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用自动显示游标卡尺,对中国辽宁地区汉族成人切牙、侧切牙、尖牙(508颗)的根长、冠长、冠宽、颈宽、冠厚及颈厚六项指标进行了测量,得到了辽宁地区汉族成人切牙、侧切牙及尖牙的这六项指标的测量值,与王惠芸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并阐明了切牙、侧切牙及尖牙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国汉族成人甲状软骨的性别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中国汉族成人甲状软骨性别判别的函数方程。方法 对142例中国汉族成人甲状软骨(男73例,女69例)进行大体测量,选择7个性别差异非常显著的测量指标,然后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和Bayes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判定甲状软骨性别的系列判别函数。结果 建立了13个甲状软骨的性别判别方程,完整或大部分完整的甲状软骨性别判别准确率均达100%,残缺的达90%。结论 中国汉族成人甲状软骨性别差异明显,运用所建方程能够判定甲状软骨的性别。  相似文献   

3.
中国汉族6~18周岁人群下颌恒牙钙化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通过对中国汉族男女6~18周岁人群全口曲面断层影像上所显示的下颌左侧牙齿钙化程度进行比较研究,探究牙齿生长发育的性别差异,为建立用牙齿推断中国汉族儿童及青少年年龄的线性回归模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13491张(男6568张,女6923张)中国汉族6~18周岁儿童及青少年全口曲面断层影像的牙齿钙化规律进行研究,建立牙齿钙化的分级标准,并对下颌恒牙进行分级评分;数据用SPSS 13.0软件处理。结果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大部分年龄组下颌左侧8颗恒牙钙化分级值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颗恒牙发育程度同等条件下,女性年龄比男性小0.303岁。结论中国汉族6~18周岁人群牙齿发育存在着性别差异;在利用牙齿钙化程度建立推断中国汉族儿童及青少年年龄的方程模型时,应分性别建模。  相似文献   

4.
中国汉族6~18周岁人群牙齿生长发育的地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儿童及青少年下颌恒牙钙化程度不同地区间的差异,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牙齿钙化的分级标准,对来自广东、河南、陕西、黑龙江、重庆地区11275张(男5499张,女5776张)6~18周岁汉族儿童及青少年全口曲面断层影像片中下颌左侧恒牙钙化程度进行分级评分;评分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性别及年龄段用非参数独立样本检验两两比较上述地区儿童及青少年牙齿生长发育的差异。结果下颌左侧各恒牙钙化分级值存在地区间差异(P0.05),差异最大的为尖牙。结论中国汉族儿童及青少年牙齿发育存在着地区差异;在建立相关利用牙齿钙化程度推断年龄的方程模型时,最好分地区建模。  相似文献   

5.
用髋臼直径与耻骨长比值加坐骨长进行性别判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已知性别的190副中国汉族成人干燥髋骨的耻骨长、坐骨长、髋臼直径等值进行观测、统计研究,发现该三项指标男、女性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且单独使用该三项指标进行性别判别的准确率分别为62.11%、72.63%及84.21%。本研究建立了中国汉族成人利用髋骨髋臼直径/耻骨长加坐骨长进行性别判别的方程式,其性别判定的准确率可达88.95%,为中国汉族成人利用髋骨进行性别判别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汉族成人颅骨CT片同一认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对中国汉族成人颅骨CT片进行同一认定的方法。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100例中国汉族成人颅骨CT片,对确定的识别指标进行观察和测量,对各指标的观测结果进行分类编码,然后按观测顺序编制特异的12位颅骨CT片识别编码。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各指标年龄和性别差异的统计学分析,利用个人识别能力公式计算单个指标和总体指标的个人识别能力。结果12项识别指标中有6个指标存在男女性别差异;12项指标累计个人识别能力可达到99.9997997%。结论本文确定中国汉族成人颅骨CT片12项观测指标,利用指标分类编码法可进行中国汉族成人颅骨CT片的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广东不同地区汉族人群牙齿生长发育的差异。方法依据牙齿钙化分级标准分别对广州市的1774名(男性899名,女性875名)和深圳市的1730名(男性846名,女性884名)6~18周岁汉族人群的全口曲面断层影像上的下颌牙齿钙化程度进行分级和评分;将评分结果输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齿钙化程度与年龄变化呈正相关,两地区同性别间牙齿钙化分级评分值检验结果P>0.05,两地区年龄对应的级别和级别对应的年龄基本一致。结论广东广州市和深圳市两地间青少年牙齿生长发育水平一致。  相似文献   

