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一、简答题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产阶级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步摆脱了这种观念,形成新的认识。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市场经济”的概念,确立了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传统观念认为,公有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正式在全党确立。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至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在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建国之初,为适应全国政治、经济等各种复杂形势的需要,我国选择并初步建立起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在当时条件下,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由于理论和经验的限制,长期以来我们都认定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商…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自然条件较差、受单一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的贫困山区,如何尽快步入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富有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继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新的、意义更为深远的重大突破。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问题,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包含了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丰富得多的时代内容,有着新的质的规定。一、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的传统观念,肯定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实践,明确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地探索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十一届  相似文献   

5.
云浮市云城区经济的“两个转变”探索钟爱碧如何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如何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两个转变"是我国"九五"期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实践和探索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云...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经济学中,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是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三个基本特征。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作为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因而人们对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更加密切关注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笔者认为目前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理解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清除,将会影响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7.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或者说,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是计划经济。正确理解计划经济的含义,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什么是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回答一直是否定的。许多年来,人们对这一结论也基本未产生太多的怀疑。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由于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公有,因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生产资料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交换关系,全社会的资源直接按计划分配。这样,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都将失去其存在的基础,社会主义社会将实行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计划经济。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前也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作为两种对立的基本经济制度来看待。但面对日趋严峻的经济形势,列宁依据…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运行阳国亮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  相似文献   

10.
抓好三个关键环节增强班子整体功能白荣恩,吴希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今后十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转变的...  相似文献   

11.
加快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刻不容缓《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并试图解决计划和计划经济、市场和市场经济不能混为一谈的问题,指出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采取的经济调节手段可以具有多样性、复合性,但经济体制必须具有单一性、唯一性.计划和计划经济、市场和市场经济都是可以兼容的,但计划不等于计划经济,市场也不等于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调节手段可以同时并存,二者并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则不能同时并存,二者并存会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变得非常艰难.  相似文献   

13.
论实现“两个转变”的文化条件陈学璞,潘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国民经济今后十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实质上是改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这...  相似文献   

14.
浅谈广丰经济发展后劲刘质新"八五"期间,广丰迅占上饶地区第三经济大县之位.其经济相对增长速度亦居全省前列。但是,有人认为广丰经济发展后劲脆弱,难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不同意这种看法。首先,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步伐加快,新的经...  相似文献   

15.
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木质特征之一,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二者不能兼容,多年来,我们被这种左的、僵化的思想所禁锢,不敢越市场经济雷池一步。小平同志在总结建国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新形势下县级人大常委会对财经工作监督的重点□李鹏飞“九五”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县级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把...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现代形态,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它以现代化大生产和交换为基本特征,使经济生产服从于客观的市场需求和价值规律,从而达到自由高效、综合规模和现代规模化的发展。与其相适应,它所需要的必然是在传统道德升华提高基础上的新道德观。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所实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经济模式,它不仅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普遍属性,而且具有市场经济形式的独特个性。建立一整套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价值观和道德观,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察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长短 ,分析了计划经济出现严重症结的原因 ,指出了作为一种经济手段 ,在信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的情况下 ,计划经济能够扬长避短 ,同市场经济达到优势互补 ,保证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世界历史上已经存在几百年,它是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的。然而,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中国共产党的创举。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目前,我国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两种经…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邓小平分别是我党两代集体领导的核心。当历史把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由毛泽东传到邓小乎手中后,邓小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们之间存在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本文仅就毛泽东、邓小平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差异,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一、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认识有的观点认为,毛泽东只讲计划经济。实际上,在毛泽东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经济思想里,并不只有计划经济,也有一部分市场经济的思想。毛泽东同志认为:第一、在过渡时期经济体制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应该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