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统计结果,2003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这是自1 993年(-1.1%)以来德国经济首度出现负增长.令德国社会各界更为震动的一个事实是,德经济已连续三年处于"原地踏步"状态--2001年和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仅为0.8%和0.2%.  相似文献   

2.
2021年是德国的"超级大选年",年内有六个州议院选举,联邦议院选举也将于9月26日举行,届时将选出新的联邦政府和接任默克尔的联邦总理.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肆虐德国,疫情加剧了德国社会的分化,使德国社会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更加恶化.而以实现民主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德国左翼党则一直致力于社会公正,捍卫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本文以即将举行的2021年德国大选为背景,讨论左翼党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所处的政治环境,对左翼党近年来的发展与目前在大选中的方位加以分析,在阐述其主要竞选主张的基础上,论述左翼党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对其与社民党和绿党组成"红红绿"政府的可能性及未来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3.
曾经在科尔领导下执政16年,目前处于在野地位的德国基民盟在总结反思大选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党内的力量,并为提高自己在德国政坛上的地位提出新的政策主张.德国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发源地,战后成功地创造了德国的"经济奇迹".但近年来,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德国传统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也受到新的挑战.为迎接新的世纪,基民盟最近提出了针对传统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改革设想,提出建立"新社会市场经济"的主张.  相似文献   

4.
从2009超级大选年看德国左翼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因为在德国要举行一系列重要选举而被称为"超级大选年".在这个超级大选年里,在原东德执政党--统一社会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德国左翼党的崛起,对于德国各个政党以及政党体制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德国左翼党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德国政治的现状,尤其是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政党在德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时静 《当代世界》2012,(5):69-70
2012年3月25日结束的萨尔州选举中,德国海盗党一举获得7.4%的支持率,成功进入州议会.这是该党继2011年9月在柏林市议会选举取得突破后再次获得的重大进展,犹如一枚避开雷达潜水而行的重磅鱼雷,在表面寂静的德国政坛炸出一片涟漪.这个名不见经传、标榜"网络自由"和"公民参与"的小党力量迅速上升,在德国掀起一场颇具意味的"橙色风暴".  相似文献   

6.
时静 《当代世界》2021,(11):43-47
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德美关系迅速回暖,逐步回归盟友"常态",成为跨大西洋合作重启的重要标志.德美关系的新变化反映出当前形势下两国对外战略的新考量,折射出德国国内政治演变的新态势.2021年9月,德国举行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正式开启"后默克尔时代",并由此翻开德国和欧洲政治的新篇章.在此背景下,德美两国拉响了"后默克尔时代"关系调整变化的前奏,亦将对未来欧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德国统一和"大德国梦"伴随着短暂时间内发生的东欧剧变,欧洲的均势天平忽然倾斜了,舆论界惊呼:新时代降临了"欧洲眩晕"的现象——连欧洲人自己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未来的命运将被引向何方。在令人难以招架的"眩晕"中,一个谁也不曾料到的因素——已被封存的德国统一愿望——竟然在一夜之间从某种臆测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法国《费加罗报》在年初首次告称:"德国统一已成定局,1990年是德国年,重新统一年。"正是在人们的心理还无法承受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国防工业日报>2006年12月12日报道,新加坡国防部与德国联邦国防部达成协议,计划购买96辆德国"豹-2"A4坦克和训练设备,德国还将负责对人员进行坦克操作培训.  相似文献   