8.
作者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免疫固定技术,同时分析血液和血斑的型特异性成分(Gc)及转铁蛋白(Tf)两种血清型,并调查了北京地区229名汉族健康献血员两种血清型的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9.
笔者测量了100副(男、女各50副)成人耻骨缘枝角的角度和耻骨联合部宽高的指数,其男女均数差异极为显著。从总体上看,耻骨缘枝角男性大于女性,耻骨联合部宽高的指数男性小于女性。提出前者的性别判别值为137.0°,后者的性别判别值为62.2。估算其正确率分别可达97.7%和81.6%。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汉族女性腰椎的身高推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量中国汉族女性腰椎,建立腰椎推断身高的方法。按人体骨骼测量方法,对第一至第五腰椎的10项指标进行测量,并将各腰椎的测量数据与身高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中国汉族女性腰椎推断身高的回归方程。获得的推断身高的5个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r)和标准差(s)分别为 r_1=0.751,s=45.0171;r_2=0.698,s=48.2804;r_3=0.758,s=43.3508;r_4=0.497,s=56.0890;r_5=0.606,s=53.3158。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误差小,可以用于中国汉族女性腰椎的身高推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16个非CODIS STR基因座(D6S477、D22-GATA198B05、D15S659、D8S1132、D3S3045、D17S1290、D14S608、D2S441、D18S535、D13S325、D10S1435、D11S2368、D1S1656、D7S3048、D10S1248和D19S253)在北京地区汉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应用GoldeneyeTMDNA身份鉴定系统18NC试剂盒,对北京地区300名汉族无关个体DNA进行PCR扩增,3130XL遗传分析仪电泳分析,GeneMapper v3.2分析等位基因片段大小。结果 16个非CODIS STR基因座在北京地区汉族群体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杂合度在0.677~0.873,个体识别率在0.890~0.967,非父排除率在0.393~0.741,多态信息含量在0.706~0.853。结论这16个非CODIS STR基因座在北京地区汉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多态性,对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6~15岁汉族未成年人牙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全口曲面断层影像技术,研究陕西省6-15岁汉族未成年人牙齿钙化规律,建立利用牙齿钙化程度推断陕西汉族6-15岁未成年人年龄的方法。方法按照中国汉族儿童及青少年牙齿钙化分级标准,对1997名(男934名,女1063名)陕西省6-15岁汉族未成年人的全口曲面断层影像中下颌恒牙钙化程度进行分级评分;将所得评分值及对应的年龄输入SPSS软件并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建立年龄推断的方程。结果下颌同名牙钙化评分值侧别间非参数检验结果 P〉0.05,而性别间非参数独立样本检验结果 P〈0.05;下颌左侧各颗恒牙钙化程度与年龄相关分析结果 r〉0.59;方程拟合优度检验所得校正决定系数均大于0.76,估计值标准误男性在0.85-1.05岁之间、女性在0.83-0.97岁之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合理可靠,可用于陕西省汉族6-15岁未成年人年龄的推断。  相似文献   

