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睿 《前线》2009,(9):17-19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界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以“总结历史经验,探讨发展规律,服务资政育人”的原则,从当代中国和世界的角度对这一重大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何认识新中国的60年?如何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个30年?如何更好地认识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看待关于“中国模式”的热议?这些问题成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和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认识上述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博士生导师严书翰教授。  相似文献   

2.
《湘潮》2021,(7)
正认真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通过"四史"学习教育,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有助于在深入学习和不断领悟中,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从而发自内心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相似文献   

3.
此为第一辑。收录了近年来美、英、日、苏、澳等国学者发表的论著和资料30篇,分专题论文、文献资料、学术动态三个部分。专题论文主要论述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评价了中共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还对中国史学界迄今尚未深入研究的课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新中国前27年的历史中,不论是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走过的曲折道路、遭受的严重挫折,无不与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密不可分。在这27年中所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毛泽东都是主要决策者。作为记录毛泽东这段历史的《毛泽东传(1949—1976)》(以下简称《毛传》),对这些重大事件都是用了重笔,以写出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它们是怎样发生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事件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它们在历史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毛泽东是怎样决策的,在决策过程中,他同中央其他领导人发生一种什么样…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世纪桥》2006,(1)
《世纪桥》杂志2006年隆重改版。新一年的《世纪桥》将继续关注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进程,也随时追踪报道、忠实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主流思想和各种代表性社会现象,以及中国与世界、世界和中国的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宋键 《红岩春秋》2023,(1):14-21
<正>1934年6月,红三军退出湘鄂西根据地,到川黔边创建以四川酉阳南腰界(今属重庆)为指挥中心和大本营的黔东苏区。1934年10月底,在贵州沿河水田坝、江口苗王坡、印江木黄等地,终于接应到奉命先遣西征的红六军团,两军在南腰界胜利会师。南腰界会师是中国红军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红二、红六军团踏上了并肩作战、团结奋斗、共创辉煌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7.
书林漫步     
《理论与当代》2009,(11):47-47
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 何平 主编 新华出版社 2009-10 《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是一种全新的新闻观观照下的新中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事件的历史见证。新华社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既是人民实践活动的记录者和传播者,也是社会变革运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传》对建国以来几个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新中国前27年的历史中,不论是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走过的曲折道路、遭受的严重挫折,无不与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密不可分。在这27年中所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毛泽东都是主要决策者。作为记录毛泽东这段历史的《毛泽东传(1949-1976)》(以下简称《毛传》),对这些重大事件都是用了重笔,以写出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它们是怎样发生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事件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它们在历史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毛泽东是怎样决策的,在决策过程中,他同中央其他领导人发生一种什么样…  相似文献   

9.
<正>六、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2019年7月,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把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作为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组织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10.
6月13日至15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在平壤举行了历史性会晤,并签署了《北南共同宣言》。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朝韩首脑会晤是朝鲜半岛北南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会晤取得的成果对北南关系的改善和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具有积极意义。由于朝鲜半岛问题复杂、敏感,牵动主要大国利益,事关地区安全与稳定,因此,朝韩首脑会晤还引起了与朝鲜半岛关系密切的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的高度关注,并迅速作出了反应。  相似文献   

11.
1952年6月至1953年2月开展的司法改革运动是新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重大事件。司法改革运动确立了新中国的司法体制与司法传统,对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的司法运行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拟以北京市的司法改革运动为例,对这一运动的经过及后果作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12.
历史是怎样把我们送到今天的,我们好像并不能时常意识到。历史又是不能假设的,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如果历史上某个重大事件没有发生过,历史会往何处拐弯。邓小平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我们也时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可今天因为有了共产党,因为有了新中国,因为有了中国的发展,我们就会很自然地认为这些事情在...  相似文献   

13.
他是中国杰出的体育外交家;他是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者;他曾参与了新中国体育对外交往的历次重大事件,经历了无数重要时刻。2001年7月13日,他终于了却一生中最大的心愿——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古稀之年,他依然为奥林匹克事业贡献余生……他,就是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  相似文献   

14.
共产国际、俄共(布)同中国共产党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共产国际、俄共(布)就同中国革命者有所接触,建立了联系。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共产国际、俄共(布)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日愈密切。共产国际存在期间,中国革命史上和中共党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同它有关。  相似文献   

15.
2003年的中国倍受考验,2003年的中国经历了国际(美伊战争)、国内(SARS疫情)两个重大事件的冲击。战争在影响全球经济的同时,也使来华投资者更加审慎,战争还通过油价对中国经济产生明显的制约;SARS疫情来势汹汹,使2003年第二季度GDP下滑了3.2个百分点。尽管如此,2003年中国经济还是经受住了考验,保持了比以往几年都要高的增长速度。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所说,SARS也好,战争也好,都没有影响到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基本面,2003年下半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在更大范围、更…  相似文献   

16.
开国大典     
《共产党人》2009,(16):47-47
回顾共和国60年辉煌历程。有许多历史时刻、精彩瞬间、经典片断需要我们永远铭记。60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不断前行。书写了新中国最生动的档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大型系列专栏《新中国档案》,选取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大工程等进行报道,展示我国革命、  相似文献   

17.
陈云经历了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决策.参与和推动了党的两次历史性转折;直接领导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党和人民的事业遇到困难时,他挺身而出,发挥了关键作用;他重视并两度抓党的建设,为党的巩固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相似文献   

18.
刘义 《理论建设》2020,36(6):18-26
民族精神需要在教育传承中弘扬,更需要在持续培育中弘扬。利用重大事件持续培育民族精神,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实践是一场伟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它为新时代持续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提供了新素材、增添了新内涵、贡献了新路径。将本次抗疫斗争分别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实践中以及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中来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其作为培育民族精神伟大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回顾共和国60年辉煌历程,有许多历史时刻、精彩瞬间、经典片断需要我们永远铭记。60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不断前行,书写了新中国最生动的档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大型系列专栏《新中国档案》,选取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大工程等进行报道,展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辉煌历程和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伟大业绩。  相似文献   

20.
《党的文献》2007,(3):30-36
编者按: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以"世事评忆"为题,不定期刊发我国一些著名社会活动家、专家学者的有关谈话和文章摘登.这些作者,大都从旧中国进入新中国,亲历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对中国变革和发展进程中的旧与新、落后与进步、曲折与胜利等有切身感受和多重对比.他们在评忆中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实现中国繁荣富强的思考,以及他们对人生目的、价值的看法等等,往往别具只眼,发人深思.重温他们的谈话和文章,对于今天我们的干部和群众鼓舞斗志,更加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很有助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