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邢久强 《前线》2012,(Z1):110-113
编写出版《北京精神通论》(以下简称《通论》)是首都理论界响应市委号召,弘扬践行北京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刘淇同志高度重视《通论》的编写出版工作,亲自审定了书稿,并且为《通论》作序。他指出,《通论》是一部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深入阐  相似文献   

2.
近日,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北京精神通论》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理论探索的方式,深入、系统地阐明了北京精神的基本内涵、历史传承与时代意义,博通全面地诠释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内涵,科学务实地提出了践行北京精神的路径和方式,是迄今为止最为系统、全面的关于北京精神的一部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3.
近日,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北京精神通论》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理论探索的方式,深入、系统地阐明了北京精神的基本内涵、历史传承与时代意义,博通全面地诠释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内涵,科学务实地提出了践行北京精神的  相似文献   

4.
沈聪 《前线》2012,(3):47-48
为进一步践行北京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在市科教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北京市科委牵头起草下发了《践行“北京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首都创新精神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2—2015)))(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2012年1月,市老干部局发出了《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弘扬践行北京精神》倡议书,号召全市离退休干部以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北京精神,积极参与心语征集活动。倡议发出后,广大离退休干部积极响应,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践行北京精神的决心和愿望。截至11月,编辑部共收到各区县、各系统、各单位离退休干部的心语近600条,其中刊发了80多条。《离退休干部践行北京精神心语集萃》栏目开办以来,得到了全市离退休干部的大力支持,特向老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6.
贺茂之 《前线》2013,(3):76-77
纵观北京精神所绽放的光华及所锻铸的无数事实,不能不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北京精神是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崇高的精神;崇高的北京形象,代表、彰显着国家形象,而要加速北京崇高形象的建设,认真践行北京精神则是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走进崇高又是践行北京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王伟 《前线》2012,(3):21-23
大力弘扬和践行北京精神,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实践。落实和践行北京精神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8.
晔子 《前线》2012,(3):12-15
北京精神贵在践行。北京市民是践行北京精神叫的主体。每个普普通通的人怎样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体现爱国、创新、包容、厚德,50年前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战士给我们留下了答案。他,就是雷锋。  相似文献   

9.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龙年春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和总体要求,制定、印发了《关于弘扬北京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当前,我们要抓住认知、践行、引领三个关键环节,大力弘扬北京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不断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凝聚首都科学发展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0.
杨文利 《前线》2012,(11):57-57
我的案头,前不久添了一本并不算大部头的新书——《北京精神与文化》。虽然只有区区140多页,却承载、浓缩了丰厚的内容,有着解读北京精神的新视角——从文化层面立论。已经出版的一些关于北京精神的书籍,多从理论角度进行阐述,鲜见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开掘北京精神与北京文化紧密关系的佳作。由北京史研究会主编,李建平、谭烈飞、马建农、郗志群四位学者撰文,经济科学出版社推出的这本书,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作者在书中指出,北京文化有几股气:古气。历史源远流长,有50万年人类活动史,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历史名城,古代建筑多彩,文物遗存丰富。  相似文献   

11.
魏谦 《前线》2008,(9):58-59
北京地区首部记录区域文化发展历史脉络的专著——《北京西城文化史》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了,书中集中梳理了西城文化的发展脉络,提炼了西城文化的内涵,探寻了西城文化的精神。该书的出版,是西城区近年来文化建设的一次重要实践活动,对推动西城区“文化兴区”的战略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在西城区组织的《北京西城文化史》专家座谈会上,区领导和与会专家学者就《北京西城文化史》进行研讨交流。现从读者、编者、出版者的角度,摘登主要观点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云岭先锋》2013,(1):7-7
2012年12月21日,云南精神理论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会上,来自理论界的专家学者、论文作者和基层一线代表结合研究和践行实际,对云南精神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丰富内涵、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阐释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20,(7)
正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首次系统阐释"红船精神"。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并提出了"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要求。弘扬和践行"红船精神",对于肩负起新时代使命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一、深刻领悟"红船精神"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4.
刘淇 《前线》2011,(11):23-24
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之中,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践行“北京精神”发布会。提炼“北京精神”是首都各族各界人民的强烈愿望,是首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是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举措。凝炼出北京这座伟大城市的灵魂,表述她的精气神,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5.
同志们: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之中,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践行“北京精神”发布会。提炼“北京精神”是首都各族各界人民的强烈愿望,是首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是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举措。凝炼出北京这座伟大城市的灵魂,表述她的精气神,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积极参与。一年多来,  相似文献   

16.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已成为推动本市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动力。我们要把践行北京精神转化为建设首都推动发展的满腔热情。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都要认真践行北京精神,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推动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抢占发展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酝酿已久的"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增强北京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城市精神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和世界城市建设中的导向、凝聚、激励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北京精神的提出不只是对过去的总结提炼,更是对当今和未来的要求.北京精神既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又是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塑造的,体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北京个性的反思与阐释.  相似文献   

18.
北京冬奥会既是一个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一扇亮丽的“中国窗口”。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生动诠释,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北京冬奥精神丰富了中华体育精神的时代内涵,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9.
“北京精神”于11月2日正式发布,“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被确定为“北京精神”的综合表述语,成为北京这座古老、传承、创新城市的品格和灵魂,成为北京市民共同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规范,反映了北京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建首善自京师始”,首都市民要高举“北京精神”的旗帜,传承文明,继往开来,积极践行,努力建设首善之区。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09,(8):F0003-F0003
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市属社科理论单位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科学发展在北京》,2009年6月由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