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黑老大龚刚模的辩护律师李庄因诱导、唆使委托人编造证言、引诱证人作伪证而被提起公诉;律师张某隐瞒当事人造假擅自上诉而被法院训诫,而委托人拖欠诉讼费的情况更是时有耳闻。在人们享受律师提供的专业法律服务的同时,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够和谐的声音,这也直接反应在了法院审理的案件上,诉讼代理合同纠纷案件正作为一种新的案件类型出现。律师不仅是案件的代理人,而且直接作为案件的当事人参加到诉讼之中。实践中,诉讼代理合同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镜像一:律所谎称能够影响裁判结果委托人质疑合同效力2006年2月20日,原告某律师事务所与被告F公司签订一份委托代理协议,约定由某律师事务所作为F公司在一起案件中执行阶段的委托代理人,代理权限为:  相似文献   

2.
随着法律服务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律师事务所涉讼的案件呈递增的趋势,涉案的标的金额也逐步上升。从司法实践的情况看,律师事务所涉讼案件的类型主要集中在法律服务合同(亦有列案由为诉讼代理合同、委托合同者)、侵害第三人权利以及劳动争议几个方面。还出现了因企业之间并购、合资及合作经营以及因律师事务所的解散、清算而引发的新类型诉讼。分析近年来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律师的诉讼,可以发现。律师或律师事务所涉讼的主要原因与律师的业务活动以及律师事务所的运作及管理密切相关。在律师业务活动中,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并收取约定的服务费用。在特殊的情况下,律师服务合同的履行结果会对律师服务合同关系之外的第三人造成损害。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则涉及到律师事务所中的合伙关系、劳动关系问题。因此.律师涉讼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律师服务合同履行不当而引发违约诉讼。  相似文献   

3.
吴意 《中国律师》2013,(1):31-33
公司内部法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外包法律服务,采购法律服务。因此,作为一名公司法务人员,在诉讼案件中,如何选择最佳诉讼律师尤其重要。公司法务选择最佳商事诉讼律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大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伴随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逐步转型,越来越多的当事人选择聘请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代为参加包括收集证据在内的诉讼活动。律师通过积极取证,向法院展示己方主张的事实,无疑属于提供法律服务的范畴,律师的有效取证也将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诉讼效果。为此,本文主要介绍证据的收集与整理。  相似文献   

5.
鄂法 《政府法制》2011,(34):51-51
"民告官"案件中,当事人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还可以依法进行信访,这都是法律赋予百姓的选择权。相对于诉讼方式,行政复议具有便捷高效、且不收费的优势;相对于信访,行政复议更具法律保障。然而现实中行政复议的案件数量偏低,呈现出"大信访、中诉讼、小复议"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中国审判》2009,(3):103-103
金诚同达拥有一支具有丰富诉讼经验的律师队伍,尤其擅长于办理国际贸易、银行借款、知识产权、房地产开发及海商运输领域的诉讼与仲裁案件。金诚同达律师办理了众多有影响的诉讼案件。同时,作为常年顾问单位法律业务的延伸和配套,诉讼与仲裁案件的顺利处理,解决客户疑难,深受客户赞赏。金诚同达借助其国际和国内网络,  相似文献   

7.
律师应有刑事责任豁免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丽 《中国律师》2001,(3):44-45
律师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职业,也是一个高度风险责任的职业。尤其在诉讼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案件事实及严密精巧的法律规范体系,律师之失误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节省诉讼成本,避免案件重复诉讼,许多国家对律师在诉讼过程中之疏忽免于合同或侵权赔偿,这是赋予律师诉讼活动中的民事疏忽赔偿豁免权。然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比之更严肃的问题: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豁免权,尤其是刑事责任之豁免。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处于极为特殊的地位,虽然与公安、检察、法院在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具体分工却截然不同。在法律设置上,公安、…  相似文献   

8.
话题的引伸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对法院和法官、检察院和检察官、律师在司法实践中所起到推进司法改革进程的作用也寄予极高的期望,尤其是对于法院、法官。近年来,社会上出现要求法院受理“人权案”、“平等案”、“言论自由案”等等宪政类案件的诉求日益增多,不少学者也就个别宪政案件(如教育权案件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基本理念,早日建立我国宪政诉讼制度。民众寄厚望于法院和法官,一方面体现出了法院和法官在社会角度中所扮演的司法  相似文献   

