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又到一年中秋时,我不禁又想起我那未曾谋面而遥在天国的外公——思念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地汩汩流淌……外公周冠华离开我们已21个年头了,但他对我的勖勉和奖掖却永远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记得小时侯,妈妈时常会呆呆地坐在那儿想些什么,瞬忽间她的眼角已噙满泪水;也总觉得其他小朋友都有外公、外婆一起疼着、爱着,而我却惟有一个外婆,从  相似文献   

2.
朱铁志 《今日浙江》2008,(10):61-61
走出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大型赈灾义演晚会现场,已是午夜时分。街市上华灯点点、人流稀少,城市已进入梦乡。而此刻的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刚刚还沉浸在爱的暖流之中,感动的泪水一次又一次充满我的眼眶、打湿我的衣衫。动人的场景像过电影,一幕一幕在眼前回放,使我的思绪无法不回到半年来的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3.
又到招考月,当事人有得忙。那忙的,按照时下行情,也许已不止是考生,还有老爸老妈连带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大堆。  相似文献   

4.
儿时,我经常睡在海边 睡前,我只盖被子 睡着了,怕凉 我又扯上一角大海 盖在身上  相似文献   

5.
周琪 《台声》2011,(3):56-56
我是生活在大陆的第三代台胞。同据时期,外公自台南来大连做生意,与外婆结婚生下我母亲。1945年5月前后外公回台湾对账,很快日本投降,无法赶回大连,从此与我外婆失去联系,天各一方。  相似文献   

6.
许绮燕 《黄埔》2008,(1):15-18
我从小是和我的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 七岁那年,母亲接我回家,我开始上小学。在家里,我发现一个问题:我的爸爸和弟弟、妹妹都姓张,妈妈姓王,而我姓许。这是为什么呢?我很想问问大人,但又不敢问。生活像一个谜,我好些年都解不开。  相似文献   

7.
桑志权 《台声》2013,(4):93-93
外公安详地走完了87年的人生之路。当我怀着对外公的无限思念首次踏上台湾的土地,我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8.
5天4夜奴隶般的生活,终于如一场噩梦一样结束了。重新坐在报社的办公桌前,我用手轻轻掐一掐胸部,仍感到有一种隐隐作痛的感觉。泪水,又一次滚落下来……我再一次回想起那一个个与我患难与共的朴实厚道、任劳任怨的工友,思绪不断涌动着……  相似文献   

9.
网上救助 “我有件事请求各位。外公重病,医生说时日无多。他没有去过很多地方旅行,现在也来不及了。我给他画了这张肖像画,希望你能够把它打印出来或者放在电脑屏幕上,拿着它,在你所在地方合影……”网名为Buddy的凌一凡刚刚发布这条消息没多久就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在英国泰晤士河的河边,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耶稣像前,在川藏线第一高的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垭口,在塞舌尔动植物园内……数千网友带着一凡外公的画像在世界各地留影。  相似文献   

10.
胡玥 《人民公安》2013,(4):54-56
此一时刻的阳光清清冷冷的,而春天已透出了暖意。我知道,冬时萎去的那些小草再过些时日就会复生,而那个写《小草在歌唱》的诗人雷抒雁,却永远地走了!虽然我知道,我们每一个人,早早晚晚都会离去,可是,在这样一个醒转来就看见了窗外的鸟儿在枝头上鸣唱的清早,我还是不愿意相信,我熟悉并敬重的一个师长就这样走了!泪水的迷濛里,时光,就像一条凝滞了的河道,黑白色彩的水,  相似文献   

11.
李莉 《台声》2019,(14)
<正>我有两个外公,曾经,一个在海的那边,一个在海的这边;而今,一个仍在海的这边,一个已在天堂。终于踏上大陆故土我的两个外公幼年失怙,两人从小相依为命。大外公名叫杨寿明,解放前,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后,二外公孤苦一人被寄养在叔叔家。1949年5月,全国的解放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就在上海的黄埔江码头,大外公随国民党军登上了去往台湾的轮船,原本以为台湾只是个暂时的落脚地,却没想到,这一别家乡、亲人竟是40多年。兄弟二人,自此是海峡相隔不得见。  相似文献   

12.
走出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大型赈灾义演晚会现场,已是午夜时分。街市上华灯点点、人流稀少,城市已进入梦乡。而此刻的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刚刚还沉浸在爱的暖流之中,感动的泪水一次又一次充满我的眼眶、打湿我的衣衫。动人的场景  相似文献   

13.
王勇 《广东民政》2011,(9):64-64
周末,一个刚刚失恋的朋友,在大醉一场后跟我哭诉:“我付出了那么多,我们都准备半年后就结婚了,她凭什么说分手就分手了?”我满口“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自欺欺人式的安慰,可能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相似文献   

14.
刘俊潇 《台声》2013,(9):98-99
他养育我,教导我,随着我慢慢的长大,回首和外公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才发觉,他的言传身教都是一种传承。  相似文献   

15.
沙蓬 《台声》2011,(5):51-53
至今难忘今年的春节假期,我是捧着一本书伴着泪水度过的。书名是《立马中条》,泪水是被它“赚”出来的。多少次,我被书中的情节所打动,泪水打湿了书页……  相似文献   

16.
李征 《台声》2014,(8):91-91
每当我翻开家中的相册,细细端详老照片中身姿挺拔、表情威严的外公,仿佛又回到了昔日和他一起生活的场景,脑海中盘旋着他曾经给我讲述的那些战火连天的岁月往事。1922年12月,我的外公曾火生出生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新竹州中坜郡(今桃园县中坜市)。1944年,外公离开了故乡台湾来到大陆。此后他跟随刘邓大军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其间,他身负重伤,右眼也被炸瞎,后期没能参加渡江战役,这让他一直心有所憾。  相似文献   

17.
又是一年的春季,举头望天依然是那般湛蓝,回眸问无意之中发现窗前的枯树枝又发出了鲜嫩的绿芽儿,这是春天来临的信息。记不得去年的此时此刻是一番怎样的心境,只意识到这已是我来京度过的第三个春天。不知不觉中我已在这座庭院深深的机关里工作了三年,在这间仅十几平方米的单人办公室里度过了我青春中最闪亮的日子。  相似文献   

18.
桑志权 《台声》2013,(8):80-80
经过近两小时的直航,我们乘坐的飞机稳稳地降落在台中机场。母亲望着窗外的一草一木,激动地对我说,终于回到家乡了……我的外公陈木,字光华,1909年生于台湾台中县梧栖镇,家中排行老二,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口腔科专业。上世纪30年代末,外公从台湾到大陆行医,并定居镇江。  相似文献   

19.
绳索画出的生命惊叹号易旭东面对一位13岁的少年用一根绳索勒断自己的生命,心中塞满的问号虽时隔两年仍未消除。如今,新的学年又已来临,当我反复读着他用生命写下的绝句,翻阅数次采访他的亲人、街邻、同学和老师、校长的记录时,心灵不禁再次浸满痛惜的泪水,并在思...  相似文献   

20.
离开长沙那年,我6岁。 6岁的孩子记事不多,就连我家是住在韭菜园还是贺家塘,也记不住。只记得舅舅家住马益顺巷,因为成年以后还去过。外婆家住的地方,就记不清了。只记得小时候经常到外婆屋里玩,每周一次。妈妈是外公的长女,我是外公的长外孙。外公早逝,我没见过,只见过外婆。外婆是妈妈的继母,对我倒是不见“外”,当亲外孙疼,好像比对孙子(也就是我的表弟)还疼些。长辈们说那是因为我长得乖巧。这也未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