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娘的皇帝——孝文帝 人常说中国地大物博,理所当然的很多特产都堪称世界之最。譬如皇帝,前前后后就有三四百位,是世界上盛产皇帝最多的国家。皇帝多了,死法也就五花八门。有饿死的,有吃错药死的,也有被老婆用被子闷死的,更倒霉的还有本文这位被出轨的老婆气死的。说起来这位皇帝还是一代少年有成的明君,他就是那位把鲜卑族改造为汉族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相似文献   

2.
陶短房 《法制博览》2010,(12):74-74
当大臣的要想安身立命,就得整天琢磨皇帝的想法喜好。可皇帝这种特殊人类,却是最讲究个人隐私的,您想啊,他眼跟前就守着那么大的宅院,那么多的美女和财产,这还不算,偌大一座江山,可统统都他一个人的,不上心多看着点儿,能行吗?  相似文献   

3.
皇皇二十四史,数千万字,能在里面露过脸的一哪怕就一次,也绝对是牛人中的牛人。如果把这些牛人归类的话,无非就是忠奸善恶。忠的咱就不说了,这些人通常对老板死心塌地,皇帝就是抄了他全家,他也不会造反。奸的可就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了,因为这些人的污点太多,让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4.
凌召 《法制博览》2009,(19):44-47
在我国历史上,皇帝当和尚的屈指可数。第一位是梁武帝萧衍。他当和尚有点像喜剧,老让朝廷花大把的银子给他赎身后又去当和尚。第二位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是在生活所迫下出家当和尚.从和尚而成一代开国皇帝。第三位是大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洽,他当和尚是为了一个女人!前两位皇帝的事无可争议,而顺治皇帝出家当和尚就有些让人不可思议了。  相似文献   

5.
官缘     
张鸣 《法制博览》2008,(20):30-30
时下的流行语,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套过来,不怕皇帝,就怕皇帝爱写诗。皇帝不同于一般人,他要写诗,得有人给他修改润色,做这个活计,用德国大诗人歌德的话来说,就是给皇上洗脏衬衣。  相似文献   

6.
《法制博览》2010,(4):57-57
凡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宋徽宗时有个太尉叫高俅,而且知道他是被“小苏学士”推荐给小王都太尉王诜的。而后因为善于踢球,被端王看中。不久端王当了皇帝,高俅跟着发迹。  相似文献   

7.
徐来 《法制博览》2009,(10):36-37
后梁之后是后梁,后唐之后是后梁。梁国的开国之君石敬瑭很有名。当年,他是后唐末帝李从珂——就是那位穷折腾的异姓皇帝——手下的节度使。因为受到皇帝的猜忌,他萌生反意。不过,石敬瑭手下参与叛乱的军队并不多,一开始连吃败仗。后来,他向当时崛起于北方的契丹辽国求救,  相似文献   

8.
《法制博览》2008,(7):9-10
大凡乱国枭雄,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术,李辅国是此中圣手。阿谀奉迎,溜须拍马,他不学就会。翻云覆雨,落井下石,他无所不能。谋害同类,残杀异己,他从不手软。从亲王、宰相到皇后、皇帝,有用时可成为手中权杖。无用了则手起刀落,痛杀干净。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皇帝大都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已经成为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事情,但是,对于一天连娶九个媳妇的风流皇帝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这个风流皇帝就是明朝的神宗皇帝朱翊钧。由于明神宗年号万历,因此也称万历皇帝。  相似文献   

10.
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他于1722年继承皇位,到1735年去世,在位仅12年8个月,但他所做出的改革,比他父亲康熙担任61年皇帝所做出的改革还要多。他勤于政事,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一年之中只有生日那天他才会休息。仅仅在数万件奏折中他所写下的批语,就多达1000多万字。雍正皇帝的勤政精神、理财成效、治国业绩,在中国占代帝王中堪称楷模。  相似文献   

11.
梁武帝(464-549)是一个很特殊的皇帝,他的文功武艺都不错,运气也不错,在位时间竞长达48年,在南朝诸帝中是首屈一指的。他即位之初,也是个好皇帝,可惜到了晚年,过度沉溺于佛教,无心治国,导致国力日衰,江河日下。  相似文献   