13.
·实验研究·霞弹枪弹壳射入颅内致人死亡3例分析 5 16固相提取净化生物试样中巴比妥类药物的175起杀人案件致伤物回顾性分析5 18 研究11·检验技术·51一回式手枪弹弹头阳膛线痕迹变宽机理 用DFO显现深色客体上的潜血指印 118 探讨2.3 浅议DFO石油醚配方显现指印存在的问北京地区汉族成人牙齿形态学性别差异的 题及解决办法 12() 研究2.6 利用皱纹对掌面印痕进行检验1、22毒性元素砷、汞、铅试样处理方法及等离子 哈气法在显现陈旧汗液指纹中的运用 124 体光谱测试技术研究 31 区别原配与后配钥匙的检验方法 125家犬缢死缢沟处血管的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颅骨CT三维重组技术检验Walker模型推断我国西部地区汉族成人性别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研究适用于西部地区汉族人群的颅骨性别推断模型。方法 收集陕西省汉中医院2017—2021年的576例颅骨CT三维重组图像,分为实验组486例、验证组90例。观察者1采用Walker模型对实验组样本评分进行性别推断,并修正为适用于西部地区汉族样本的logistic函数,3名观察者对验证组90例样本评分,代入修正后的logistic函数完成回代检验。结果 应用Walker模型推断西部地区汉族成人性别准确率为63.2%~77.2%,修正的性别推断模型的准确率为82.9%。3名观察者回代检验性别推断准确率为75.6%~91.1%,观察者之间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为0.689(P<0.05),观察者内部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为0.874(P<0.05)。结论 不同地区人群骨骼特征存在差异,修正后的logistic函数在西部地区汉族成人获得了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已知性别的190副中国汉族成人干燥髋骨的复合弧形态进行观察,发现该弧男女性间存在着差异.利用该弧的形态进行性别鉴定,男性性别判别准确率可达97.56%,女性性别判别准确率可达85.07%.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汉族成人胸骨多项测量值与身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成人胸骨多项测量值与身高的关系,建立以胸骨推算身高的方法。方法 测量135例(男100,女35)已知身高的中国汉族成年人干燥胸骨的全长、柄长、体长、柄最大宽、柄最小宽、体最大宽、体最大厚、柄厚、柄最大厚9项指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分别求出由男性(分年龄组)和女性胸骨的多项测量值推算身高的多元回归方程式。结果 所建立的4个男性(分年龄组)和1个女性胸骨推算身高的多元回归方程式,其复相关系数(R)在0.6237~0.7350之间,标准差(s)在4.5720—7.0348之间。结论 根据人体胸骨的多项测量值可以推算其身高,准确性略低于四肢长骨的同类推算;相同身高组的男女性胸骨多项测量值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胸骨柄长不能作为单因素推算身高的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用判别函数对一块颅骨性别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东北汉族60例(男、女各30例)单块颅骨(上颌骨、额骨、枕骨和顶骨)的25项指标进行测量,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对每块颅骨进行分析,发现了某些性别差异非常显著的指标,并获得了12个判别式。结果表明:用单个颅骨判别性别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额骨最好,其判别率达93.3%,与国外的研究比较,本文判別率高,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汉族人甲状软骨X线片特征判定性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甲状软骨X线片中骨化特征与性别的关系。方法对142例已知性别年龄的中国汉族成人甲状软骨(男73例,女69例)进行软X线摄片和(或)普通X线摄片,按男女性别分成两类,观察骨化发生的部位、扩展的顺序及骨化形态学变化特点,找出两性间存在的差异。结果两性间甲状软骨骨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方法适用于中国汉族成人甲状软骨的性别判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腰椎高度X线测量技术,建立四川汉族女性身高的数学模型,为法医人类学研究积累基础数据。方法收集206例四川汉族女性个体按年龄分为A、B、C 3组,其中A组(206例)不分年龄,B组(116例)为20~45岁,C组(90例)为45岁以上,并应用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r radiography,CR)技术分别测量所有样本腰椎CR片中5个椎体(L1~L5)前缘、后缘、中央高度(x1~x15),脊柱腰段中央总长度(x16),同时测量每个个体真实身高,对各测量指标联合与身高的相关性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推断身高的数学模型,并重新选取62例样本代入数学模型,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经线性回归模型假设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方程的推断标准误为2.982~5.004cm,相关系数为0.370~0.779,复相关系数为0.533~0.834。对每组相关系数、复相关系数最高的方程进行回代检验,其中A组的y=100.33+1.489 x3-0.548 x6+0.772 x9+0.058 x12+0.645 x15的准确率最高,为80.6%(±1SE)、100%(±2SE)。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适用于推断四川汉族女性身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15个少数民族面部形态标志点的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15个少数民族3182例(男女各半)成年人的头面部27个标志点进行测量及形态特征观察,以汉族男女成年人的标准为基准,同各受试民族进行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各民族的面部形态特征、标志点测量值均有程度不同的差异存在。与汉族差异较大的是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