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是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事和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亲身参加了欧洲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而且为了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文学运动,他们根据无产阶级革命和斗争实践的需要,在一系列著述中论及了文学艺术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鸦片故争以后就开始了。不过,在五四运动以前,其领导者是资产阶级,虽然他们中的不少先进人物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但对现代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缺乏科学认识,提不出真正革命的政治纲领,又没有深人发动群众、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斗争的决心和力量,因此,多次革命斗争,不是完全失败也是收效甚微。只是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  相似文献   

3.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也催生出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这些进步知识分子中的一些人,深入思考中国社会问题,总结斗争经验,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第一批社会主义者。后来,他们中的一些精英分子,最终成长为对中国社会进步发挥重大作用的世纪伟人,周恩来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回顾周  相似文献   

4.
广东共产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部分,她也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而促成这种结合的则是先进的知识分子。先进分子不但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相结合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而且率先起来组建无产阶级的党组织并成了党组织的早期领导人。他们在广东建党中的核心地位是应该肯定的。早在五四运动之前,广东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就已多次开展过救亡图存的斗争。例如在1915年就有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秘密签定“21条”卖国条约的斗争。此后每年都开展“国耻日”活动。后来在北京五四运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种新面目在党成立的初期已经开始鲜明显示出来。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充分认识到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强大力量,认识到对工人阶级开展国耻教育活动对于团结工人的力量来争取民族的平等和自由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多渠道对工人阶级开展国耻教育,唤醒工人阶级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精辟地指出 :“民主革命时期 ,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 ,我们党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 ,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 ,还有来自非劳动阶层的革命分子。但是 ,我们党的理论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 ,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我们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 ,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 ,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 ,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 ,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以史为鉴 ,了解党在历史上解决这一课题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 ,总结…  相似文献   

7.
陈石松 《世纪桥》2009,(19):23-24
“五四”先进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良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当时“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列宁领导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最重要的外部条件。与苏联形成鲜明对照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暴露出严重的社会危机,给中国思想界很大的影响。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构成了阶级基础。经过三次论战,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更多的“五四”先进青年弄清了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与假社会主义即改良主义的区别,从而在斗争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陈爱茹 《党史博采》2005,(1):158-159
一、美国左翼的历史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个有革命思想的国家.18世纪后期,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思想已经萌芽,后经过斗争,使国家获得了自由,人民得到解放.在那一次革命中产生了一个思想--社会应该控制在劳动人民的手中.从那时起,对社会主义的思考此起彼伏,到了19世纪中期,关于乌托邦的思想很时尚.19世纪末期,大公司和劳动者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当时的美国工人阶级是世界上最有战斗力的团体之一.从那时起一直到一战前,美国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诞生,其成员主要是工人和小农.大萧条时期,该党是左翼有代表性的政党,它领导工人进行斗争.二战以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大国.从那时起,美国开始对美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运动进行镇压,开始有左翼积极分子被捕,许多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教授被开除,所以,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政策获得成功,同共产党的影响力缩小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霞飞 《党史文苑》2009,(5):26-32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也催生出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这些进步知识分子中的一些人,深入思考中国社会问题,总结斗争经验,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间第一批社会主义者。后来,他们中的一些精英分子,最终成长为对中国社会进步发挥重大作用的世纪伟人,周恩来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回顾周恩来五四运动前后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进步青年是怎么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步成长的。  相似文献   

10.
重在表现,这是我们党对待知识分子和青年的坚定不移的原则。党和毛主席从来都十分重視、关怀知识分子和青年的工作,对他们寄于殷切的希望,教育他们选择革命的道路,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成为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对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人是这样,对剝削阶级家庭出身的人也是这样。重在表现,首先和主要的是看政治表现,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表现,看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中的表现。也就是说要看他们在实际斗争中,究竟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究竟是站在工人阶级、贫下中农一边,还是站在剝削阶级一边?究竟是拥护党的领导,还是反对党的领导?究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还是为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服务?究竟是坚持马克思  相似文献   

11.
一、陈独秀在五卅运动前夕,大力宣传反帝斗争 1925年在上海发生的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伟大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前夕,党领导下的上海工人组织已初步建立.党决定使工人运动和民族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以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这时,陈独秀着力于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并和当时党内的其他领导干部一起发动工人运动和民族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2.
常娥 《世纪桥》2000,(6):29-30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为了坚持好这一指导方针,党的三代领导人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认真学习、研究和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什,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针对进城以后党的工作依靠谁和做什么的问题,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及其代表人物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使他们保持中立,以便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作坚决的斗争,一步一步地去战胜这些敌人,同时即开始着手我们的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并强调:“只有将城市的生产恢复起来和发展起来了,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了,人民政权才能起来”.  相似文献   

13.
党员成分的第一次变化 中国共产党虽然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以无产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但是,党是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建立的,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党的一大代表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其中工人党员只有1人。从党的“一大”到“四大”,党把致力于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从而出现了党员成分的第一次变化,即由革命知识分子向工人分子的变化。党在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建立起了工人中的党小组和支部,领导工人进行革命斗争扩大了党在工人群众中  相似文献   

14.
自从传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了.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曾经遭遇到各种反动思潮的反抗,经历过多次激烈的论战.抗日时期我党同封建买办法西斯势力所进行的大论战,就是当年思想理论战线上的一场十分尖锐、激烈的斗争.正由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这场大论战中,粉碎了反共思潮的猖狂进攻,挫败了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共阴谋,捍卫了光辉的共产主义旗帜,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在中国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传播起来,并且更加迅速、更加紧密地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建立的。从历史上看,它的创立与其他革命政党有不同的历史特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从根本上说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斗争”指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人在与自然界、社会和自我的斗争实践中彰显出斗争精神的三重价值意蕴,即斗争精神是实现生态和谐的不竭之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是寻求自我突破的力量支撑。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在党的百年斗争实践中孕育形成,在武装斗争、建设斗争、改革斗争、伟大斗争的历程中实现民族解放之路、创立中国社会主义之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开创民族复兴之路,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实践道路。斗争精神在中国的实践中“坚持人民至上”价值立场、践行“实事求是”的斗争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策略、落实以增强本领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为新发展阶段继续开展伟大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开端。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中国共产党开始形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也初步萌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思想,走上了应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探索之路,形成了初步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时期的革命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应忽视他们的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18.
一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处于剧烈变动中的社会,近代中国是一个革命的国度。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的斗争,其规模之宏大,群众动员之广泛,持续时间之长,在世界革命的历史上是罕见的。伟大的斗争需要伟大的理论的指导。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曾经努力学习西方,企图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由于中国是一个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的先进分子才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中国大地上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具有如下两个突出的特点和优点: 第一,当时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传统,而不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提出的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先进性的充分体现。“三个代表”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阶级基础的先进性,表明我们党从诞生起,就是我国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推动生产方式变革、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中流砥柱和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强调,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必须始终反映和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其历…  相似文献   

20.
耿铎文 《实事求是》2003,2(6):28-30
江泽民指出 :“民主革命时期 ,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 ,我们党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 ,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 ,还有来自非劳动阶层的革命分子。但是 ,我们党的理论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 ,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我们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 ,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 ,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 ,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 ,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1] (P16 8~ 16 9) 把党建设成了“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