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住模式蕴含着最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同时,居住模式也深刻影响着社会关系。文章在居住隔离理论、社会距离理论以及社会融合理论的基础上,使用2013年、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借助定序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实证农民工与本地居民之间居住隔离影响其社会距离的作用机制、影响方向和影响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居住隔离是社会距离产生的重要因素;居住在城中村、棚户区、城郊结合部、农村社区的农民工的社会距离明显大于居住在别墅区、商品房、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的农民工;邻里隔离消减了互动和沟通的机会,拉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已购商品房的农民工社会距离较小,而租房居住的农民工社会距离较大。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政治参与与实现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德平  杨倩 《学习月刊》2009,(18):92-93
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政治参与的意义 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亦称参与政治,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政治参与就是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直接参与或试图影响城市社区政治过程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居者有其屋:农民工市民化的落脚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伟  胡隽 《求实》2005,(9):91-94
农民工在城市获取住房的方式、住房条件和空间布局等与城市市民相比具有不同特点,聚居是世界范围内流动人口城市居住的共同特征,在我国体现为同质型和异质型两种聚居区,出租屋管理不力导致治安隐患严重和居住方式不同引发社会隔离是两个主要问题,多方面原因决定必须加强农民工的居住管理,要通过一系列对策措施解决农民工的城市居住问题,进而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4.
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时立荣 《新视野》2005,(4):64-65
建立新的社区运行模式以适应城市化的需要是社会结构转型的合理性要求。社区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演变的转换区域,是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化组织载体。在社区中,社区管理与服务在农民工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就是一种可被直接感受到的新的支持力量,因此,以社区为切入点解决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问题是社会支持的一种重要手段。社区在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问题上既可以起到排斥也可以起到融合的作用。完全可以这样理解,农民工融入了城市社区就是融入了城市,这种再社会化过程可以超越户籍的外在屏障而融入于生活方式之中,通过改变农民工对生活地域的自我认同,可以在角色、身份、生活模式、归属感和认同感方面对二元结构性制度规定实现渐进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社区变迁与社区阶层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钦 《实事求是》2003,(2):55-57
关于城市社区变迁的理论 ,是基于西方城市生态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城市生态学认为 ,城市空间组织、人们居住变动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非常密切 ,并且认为城市社区起初都是基于天然地理位置自然形成的“自然型”社区 ,由于市场竞争引起社区人口变动 ,从而引发社区变迁。具体说来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个人之间将为争夺城市内部的有利区位而展开激烈的竞争 ,从而形成与空间区位相联系的独特的地租格局。由于个体经济能力的差异 ,决定着不同的个人和社会集团(单位个体 )在争夺优势区位过程中的相对竞争实力 ,其结果必然产生地理空间上的居住隔离 …  相似文献   