12.
陶短房 《法制博览》2008,(20):55-55
话说隋朝末年群雄割据,皇帝一下出了十多个,其中就有一个西秦国大皇帝薛举,连打了几个败仗,泄气之余,问他的大臣“自古皇帝投降有好下场吗”,结果两个大臣褚亮、郝瑗一个说降得,一个说降不得,弄得薛举大皇帝莫衷一是,最终稀里糊涂熬到驾崩,儿子薛仁果听信“缴枪不杀”的宣传投降唐朝,最终还是逃不了一死。  相似文献   

13.
张金良 《法制博览》2009,(17):42-43
文牙超过宋太祖 赵光义兴趣广泛,是个喜欢风雅的皇帝。 他最大的乐趣是读书,而且是什么书都看,颇有些博览群书的意思。但他读书并不是死读书或看热闹,经常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读《阴符经》时,就说:“这书专讲诡诈奇巧,不是正道。”  相似文献   

14.
美事儿?     
陈彤 《法制博览》2008,(16):50-50
唐太宗是马上皇帝,对强弓钟爱有加。因为喜欢,唐太宗养成了没事就研究弓的习惯,并自诩研究得比较精通,能一眼分出弓的好坏。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故事是关于18世纪叱咤欧洲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的,他因为修建王宫挡住了一旁的风车而被磨坊主诉至法庭,最终被判赔偿磨坊主损失,国王竟也乖乖地支付了罚金。直到今天这个风车还伫立在腓特烈大帝的宫殿外,作为德国法治精神的象征。同时也正是这位皇帝,以奉行“强权即公理”的原则为世人所知,他的一生都和权力、欺诈、杀戮纠缠在一块,曾多次将战火烧到别国的土地上,而他本人也成为德意志军国主义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朱瞻基是个好皇帝,不是小好,是大好。 他勤于政事.恢复生产(不要怪我说废话.好皇帝都是差不多的),关心民间疾苦,他经常去民间私访.但绝对不是乾隆皇帝那种下江南的方式.他微服出访,不讲排场,不向地方摊派,不给地方增加负担.每次只带侍卫出行。  相似文献   

17.
新凤霞 《法制博览》2010,(11):33-33
1959年,抚顺战犯管理所。那是大晤惮板戏年代,上班、工作、学习前都要全体唱样板戏,我们这个组老年人不少,不会唱就张着嘴,作样子跟着哼哼也不能不唱。可是唯独溥仪总是傻乎乎的愣在那里直着眼睛发呆。监督劳动的看管人看不见不理睬他,可以混得过去,可是就有爱找事的,故意找他的麻烦,一次把他叫出来问:“皇帝你出来!”  相似文献   

18.
思祥 《法制博览》2011,(3):38-39
中国的皇帝不少,但有作为的实在不多。在这为数不多的有作为的皇帝里,汉武帝算是出类拔萃的一个。汉武帝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在很大程度上靠了他母亲阴险善断。倘若没有他母亲巧妙地应对宫中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他能在这险恶的环境里生存下来就是万幸了,哪里还能奢谈什么当皇帝!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法制博览》2011,(13):47-47
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指君权神授;“皇帝”、“诏”是秦始皇最早使用的。汉承秦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诏日”这两个字则最早用于汉代的帝王文书中。之后被历代帝王沿用下来。可是,“奉天承运”这几个字,在明朝以前却从未在史书中出现过。一种说法为:“奉天承运”这四个字连用开始于朱元璋,不仅因为他命名的“奉天殿”,  相似文献   

20.
相传,古时候有个皇帝,要见一位奇人,皇帝手下的人担心他见了奇人之后会有个三长两短,只好骗他说奇人死了。这故事传到今天,于是有人打趣说,如果皇帝活到现在,想见的人一定就是他——北京的“国宝”他是谁呢?据有关人士透露,对于他,西方某发达国家愿意出2.5万美元弄到手,而香港澳门方面也非常希望一睹其风采。因此,我们不得透露其真实姓名。而既然人们都称他“国宝”,我就暂且随其大流吧。科协主席的引荐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辽宁省B市的科协主席。他就是当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