9.
早在100多年前德国就制定了结构严谨、规范细密的<民法典>,它不仅成为大陆法系的杰出代表,而且一直是法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这与德意志民族循规蹈矩的秉性是否有什么必然联系,我不得而知,但德国人的循规蹈矩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维护"秩序"和"规则"在德国可谓深入人心,有时连人们见面打招呼都说,"你那里一切有序吧?"(Alles in Ordnung bei dir?译为:你那里一切都好吧?或:你那儿没问题吧?).循规蹈矩既成了德国保持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也成了德国寻求社会变革的一种阻力.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上一种独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自1948年问世以来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惊人的连续性,其"社会国家"因素在经历了40年之久的膨胀发展后,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深陷危机,改革势在必行。德国的改革不是要彻底背离原有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而是要针对社会国家发展的弊端实行纠偏,矫正"社会倾斜",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这是德国政治60年发展连续性的另一种形态的体现。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体现出一种德国式的"中庸之道"和"难得糊涂"哲学,其发展进程中的"不变"与"变"是德国政党趋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2009年德国大选年形势和特点的多角度分析,探讨了大选结果对德国政局、政党体系和选举政治的影响以及默克尔领导的中右翼政府的政策走向.认为选举结果的意义在于:巩固了稳定的"五党并立"政党体制,呈现出多种新型的政治联盟的可能性;社民党选票大幅下跌,宣告了"新中间道路"的终结以及社民党漫长的复兴之路;默克尔蝉联总理职位,联盟党与自民党结成中右政府上台执政,预示着中右翼保守主义得势将是今后四年政府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12.
在经历转轨初期的消沉后,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重新崛起.但在德国统一后的特殊政治背景下,民主社会主义党的发展出现了独特的地方性特征,成为德国"东方利益"的捍卫者.该党要成为全国性的政党,必须克服组织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伍慧萍 《当代世界》2021,(10):58-63
德国绿党始终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纲领,在建党40多年的历程中顺应时代变化,不断拓展其气候保护思想的内涵,倡导"社会—生态市场经济"理念,主张以生态标准重新定义财富,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进行生态现代化改造,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德国的生态转型.当前,气候保护运动在全球方兴未艾,德国绿党也借助其纲领内涵的历史传承和时代创新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恩格斯通过对工业化以来德国经济、社会、工人运动等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及政治制度的特点的考察和分析,形成了关于德国工人运动的思想,即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和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德国工人运动开创的新的斗争形式——议会斗争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为国际工人运动树立了榜样;但是,这种斗争形式是暂时的策略,不能使德国建立起共和国,更不能使德国"长入"社会主义;德国无产阶级不能放弃革命,不能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在新的条件和环境下,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应该会最先发生在军队.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人运动和德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验证了恩格斯关于德国工人运动的论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学术界围绕所谓恩格斯政治遗嘱展开的对恩格斯的国际工人运动理论乃至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误解或歪曲.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7月中下旬,德国境内接连发生四起暴力和恐怖袭击事件,德国成了恐怖主义的"新灾区"。德国的恐怖主义袭击与难民及移民问题紧密结合,加之还纠缠于德土关系、关系德国大选走向,德国的反恐形势格外复杂。反恐政策及战略的制定将是一个不断争议及不断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1949年成立的联邦德国的"正常化国家"以及"德国的欧洲"与"欧洲的德国"等问题是国内外学界和政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德国已是正常化国家,德国问题也已解决。这一问题之所以尚存争议,主要是"欧洲困境"使然。"欧洲困境"涉及欧盟性质及其发展的终极目标问题,亦无定论或认识混乱。欧盟已经发展成为奉行"辅助性原则"的国家联盟,是为欧盟性质与发展的终极目标;"欧洲困境"至少在理论层面得以化解。统一德国已将参与欧盟发展和奉行"辅助性原则"上升为宪法目标并予以践行,"德国的欧洲"只是在"欧洲的德国"原则框架中的操作层面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今日之德国,被某些历史学家和国际政治评论家称之为2 O世纪世界上少有的赢家之一,认为它是先输而后赢.20世纪的德国史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清晰的画面:在本世纪前半叶大部分时间里德国走了一条战争一失败一再战争一再失败,直至彻底崩溃之路,一条充满血与泪、掠夺与扩张之路.作为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它往往被与历史罪人联系在一起.在后半叶德国走了一条被分割与被分裂、在冷战中谋求发展、直到实现国家统一和重新崛起之路,终于抛掉了"政治侏儒"的帽子,圆了孜孜以求的"经济巨人+政治巨人"的梦.  相似文献   

18.
1944年晋察冀根据地无战事,大家过得挺舒坦,意识到敌人已支持不久了.1943年党中央提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口号:"今年打败希特勒,明年打败日本!"这是分析了当时国内外形势,估计苏联红军将对德国进行大反攻,可能在1943年底和1944年初.中央的口号起了很大鼓动作用.实际情况是胜利推迟了时间,1945年5月打败了希特勒,而同年只差3个月,1945年8月打败了日本.  相似文献   

19.
5月中旬,应挪威"道德重整"组织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的邀请,朱达成副会长率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访问了挪威、德国.我作为代表团一员,工作之余有机会亲眼看到和感受这两个欧洲国家的社会生活和环境,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德国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与在农村实习期间,对德国食品的质量安全和风险防范感受良多.感触最深刻的是:德国人对本国生产的食品很自信,甚至充满自豪.德国食品赢得民众高度的信任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于德国联邦政府采取严格措施、广大企业注重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风险防范的必然. 目标和原则明确 食品质量安全保障的目标和原则明确.走访德国城乡,走进德国的市场,所到之处都使人感到,食品品种多,质量优,安全性高,让消费者放心.德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对食品生产和经营,都严格体现"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健康"和"谨慎义务"的理念.从这种理念出发,德国关于食品安全规定了以下三大目标:保护消费者健康,仅允许提供安全的食品;保护消费者不受欺骗,严格防止欺诈;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向消费者提供实事求是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