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文博 《人民论坛》2013,(8):155-15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得到一定保障。然而,新农合基金被贪污、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安全问题值得重视。以云南省广南县新农合犯罪鸷案为例,通过分析新农合领域职务犯罪问题,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我国新农合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但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更科学合理地补助给最需要的病人,促进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当前必须深入探究的课题。为此,我们就新农合的制度创新,特别是支付方式改革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有关意见建议。一、各地新农合支付方式的现状各地自实施新农合制度以来,筹资标准逐年提高,补偿政策不断完善,已初步构筑了监管有  相似文献   

3.
"新农合制度真是好,农民治病不作难。以后年年都筹资,莫失良机快来参。"2009年年初,文艺工作者冯国用鼓词儿唱出了鲁山县近72万参加新农合农民的心里话。让事实说话2006年年初,为贯彻落实新农合政策,鲁山县政府专门成立新农合医疗管委会,  相似文献   

4.
《协商论坛》2009,(6):37-39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河南省于2003年启动新农合试点工作。5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扩大新农合覆盖面,最大程度地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新农合制度从无到有,从试点探索到全面覆盖,  相似文献   

5.
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学者研究成果颇丰。学界研究新农合制度的方法存在严重的对策化倾向。据此方法,研究成果均在于指出新农合制度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对策研究导致新农合制度研究成果目的一致,结构单一,内容重复率较高。这降低了新农合制度研究成果的价值,且不利于我国新农合制度研究的理论创新。要克服上述弊端,新农合制度研究方法必须由对策研究向以理论创新为目的的研究转型。为达到研究方法转型之目的,学界必须克服研究功利化的心态,实现研究对象本土化,并合理运用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蒙洁慧  林雪云 《传承》2013,(7):144-145
当前,新农合制度运行监管存在医疗质量监管薄弱、基金监管不完善、内部监管形同虚设、新农合立法缺失等问题。要改善新农合运行监管,一要重视和加强医疗质量监管,二要重点做好医疗基金监管,三要加强新农合内部监管,四要提高新农合制度的立法水平。  相似文献   

7.
淡丽丽 《传承》2013,(5):144-145
当前,新农合制度运行监管存在医疗质量监管薄弱、基金监管不完善、内部监管形同虚设、新农合立法缺失等问题。要改善新农合运行监管,一要重视和加强医疗质量监管,二要重点做好医疗基金监管,三要加强新农合内部监管,四要提高新农合制度的立法水平。  相似文献   

8.
李继明 《桂海论丛》2010,26(1):101-104
"新农合"是新医改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文章通过对荔浦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情况的分析,总结了其有益的经验,即稳步实施新农合的三个机制:服务机制、管理机制、网络建设;并根据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和完善新农合保障体系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协商论坛》2011,(7):23-23
建议人:民进信阳市委主委 周慧超 案由:在新农合实际运行中,一些医疗机构存在违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如新农合基金收取、管理过程中易出现侵占、挪用、贪污等;为谋私利,小病大看;弄虚作假,侵占新农合医疗补偿款等,都严重侵害了参合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10.
重庆中医药自2006年全面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实践中取得了哪些经验,主要存在什么问题?从4月下旬开始,由市人大代表罗荣汉牵头的重庆市人大代表渝中区联系组.对此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专题调研。调研中他们重点考察、了解了中医药在新农合中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并专程到新农合中医药发展得较好的贵州遵义市学习、取经.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走访农民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作了阶段性评议,发现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率,但该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文章认为要提高我国新农合的制度绩效,不仅要解决好制度本身设计合理性的问题,而且必须充分发挥好各主体的职责,同时还应为我国新农合制度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伦理道德支持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新农合制度推动着伦理道德的进步和发展。由于二元结构长期的存在,我国城乡存在严重差距和不协调,农村的制度化缺失和伦理缺失现象非常明显。当前我国新农合方面的伦理缺失主要体现在制度差异、效率与公平的失衡和政府道德责任的缺失等。新农合制度的完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和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筹资工作是新农合工作的基础,2010年全国新农合筹资标准个人自付部分由原来的20元提高到30元,有可能出现参合农户不理解政策而出现缴费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3月1日起,武平县将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住院补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补偿封顶线从7万元提高到8万元。为进一步提高参合人员的保障水平,武平县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乡级住院可补偿费用补偿比由90%提高到95%:县级住院可补偿费用补偿比由75%提高到80%;  相似文献   

15.
“新农合”仍有难题待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宁 《协商论坛》2009,(6):42-44
通过对部分地区新农合开展情况的调查,笔者发现,目前仍存在着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宁陵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从2007年春开始实行的。制度实行第一年,全县52万农民就有41.5万人参加,参合率为79.82%。经过两年发展运作,农民逐渐看到了好处。2009年年初,有49.59万人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上升到91.52%。目前,全县有5家县级医院、15家乡级医院和4家专科医院被定为“新农合”定点医院,向参合农民提供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7.
《协商论坛》2011,(7):23-23
建议人:新乡市政协常委 魏崇一 案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在对各种疾病报销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大疾病在三级医院报销比例较低等,其惠农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特点将长期存在。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既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也是我国实现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为了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2002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的概念和目标。到2008年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新农合制度对于农村居民健康权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升意义重大,但由于贫困地区在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与其  相似文献   

19.
林桂兰 《人民政坛》2007,(11):28-29
9月29日。笔者在上杭县医保中心获悉,为方便广大农民就医,简化核销手续,该县实行了“一证通”制度,确定了28家县内医院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并率先在龙岩市把市第二医院、龙岩博爱医院列为新农合的县外定点医院;参合农民只需持《合作医疗证》,便可自由选择医院住院就医。从入院列出院结算都实行一站式服务,到县外就医的医疗费还可随送随报。全县农民的参合率已达82.37%。在农民健康逐步得到保障的过程中,上杭县人大常委会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江  胡委伟 《中国人大》2011,(10):33-34
2003年,作为首批试点县(市、区),四川在都江堰等5个市(县)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经过8年不懈的艰苦探索,目前,全省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175个涉农县(市、区)实现新农合制度全覆盖,人均筹资标准达140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平均达到60.63%,农民群众因病致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