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稳定与公民的政治参与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实践和参与能力都不断增强的同时,政治冷漠现象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突出特点.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对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稳定进步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动力不足、行为不力的局面,还需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政治参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大学生政治参与对于未来国家的政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大学生政治参与作为政治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体,与对社会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在于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决策过程的行为。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政治参与的重要群体,其参与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当前乃至未来民主政治的进程。目前,应立足于增强政治参与意识,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程序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参与氛围,从而为加强和改善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作为青年群体中的新兴力量,"95后"在未来的政治参与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相关大数据和分析为依据,对"95"后大学生政治民主参与进行了梳理,发现其主体责任意识更强,积极主动;参与形式多样,党团组织和行政系统是主渠道;网络参与成为重要途径,影响巨大等三个特点,并从矛盾性、自主性和整合性三个角度分析了"95后"大学生政治民主参与的内在因素。指出我国"95后"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仍显不足,希望能从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目标出发,进一步加强青年工作创新。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政治冷漠的根源,一是大学生经济地位不独立;二是政治参与能力不足;三是政治判断力不足。大学生的政治冷漠对于其参与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以及向现代公民的转化都有着消极影响。倡导由"服从型"向"参与型"过渡的学校管理方式,健全制度化的大学生参与机制,是消解大学生政治冷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政治冷漠的根源,一是大学生经济地位不独立;二是政治参与能力不足;三是政治判断力不足。大学生的政治冷漠对于其参与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以及向现代公民的转化都有着消极影响。倡导由“服从型”向“参与型”过渡的学校管理方式,健全制度化的大学生参与机制,是消解大学生政治冷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开辟和完善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制度化路径,开辟更多的可供大学生有序参与政治的制度性渠道,建立和完善大学生互联网有序政治参与信息输入、反馈、评比、奖励制度,培养大学生有序参与国家和社会建设的能力和素养,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需要,是培养我国合格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主体和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本也应有较高程度的政治参与。然而,透过大学生参与政治的途径就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政治冷漠已日趋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影响这种政治冷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历史、就业压力、学校教育等方面。青年一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政治参与影响到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的建设,因此,必须找到相应的策略,激发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并实现理性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而学生党员又是青年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大力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于全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都对高校党建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相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浅谈现阶段青年政治不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发展中,公民的政治参与都存在着参与和不参与并存的局面.现阶段青年的政治不参与存在着一定的危害性和普遍性.青年政治不参与行为的产生有着社会、家庭、学校和青年自身两个方面的原因.激发青年的政治参与热情,减少政治不参与行为的发生,必须从理论指导、民主法制建设、市场经济和解放思想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程度如何,不仅是衡量高校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尺度,也是衡量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重要参数,更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的重大政治问题。调查显示,尽管当代大学生对政治参与抱有较高的热情,但在总体状况良好的前提下,其政治参与意识仍存在着参与功利化以及学生组织公信力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制约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90后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政治参与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呈现出主流政治信仰鲜明、参与意识强烈、途径多维等特点,但是也存在着信仰模糊,参与功利性、无序性及监督缺乏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应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升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拓展政治参与渠道,加强政治参与指导与监督,加强政治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参与氛围.这是改善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和政治参与现状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公民政治素质不仅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内容,同时也决定着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针对当代大学生公民政治素质现状,应通过构建公民政治素质课程体系,发挥高校党团政治优势,建设校园政治文化以及加强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等路径来提高大学生公民政治素质,奠定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实现政治文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有其自身的特点,出现了新的变化。作为教育者来说,应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扩展大学生的参与渠道,提高其政治参与水平,以推动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同互联网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道德文化的建设,是引导大学生积极正确地进行政治参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政治参与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对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活动日趋活跃,呈现出新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快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是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剧烈的社会变革,高速的发展和变革既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带来了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政治参与是影响发展中国家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政治参与的发展状况不但反映了一个国家政治民主的发展程度,而且是一个国家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推行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研究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不断完善政治参与机制,提高政治参与水平,对于维护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秩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乡政治参与的差异性研究是政治参与研究的新视角.我国城市与乡村的政治参与,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状况,它们虽然在一些方面有着共性特征,但在政治参与动机和目的、参与渠道、参与类型、参与程度、参与文化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缩小城乡政治参与差异,主要应当从乡村经济建设、乡村教育、制度体系建设、大众传媒“下乡”等领域探寻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今天,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的发展态势。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状况事关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大学生意识形态引导载体体系建设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在校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在校大学生是网络政治参与的主力军之一,他们具有政治价值观形成易受网络冲击、关注内容多样化、政治评价总体负面性、参与行为具有非理性倾向和非制度化无序化参与等特点.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把有序参与设定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