9.
平达 《中国律师》2013,(6):32-34
有数据显示,专利侵权诉讼案件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法院面临的案件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赵海生10余年来专注于知识产权法律业务,尤其对于国内外专利商标申请、企业专利布局分析、专利和商标侵权诉讼、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等业务颇有研究。就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方"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问题,本刊记者近日对赵海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0.
王克先 《法治研究》2010,(10):101-105
律师对办理刑事案件的风险已有认识.而对办理民商案件的刑事风险却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年,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因民事诉讼被控犯有妨害作证罪及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其中不乏律师。律师办理民商案件还应小心涉嫌扰乱社会秩序罪、非法集会罪、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等等。对民事证据的运用,不但是一个遵守法律,恪守职业道德的问题,也是一个技巧问题.我们应当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11.
据2008年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共有律师事务所1-3万多家,律师队伍发展到14.3万多人。在劳动争议诉讼案件中,很多律师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在反贪案件中,检察院的侦查权与律师辩护权往往容易发生矛盾与冲突,需要在办案实践中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其实律师参与反贪案件为嫌疑人提供法律服务与检察官惩处贪官污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是一致的。律师要自觉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侦查人员也要转变观念,加强与律师的沟通与合作,有利于反贪案件的公正处理。  相似文献   

13.
王哲  罗源 《法庭内外》2014,(5):54-55
个人和企业在涉足诉讼时,从法律的专业性以及时间、精力付出成本的角度考虑,往往会委托律师事务所代理案件。律所作为受托方则会指定专门律师负责。如此,委托人和律师在审理委托案件的法庭上同坐一席,相互配合。但谁又会料到,有时走下法庭的代理律师和当事人竟也会翻脸,从而作为诉讼案件的对立方对簿公堂。  相似文献   

14.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市某家律师事务所两名律师因在办理房屋按揭贷款业务中.向银行出具内容失实的法律意见书.被检察院提起公诉.要求追究两位律师的刑事责任.引起各界特别是律师界的广泛关注。律师作刑事案件有风险、作非诉讼案件出具法律意见书也有风险.作民事诉讼案件是否有风险呢?有.只是责任形式有所不同。有人以为民事诉讼案件由法院出判决、风险完全有当事人承担,实则不然,如果律师在代理民事诉讼案件中把握不当.也会险象环生,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司法》2007,(8):109-109
近年来,江苏省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加快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以街道司法所为依托,积极构建社区法律服务工作体系。一是组织广大律师积极参与社区法律服务,签订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的承诺和协议,加强社区内诉讼案件的代理工作,当好居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的法律顾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对法官和律师在诉讼活动中的职业纪律约束,规范法官和律师的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一条 法官和律师在诉讼活动中应当忠实于宪法和法律,依法履行职责,共同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第二条 法官应当严格依法办案,不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利用各种关系、以不正当方式对案件审判进行的干涉或者施加的影响。律师在代理案件之前及其代理过程中,不得向当事人宣称自己与受理案件法院的法官具有亲朋、同学、师生、曾经同事等关系,并不得利用这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对法官和律师在诉讼活动中的职业纪律约束,规范法官和律师的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一条法官和律师在诉讼活动中应当忠实于宪法和法律,依法履行职责,共同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第二条法官应当严格依法办案,不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利用各种关系、以不正当方式对案件审判进行的干涉或者施加的影响。律师在代理案件之前及其代理过程中,不得向当事人宣称自己与受理案件法院的法官具有亲朋、同学、师生、曾经同事等关系,并不得利用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司法》2012,(11):5-5
律师是社会的法律工作者,他们法定权利的大小及其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能力的大小,也是一个国家法治化建设和司法文明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关注和重视律师的权利,与其说是为了保障诉讼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之需,不如说就是为了维护社会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之需。就这个意义上讲,法院和律师事务所、法官与律师以及他们与检察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虚假诉讼呈泛滥态势,暨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更是损害了法院权威,影响司法公信力,然而,虚假诉论却处于被法律遗忘的角落,民事诉讼法对该类案件的处理没有应有的规则,对一些涉嫌犯罪的虚假诉讼,刑法也失语。以本案为例,法院发现虚假诉讼后,在民事诉讼程序中该如何处理案件本身呢。  相似文献   

20.
权利不应该被滥用,民事诉权也不例外。随着人们法律素养的提高,民事诉讼已经成为人们维护合法权益和解决争议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借助诉讼这一合法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虚假诉讼现象也随之出现,不仅严重侵害了诉讼相对方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浪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还极大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为加强对虚假诉讼案件的防范和查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成立了专门课题组,向全省各中院和浙江高院民一庭、民二庭搜集了虚假诉讼案例、有关防范意见和成功经验,并赴金华、温州、台州召开中级法院和部分基层法院参加的关于防范虚假诉讼案件的座谈会,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者和律师参加的征询会。在听取、吸收各方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中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案件的若干意见》,并已由浙江高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