6.
有朋自美国来,谈起旧金山的社区文化他们那里的公众认为:社区文化实际上就是老百姓的居住文化。政府通过社区向居住者传播文化、艺术和技术,十分有利于人的智力开发、技能培养以及促进居民的活力。社区文化最基本的功能在于改善居住地的环境,为人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7.
水清  龙文 《支部生活》2008,(11):19-20
一.地处保山城西北角的黉学社区,1.9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内拥有11个小区,居住着5860户人家18752人。而有着173名党员的黉学社区党支部,在服务居民群众、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始终以"三个代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工的就业、居住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形势,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各民族间的交流交融.银川市以它快速的经济发展、优越的居住环境和独特的生态人文景观,吸引着大量的少数民族群众前来打工.如何解决民族地区农民工就业质量和居住就显得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9.
许鲁州  柏燕 《求实》2003,(Z1):78-79
一、应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社区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中发挥着方向指南、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的重要作用: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决定着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对社区教育具有方向指南作用。“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建立发展的教育活动。”我们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个历史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它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政治方向和文化条件。对此,江泽民同志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育人们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决策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开展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吕柯 《学习论坛》2005,21(6):70-71
农民工是伴随着农村改革开放,农民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采取自发外出的方式到城市寻找生存和劳作机会而形成的。农民工自发的频繁流动性和自身所处社会弱势地位的特点等决定了他们有可能成为艾滋病传播中的脆弱人群。需要在政策层面上,提高对农民工艾滋病易感性和现实威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并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探索以农民工城市社区为单位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1.
郭晓红 《奋斗》2012,(3):52-5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目标。家庭社区是人居的基本平台和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公民素质提升、中华美德传承、社会风气形成和人们的幸福指数。在新形势下,家庭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也承载着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青觉王敏 《探索》2023,(5):80-92
城市社区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场域,社区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基础影响着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效能的发挥。社区治理重在推动上下层级之间的互动以及内部活力秩序的形成,其治理方式的选择和治理成效受治理结构的支配。与此同时,行动者承载的价值取向和具体体验形塑着社区治理结构中蕴含的基本规则及其作用机制,而治理过程连接并展演着结构与行动。以湖南岳阳“群英断是非”工作法为研究案例,利用结构化理论对城市社区治理的结构要素和行动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加以分析,尝试提出“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以此对社区治理的民主过程展开考察。研究发现,党委统一领导、法律法规支撑、伦理道德激励构成了社区有效治理的外在条件,而个人利益或公共利益、多元协同机制、社会资本则构成了社区有效治理的内在条件,两者在互动过程中推动着社区居民身份重塑、治理规则重构和治理资源重置。研究表明,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实现依赖于高质量党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协同共治的机制、优秀的社区公共文化、深厚的社会资本,这些要素分别建构了社区有效治理的政治基础、制度基础、关系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群英会”,为城市社区有效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其市民化程度与我国的城市化进度密切相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解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城市社区等协调配合,多位一体共同解决。政府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供职业培训,改善居住条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注子女教育;企业要做好表率作用,事业单位要发挥公益性;社团组织要发挥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做好维权、就业服务;社区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加强教育,发挥好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宁秋辰 《唯实》2011,(3):79-82
新生代农民工违法犯罪问题日趋严重,这是他们融入城市受阻的极端结果,而城市社区生活情况直接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程度。通过建设城市新型社区、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有效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  相似文献   

15.
浅议“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民工”市民化 ,是指在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 ,借助于“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优势 ,使其在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和社会过程。但是 ,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思想认识的偏颇、城市政府的担忧和困惑、既得利益集团和群体的阻力、户籍与土地制度的障碍、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农民工”自身素质以及与市民的“油水”关系 ,使之融入城市社会困难重重等方面的障碍 ,阻碍着“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城市化道路的争论,没有注意到我国幅员辽阔的地区差异,也没有考虑人们的主体选择和社会文化因素。通过对中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置业的调查,从地区禀赋、经济因素、主体选择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来说,中部地区应该在坚持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均衡发展原则基础上,走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中部地区的中小城市要进一步承接东部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以产业结构优化来支撑城市化;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提升社会服务,全面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返乡置业后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转换,实现社会身份和公民素质的转型,使他们真正成为高素质的现代公民。中部地区走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的结论与中央"三个一亿人"的思路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7.
社区是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很多并不与社区直接相关,却在社区集中表现出来,特别是那些没有工作单位、或者和单位联系不密切的人。把社区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平台,确实拓展了社区工作的内容,开辟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不管分内分外,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18.
'有事大家帮,节日一起过,居住在社区的各民族和谐相处,亲如一家。'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永和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学明说。永和社区是一个集山区、半山区、郊区为一体的城乡边境社区,辖14个自然村、22个居民小组,总人口5197人,居住着佤族、傣族等民族。  相似文献   

19.
胡永琴 《奋斗》2006,(9):18-19
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是反映社会是否和谐发展的标志之一。社区是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化组织载体。在社区中。社区管理与服务在农民工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就是一种可被直接感受到的新的支持力量。因此。以社区为切入点解决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问题是社会支持的一种重要手段。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把农民工融入到社区之中,从而保证他们与城市居民获得同样的权益保障并形成共同的社会责任感。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区融合与社会融合的关系,从社会融合的测量指标中筛选13个二级指标分析社区融合的因子结构.运用2012年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13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社区融合包含交往信任、文化适应、地域认同和社区参与四个因子.通过计算农民工社区融合度以及各项因子得分,发现社区融合度得分还是偏低,各因子得分“交往信任”最高、“社区参与”最低.为了进一步探讨农民工社区融合度的影响因素,选择7个个人变量和2个社区变量进行分析,发现个人因素和社区因素都对农民工社区融合度具有显著影响;最后在讨论各因素具体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