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每月大事述评牧菲1998年6月大事:一、克林顿总统访华推动建立中美“战略关系”。25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开始为期9天的中国之行。克是1989年以来,第一位正式访华的美国总统,也是他入主白宫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出国访问。面对美国内一股反华逆流,克林顿总统坚...  相似文献   

2.
5月10—1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赴俄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庆典活动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莫斯科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工作会晤,这是1993年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的第6次俄美首脑最高级会晤,也是克林顿对莫斯科的第2次访问。 一、会晤背景 今年1月起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一再主动邀请美国总统克林顿于5月参加俄罗斯的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庆典活动,并举行首脑会晤。克林顿在几经犹豫和权衡利弊后于3月20日宣布  相似文献   

3.
1996年4月2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赴莫斯科参加八大国首脑核安全问题会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了俄美最高级会晤,这是克林顿就任总统以来两国总统的第10次会晤。 一、会晤背景  相似文献   

4.
很少有一位美国总统在卸任后仍然风光无限,他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过在任的总统。这也许就是克林顿了。4年前,克林顿从总统宝座上下来,他出书、访问、演讲……每一项活动都影响着人们。所有的报道都在重复一个相同的结论:克林顿为什么那么忙,是因为自己惹下风流官司,背负了1000多万美元的巨额债务,他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但我们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克林顿这辈子从来就没有好好休息过,他就是一台工作机器。是什么让一个人变成工作机器的?我们来看两个小小细节。克林顿在任时,曾说过这样一段十分悲观的话,他说,我父亲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他还很…  相似文献   

5.
克林顿总统在1996年11月5日的大选中获得379张选举人票,以压倒多数击败共和党候选人多尔(仅获得159张选举人票)当选为美国第42任、53届总统。他是获得连任的最年轻的总统,也是民主党总统52年来第一次获得竞选连任。现将这次大选的特点、克林顿获胜的缘由及其政策趋向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9月26~30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美国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这是1993年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的第4次俄美首脑最高级会晤,也是今年内叶利钦与克林顿的第3次会晤(第1次是1月莫斯科正式会晤,第2次是7月那不勒斯非正式会晤)。  相似文献   

7.
克林顿连任后国内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问题吕其昌克林顿于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国第53届总统,从而开始了他的第二任期。克林顿在第二任期内仍将会把国内问题作为施政重点,但不会再有第一任期内那种雄心勃勃、志在必得的“变革”气势,亦不会提出新的重大改革方案和新的改...  相似文献   

8.
克林顿能解决美国经济难题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美国总统竞选中,导致布什败北、克林顿获胜的主要因素是美国经济问题。美国经济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克林顿有何锦囊妙计,他会把美国经济引向何方?本文试作初步探讨。一美国经济从1990年7月起陷入衰退。工业生产从1990年10月开始连降6个月,降幅为5.1%,不及上次衰退的一半。国内生产总值从1990年第三季开始连降三个季度,降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竞选之时及当选之后,都极少提及他的父母姊妹,但纸包不住火,他复杂的家庭背景现在还是被传媒逐一披露出来。原来他的母亲维吉妮亚嫁过五次,一个异父同母的弟弟理查是摇摆乐歌手,另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欧洲安全新战略李以衍一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年年初作了他上台后的首次欧洲之行,出席了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北约首脑会议,在布拉格会见了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四国领导人,接着又访问了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克林顿在欧洲之行中提出了他的一套关于欧洲安全...  相似文献   

11.
1997年3月20—2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了会晤。此次会晤是两位领导人在1996年双双竞选连任后的首次会晤。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俄美首脑“冷战结束后最重要的一次会晤”。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欧洲安全新战略李以衍一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年年初作了他上台后的首次欧洲之行,出席了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北约首脑会议,在布拉格会见了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四国领导人,接着又访问了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克林顿在欧洲之行中提出了他的一套关于欧洲安全...  相似文献   

13.
3月19~25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完成了南亚之行,访问了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其间,对印度做了为期5天的国事访问,访问了5座城市,是继吉米·卡特总统1978年访问印度后22年来第一位对印度作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也是美国总统有史以来对该国为期最长的访问,意义非同寻常。克林顿南亚之行是冷战后美国为完成对其南亚政策的调整所实施的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美对南亚政策的调整己基本完成。美印关系在经历了多年的起伏后,在曲折中保持了向前发展的趋势,两国关系终于步人正轨。一、克林顿南亚之行力促美印关系提升的背景美国在新世纪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一、对克林顿施政半年多的初步评估克林顿执掌美国总统大权已近7个月,他以“变革”的精神,围绕“恢复国内经济”和“重振美国”这一中心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和计划,其内外政策已基本成型。 (一)把解决经济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推出被称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振兴纲领。其长期经济政策是,加强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加强职业培训,改善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0月,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竞选正酣之际,一个引人瞩目的话题“印尼富商李文正家族捐款涉嫌收买克林顿”把美国媒体闹得热火朝天。共和党及其总统候选人多尔为了在大选的最后时刻赶超优势领先的克林顿,紧抓这一涉及克林顿道德品质的话题,多次指责克氏。众议院议长、多尔派共和党人金里奇称之为使水门事件相形见绌的又一件在职总统丑闻案。而“水门事件”在1974年直接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由于李文正家族的印尼姓为里亚迪(Riady),所以美国媒体戏称此事为“里亚迪门事件”。  相似文献   

16.
阿尔·戈尔(Al Gore)是美国著名政治家,曾出任克林顿时期的副总统,并在2000年作为民主党候选人与小布什角逐总统,但这些政绩并非是其声名鹤起的原因,他对美国乃至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系统的环保思想.在奥巴马当选总统后,戈尔的环保理念将可能更加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7.
11月3日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民主党候选人比尔·克林顿当选为美国第42任总统,从而结束了共和党连续12年的统治,成为第一位二次大战后出生的新一代美国总统。怜雏露锋芒现年46岁的比尔·克林顿1946年8月19日生于美国南部阿肯色州霍普小镇的一个平民家庭,本名叫威廉·杰弗逊·布莱思第四。其父是汽车推销员,在克林顿出生前三个  相似文献   

18.
(一)美国提出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设想的背景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3年7月赴东京参加七国首脑会议时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发表讲演,提出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设想,10月赴韩国访问时在韩国国会发表讲演,再次提到了这一设想。同年11月,美国作为 APEC 第五次部长级会议的东道主,在西雅图同时召开了 APEC 领导人的非正式会议。克林顿在讲话中与他先前提出的设想衔接,又提出了建立作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月13~15日,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后对俄罗斯进行首次正式访问。这也是俄美首脑继1993年4月温哥华会晤以来的第2次正式会晤(叶利钦与克林顿还曾于同年7月在东京7国首脑会晤期间进行过非正式磋商)。  相似文献   

20.
拉美要闻     
拉美要闻(1997年1月3日至2月19日)克林顿决定再延缓6个月实施“赫-伯法”部分条款1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再延缓6个月实施“赫尔姆斯-伯顿法”中有关美国人可以在美国法院起诉在古巴投资的外国企业和个人的条款。尽管克林顿表示他作出这一决定是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