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扬 《政府法制》2005,(21):4-6
在那个“史无前例”的年代。长篇小说 《第二次握手》曾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于大 江南北,其作者张扬却被冠上“反党”的罪 名遭到逮捕并被“内定”为死刑。胡耀邦同 志对这一冤案极为关注,两次组织人员调 查论证,为《第二次握手》及作者张扬平反。 在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之际,著名作 家、本刊文学顾问张扬先生回顾了胡耀邦 同志为《第二次握手》及他本人平反的过 程,热恃讴歌了胡耀邦同志尊重事实、尊重 科学、珍惜人才、坚持正义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大陆,经历过“文革”的人,大都知道佛二次握手》这本书。然而,知道《第二次握手》的人多,知道其作者张扬的人恐怕不算多;在《第二次握手好反过程中,知道该书是在耀邦同志亲自过问下平反的多,知道背后还有一位挽救过张扬生命的迭官李海初的人恐怕更是寥寥无几了。李海初,生于1929年,退休前为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他就是本文题记中,张思之先生给予崇高评价的法官。在张扬的近作《<第二次握手)文字狱卜书当中,对李海初已有着墨不少的描述和评价,已超出了对于救命恩人的感激,而更多的是对一位公正的执法者真正的…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张扬是在国内及海外有着广泛影响的著名作家。他写作的《第二次握手》一书,在“文革”时期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全国,因而遭受“四人帮”陷害入狱。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拨乱反正的决策挽救了他,是胡耀邦同志亲自过问才使得他得以彻底平反。为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本刊特将张扬先生正在写作的《第二次握手文字狱始末》以第一时间选载。第一章因《归来》身陷囹圄被捕─—湖南浏阳大围山区─—1975年1月7日1975年1月7日,南方农村阴冷潮湿的上午。男女老少社员们都忙着出工。10点半左右,工间休息时分,生产队队长来找我,…  相似文献   

4.
张扬,一个传奇人物《第二次握手》曾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布大江南北,让千千万万的人为之落泪因为《第二次握手》,张扬以“反党”罪名被捕入狱,并险些被判处死刑胡耀邦对一位领导同志说:“张扬读过很多书,让他好好干!”张扬说“海灯法师”是个大骗子,海灯的“弟子”们警告张扬“小心抖肉”  相似文献   

5.
拙作《第二次握手》(以下简称《握手》)中塑造了一位优秀的中国留美女物理学家丁洁琼。作品中的她参加了当年美国研制世界上第一批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并做出了贡献。长篇小说《握手》是1979年7月出版的。同名电影1981年在全国放映。约在1983年,当时发行量达150万份的《大众电影》杂志以《<第二次握手>在美国放映引起哄堂大笑》为题发表了所谓“一群留美中国学者的来信”。一些报刊纷纷转  相似文献   

6.
归来     
张扬 《政府法制》2006,(20):40-41
《第二次握手》是一部抒情诗般感人肺腑的长篇小说,是本刊顾问、著名作家张扬的扛鼎力作。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们,如果那时他们是青年学生,一定会听说过或传抄过或传阅过张扬的《第二次握手》。他们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所吸引,为苏冠兰、琼姐的纯真爱情而感动,为三位主人公痛苦的感情历程而忧虑。在当时仍然是有限的几种充满了“高、大、全”形象和说教式的读物中,人们能读到这样的真实动人的小说,的确是十分难得。他们并没有读出其中有什么反动的内容,所关注的只是三位主人公的最终命运,所争论的只是琼姐的不幸、苏冠兰的懦弱、叶玉菡的固执。读者并不十分清楚这部书是因为写周恩来同志和一批科学家而惹恼了一些人因而遭查禁,只知道不准公开传递,可谁也不知道全国已有多少个手抄本。直至1979年此书正式出版后才恍然大悟,才堂而皇之地买一本铅印的书收藏起来。张扬的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因而就更有其可信性和可读性。此题材如若不是据此写了小说,恐怕也会被后来几年兴起的报告文学热和纪实文学热选为最佳创作素材。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第三只眼睛看律师”,是本刊刚刚开辟的一个新栏目,众多的社会名流将汇集在这里,对律师以及律师现象发表看法,或褒或贬,是为了鼓励,也是为了鞭策,目的在于纯洁律师队伍,使律师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七十年代初,《第二次握手》以手抄本的形式传遍全国,作者张扬因此被投进牢狱,内定死刑。这件事,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显著名的文字狱之一。“要不是有一位故意拖延‘执行死刑’的法官,要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来的及时,那么(第二次握手)可能就过早的成为您的遗著了。”“我庆幸自己可以活下来继续同丑恶作斗争”。张扬是一个斗…  相似文献   

