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法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精神先导,人们只有崇尚法律,才能树立起法律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地位,法律在此基础上才能高效地运行。而我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尚法理念的缺失,因此,尚法理念的树立在我国任重而道远。针对我国尚法理念缺失的严峻状况,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培育民众的尚法理念。  相似文献   

2.
尚法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精神先导,人们只有崇尚法律,才能树立起法律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地位,法律在此基础上才能高效地运行。而我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尚法理念的缺失,因此,尚法理念的树立在我国任重而道远。针对我国尚法理念缺失的严峻状况,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培育民众的尚法理念。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尚法理念的缺失的根源亦是多方面的。传统文化中负面因素的惯性效应,现行法律异态运行的强烈阻碍是大学生尚法理念缺失的深刻社会根源。法制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附衬,法制教育停留在“知法”的层面,理念的培育抛在素质教育之外,是大学生尚法理念缺失的学校教育根源。培育大学生的尚法理念,法制教育为一个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尚法理念的缺失的根源亦是多方面的。传统文化中负面因素的惯性效应,现行法律异态运行的强烈阻碍是大学生尚法理念缺失的深刻社会根源。法制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附衬,法制教育停留在"知法"的层面,理念的培育抛在素质教育之外,是大学生尚法理念缺失的学校教育根源。培育大学生的尚法理念,法制教育为一个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商法的基本理念是对商法的内在本质与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商法在调整商事实践活动中所必须达到的目标。然而,由于我国历史背景和经济政策的影响,我国商法基础理论的发展较为落后,商法的基本理念也不够清晰和具体。本文从保护营利、私法自治、经营自由、加重责任这四个方面去阐述我国商法所应具备的基本理念,并为构建我国商法的基本理念做一些实质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南京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法治文化建设十分重视,在四五普法期间,就提出了以法治文化为引领,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思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南京市走出一条高起点、有特色、重实效的法治文化建设新路。然而,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新期待,如何进一步加强全市法治文化建设,破解法治文化建设难题,明确法治文化建设方向,日益成为一个亟需研究和探析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市民社会及其理念——市民法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社会是个历时性的概念。它经历了等同于政治社会,与国家/政治社会相分野,区分于国家、经济的文化领域等几个时期。各时期有着不同的价值理念,即市民社会的理念。由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的理念—市民法的理念—市民法这一线索可看出,市民社会及其理念对市民法及理念起着基础作用。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应吸纳西方市民法固有品格,进而推动市民法及其理念在中国的根植。  相似文献   

8.
喻中 《法学论坛》2012,(1):11-19
法治文化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从辛亥革命前后开始兴起的百年中国的法治文化大潮,依次涌现出了三股此起彼伏的波澜。法治文化的第一波,是20世纪初期开始的国家主义法治理念,其核心价值是国家富强。第二波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自由主义法治理念,其核心价值是个人自由。2006年正式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超越于国家主义法治理念与自由主义法治理念的法治文化形态,代表了中国百年法治文化的第三波,其核心价值是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百年中国先后兴起的三波法治文化大潮,其演进规律,恰好体现了百年中国的法治文化从"正题"到"反题"再到"合题"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9.
论法治国家的理念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以升 《现代法学》2002,24(1):21-25
人治与法治是在完全不同的理念氛围中生存的。中国社会要从人治步入法治 ,就必须实现由人治理念向法治理念的飞跃。这种飞跃是全方位的 ,其中较为根本、较为紧迫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由性善论转向性恶论 ,二是由国家优位论转向社会优位论 ,三是由恶法亦法论转向恶法非法论。唯此 ,法治国家才有其牢固的理念基础。  相似文献   

10.
法治公民的培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二十多年的民主法制建设,我国已经逐步从传统人治国家转向现代法治国家,这一现代化的过程必然离不开法治政府的建构,法治社会的形成和法治公民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黄闽 《中国司法》2006,(10):19-20
中央关于在全体政法干警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决定,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初步学习,结合法律出版工作,谈一点体会: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确立我国政法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石,是政法队伍建设和政法工作带有根本性的指导思想中央鲜明提出“政法意识形  相似文献   

12.
申建平 《北方法学》2013,(3):115-121
作为西方思想文化摇篮的古希腊是西方法治思想的发源地,亦是私法文化的萌生地。古希腊比较健全的私有制和奠基于其上的比较发达的商业贸易经济,为私法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坚实的社会经济条件。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为私法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私有制度、财产观念、商业精神和民主制度促进了希腊私法文化的萌芽。希腊人把法律作为建立一种理性、正义的秩序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把法律看成安全、自由、权利的保障。希腊城邦的法治精神也因此而奠定。这种法治思想体现了人性的要求,是私法精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毅兵  张宇 《天津检察》2006,(3):F0002-F0002
全市检察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动员大会近日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高检院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指示要求。就检察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行动员部署。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的结构来看,清末以来中国从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的历史性跃进是一个从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逐步递进、逐步深化的过程。而国人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与实践,从粉碎"四人帮"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近30年间,在近代以来的"大圆圈"上,又产生了一个"小圆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深入到法律文化的核心层面——观念(理念)层面,并使之从法制向法治转变。中国当下法治实践最大的问题,在于法治与法治理念并没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此,培植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并使之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对于推进我国法治进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今年4月26日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在全国检察机关动员和部署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贾春旺检察长做了具体要求。然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价值的实现最终还要靠贯彻,尤其是在基层,在司法一线的贯彻。因此,中国检察官杂志社特邀请几位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基层的贯彻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无疑有助于在检察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微电影作为新媒体,发展很快,涌现出很多行业微电影,其中法治微电影异军突起,颇具社会影响力。法治微电影具备法理点和警示意义,内容上贴近民生,实用性强,成为微电影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本文指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助于形成对社会主义法的精神价值的明确而理性的确信。只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领悟和承认才能使法律生活具有它真正的尊严和完备性。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经过长期而痛苦的过程才取得的珍责成果。  相似文献   

18.
周文 《中国司法》2012,(4):84-86
在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步入“六五”普法之后,特别是在我国宪法实施30年之后,人们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全民普及法律知识活动转到弘扬法治精神的层面上来。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和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9.
法治城市的基本特征是有序化、公信度、民主性和自由度。法治文化奠定法治城市的思想基础,法治文化培育是法治城市建设规律的必然要求,我国西部地区法治文化建设相对落后,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民间组织、法律职业群体和广大民众等主体的积极作用,建设法治城市。  相似文献   

20.
法治建设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本文探讨中国法治的文化基础,从三个方面进行:现代法治的理念基础、中国文化的特质,以及如何建构法治的文化基础。中国法治建设必须尊重文化的特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