更加自觉地按照人的需要建构和控制社会规律,自觉地支配社会历史进程,成为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主人。(一)社会规律的主体性,首先基源于社会对自然关系的主体性。人类社会的产生与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结构转型,双重转型带来许多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其中,职业变动是最重大的现象之一。文章主要探讨改革开放以来,转型中国社会中发生的职业变动现象,探讨当代中国社会职业变动的现状、动因,以及问题和原因,旨在宏观层面上把握中国社会的职业状况和职业变动情况,进而展开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6.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以“关系”为本位的农村社会,具有实质裁量权的村干部往往会采取一种非正式的“关系治理”模式来执行政策,通过人际间的情感联系和互惠义务实现彼此行为的约束和激励。本研究以河长制政策的基层执行为例,通过引入政策执行的互动调适理论,构建了一个纳入人情关系、个体能力以及服务动机在内的执行力模型,利用课题组在江苏、安徽、陕西三省共961份调研数据,实证考察关系治理对村干部政策执行力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关系治理会导致公众对政策接受度的提高和执行者对政策遵从度的降低,在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关系治理的程度与村干部政策执行力之间呈现出“倒U形”关系;公共领导力一方面对政策执行力有提升作用,另一方面也能缓冲关系治理的负面影响,在关系治理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公共服务动机是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边界条件,当村干部具有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动机时,关系治理对政策执行力的负面影响被弱化。本研究结合乡土社会场域的特殊情境,拓展了中国情景下的政策执行理论,能够为基层政策执行提供政策参考和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7.
竞聘上岗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此制度的全面推行必将发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一、全面推行竞聘上岗制度的社会效应 竞聘上岗制度是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使用干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具体体现。其社会效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对物的配置是采取计划手段实现的,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对物的配置采取了市场配置方式。对物实行市场配置以后,必然提出对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的配置,特别是  相似文献   

18.
试论当前我国职业福利的社会功效及政策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福利是员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属于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领域.历经大约200年的发展,职业福利已经成为经济社会主要的福利形式之一.当前我国职业福利的社会功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保障具有补充作用,二是对就业具有刺激和引导作用,三是对劳动关系具有改善作用,四是对人力资本具有提升作用.为有效发挥职业福利的良性作用,我国应进一步出台对职业福利的规范和约束性政策,使职业福利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探索》2016,(6)
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基础环节,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组织群众的桥梁纽带,事关党的事业、国家治理与人民福祉。新形势下,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需要站在党和国家的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政社合作,激发社会活力,加快建立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制度政策体系,构建现代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体制机制,形成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支持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是其国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就解体本身来讲,苏联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无疑起了决定性作用。苏联解体与其民族政策及其基本制度架构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苏联的民族政策及其制度是在列宁民族理论的指导下,在斯大林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制定和建立的,总体而言,这一政策和制度基本上坚持了列宁关于民族平等的精神。但在苏联发展的70年的历史长河中,民族政策却没有根本改变,致使民族矛盾激化,把国家置于一种时刻面临解体的危险境地:双重主权的法律规定为联盟解体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以"族裔民族化"、"民族领土化"和"政治化"为特征的政策为苏联解体提供了强大的政治动力和便利条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