8.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的黄克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后勤部长。2005年9月,国家邮政局发行了10枚一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邮票,其中第三枚是黄克诚的戎装肖像。黄克诚是位战功卓著的开国大将,同时又是一位正气凛然的纪检干部。1978年,他在中共第十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1982年后,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虽已进入晚年并双目失明,但他仍为端正党风、平反冤假错案做了大量的工作。黄克诚担任中央纪委领导职务之际,正值“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多年积累的冤假错案亟待重审、平反。黄克诚自己也…  相似文献   

9.
为了认真贯彻中央(1979) 96号文件和耀邦同志最近关于复查纠正冤假错案工作的重要指示,作好检查验收工作,由省院、绵阳中院九人、部分县院副院长六人,共十五人组成工作组,会同蓬溪县院的同志,着重检查了“文化大革命”中判处的全部反革命案件,也抽查了几件刑事案件。蓬溪县是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县,“文化大革命”中判处各类案件一千六百零九  相似文献   

10.
郑必坚 《政府法制》2011,(18):41-41
胡耀邦同志在领导工作中有一个极为务实管用的创举,就是持之以恒地抽出时间,亲自批阅大量群众来信。他强调指出:"每个领导干部平均每天都要看一两封有典型意义的群众来信,首长的秘书不能借口爱护首长而任意扣压。"耀邦同志真正是身体力行,不论是在出访之前,还是在中央重要会议的间隙,  相似文献   

11.
池墨 《政府法制》2010,(1):18-18
曾以《第二次握手》闻名全国的湖南著名作家张扬于2009年11月23日上午在办公室打了湖南省作协办公室主任彭克炯。随后,他在博客上揭露湖南省作协内部的种种“黑幕”,并表示自己就是要通过打人来引起关注,从而“砸碎腐败坚冰”。张扬说:彭克炯原来只是泪罗县一个打字员,“通知都写不好”,只是因为丈夫长期担任领导秘书,她就进入作协而且一路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和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中,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提  相似文献   

13.
中国能有今天这样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中国人民能有今天这样安定幸福的小康生活,人们都不会忘记一个名字:胡耀邦。如果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那么胡耀邦无疑就是操作在第一线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在中国这场伟大的改革启动和高歌猛进的时期,正是胡耀邦,做出了最为突出的贡献,也是他为这场改革付出了巨大辛劳与代价。在胡耀邦诞辰9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纪念座谈会,三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国家副主席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他逝世16年后,第一次举行如此高规格的纪念活动,表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  相似文献   

14.
外祖父一封建顽固的科学泰斗“苏凤麒教授”──三个儿女中有两个的婚恋受到他的干预我的外祖父解放初期在南京逝世。这个很有学问的老人,看来也很封建。加上他那个性,于是就难免造成一个又一个悲剧。他一手包办了儿子的婚姻,给我舅舅造成事实上是终身的痛苦和不幸,所有这些后来反映在我的小说《归来》(即棉二次握手》)中。他最疼爱他的小女儿即我的姨母,却又亲手干预并破坏了小女儿的初恋。我姨母年轻时很聪明也很漂亮。她少年时的恋人叫成荫五,后改名成荫,是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电影导演之一,历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中国电影…  相似文献   

15.
超人  阿谢 《检察风云》2000,(2):22-25
上篇: “牟氏”家史及牟案侦破纪实 牟其中,男,1941年6月19日出生,汉族,重庆人,大专文化程度,天津开发区南德集团法定代表人。 1974年,身为工人的牟其中因与他人合著《中国向何处去》一书被判死刑,入狱4年,1979年平反后辞职经商。 1989年,牟用国内大量轻工产品,从前苏联换回4架图—154民航机。这笔数额巨大、颇具创新精神的跨国生意,使他一夜之间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16.
佚名 《政府法制》2010,(14):17-17
满妹是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女儿,2005年胡耀邦诞辰90周年之时,北京一家出版社帮她出版了50万字的回忆录《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满妹在书中记述了胡耀邦从1976年到逝世前的生活,既讲述了胡耀邦作为普通人的平凡一面,也反映了胡耀邦当政之时的作为。其中讲到胡耀邦一次下令搜查一位政治局委员住所的事件。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2,(2):13-13
“秦桧坐像是制作公司做的,我们当时没有想太多。秦桧虽是江宁人,但我们没有为他平反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将近4年的冤案,什么时候才能给我平反啊?”新年过后,沈阳市于洪区65岁的老人孙刚揣着厚厚的申诉信第二次找到本刊记者。 这本是一起自诉案件,却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而且错误的判决居然在开庭审理之前就已经由“三长会”(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公安局局长)决定。 沈阳市司法界人士和人大代表呼吁:行政干预对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办案的阻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是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在1983年9月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作了部分修改。应该说,《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在我国《宪法》的框架内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检察机关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作用、性质和职责,为改革开放以来检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体现,“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计划经济年代制定的,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二…  相似文献   

20.
[文(令)号]主席令第59号令[公布日期]2006.10.31[类别]国家法[施行日期]2007.1.1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作如下修改:第十三条修改为:“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本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根据本决定作修改并对条款顺序作调整后,重新公布。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79年7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三号公布自198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