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边晓慧 《学理论》2014,(8):53-55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伙伴关系是现代西方国家福利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不同于西方国家,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福利服务供应,既是拓展社会福利来源,优化社会福利供给的有效策略,也是回应社会组织参与诉求,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北京市的案例研究来看,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福利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参与能力、参与方式、参与领域、参与过程管理以及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与困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四个国家的教科书选用制度的概况,然后着重探讨了中国与其他三国之间教科书选用制度的异同。优化和完善我国教科书选用制度的策略有:加强教科书选用制度法制建设,保证教科书选用制度的民主性;凸显学校和教师的指导地位,强化教科书选用的专业性;推进教科书选用制度配套措施的改革,提高教科书选用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对于当今中国公众而言,NGO一词并不陌生。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中,我国各类NGO活跃在社会福利、公共服务、慈善事业等领域,成为社会福利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也成了社会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同国外相比,我国的NGO发展尚不成熟,其赖以生存制度环境依旧不稳定。我国NGO管理体制上的瓶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NGO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从体制层面分析我国NGO参与社会福利过程中的阻力,并寻求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福利制度体系经历了深刻的变迁。尝试从社会权利视角出发,通过构建福利资格准入、福利制度安排和福利结果的解释框架,对四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福利制度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新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国家主义统揽、发展主义主导、新世纪初期政策扩张和新时代政策深化的变迁过程,并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为了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应该克服福利发展上的认知悖论,重视福利制度安排的积极作用,着力解决福利责任主体不清的问题,形成多元的社会福利供给模式,并通过改变社会福利制度碎片化格局,构建统一公民身份的社会中国。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时期,60年代约翰逊"伟大社会"时期扩张达到顶峰,70年代之后开始了收缩的转型进程,到了90年代克林顿的所谓"新民主党人"时期迈出了转型的关键步伐.从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和转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种主要政治理念的深刻影响和交互作用,以及自由主义走弱、保守主义走强的发展趋势.奥巴马当选总统为遏制保守主义转型提供了可能,但自由主义要重振雄风依然会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多元供给格局已初步形成。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分析可见,尽管政府部门、非营利部门、商业部门和非正式部门已构成城市社区服务的供给体系,其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包括制度规范缺失、参与程度不高、部门之间互动不良等。应从健全社区服务的相关制度规范、激发多元部门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建立部门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等方面完善城市社区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刑法体系中,刑罚社会化制度虽然已经普遍建立,但是,随着法治的不断发展,其很多缺陷也日益凸现。本文以我国刑罚社会化的类型划分为基础,从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四个方面对刑罚社会化制度的若干缺陷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晓远 《学理论》2014,(26):3-5
诚信作为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深深地根植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行业、每个单位及社会成员的一切社会交往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中。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诚信出现了去"本体论"、"公共性"、"制度性"的新特征,社会转型期及相关制度规范的不完善为社会诚信对制度的保障提出了需求,作为制度保障的个人信用制度是最基础的保障,然而也存在着有待完善的地方,通过加强个人信用立法,健全个人信用法律体系;构建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提高个人守信意识;完善配套的制度建设,构建新时期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来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对于新时期社会诚信环境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社会化中,固定资产处理存在着产权不清,公有制模式与市场经济相冲突等问题,为此,各高校必须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采用多种不同的改革模式,明确产权,实行间接管理,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0.
李娇 《学理论》2010,(9):59-61
法定与裁量曾经在历史上的自由证明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时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二者在当下的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下却呈现出了更为复杂的关系。而且纵观各国的证据制度,法定与裁量呈现出相结合的趋势。以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证据制度为基础,分析了不同证据制度之下的法定与裁量此起彼伏的演变历程以及在民事证据制度中的结合趋势。  相似文献   

11.
“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逻辑误差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所热衷探讨的社会福利社会化具体有三个方面的逻辑误差,表现为国家福利抑或社会福利概念的逻辑误差、杜会福利的共享抑或独受理念的逻辑误差、社会福利实现手段和目的实践上的逻辑误差.不加区分地片面倡导社会福利社会化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中的人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最终目的,我们不能因为目前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福利问题而强化社会福利社会化,国家责任主体地位仍然必须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1986年开始以政府援助为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随着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现有的扶贫开发模式的弊端也逐步显露,扶贫开发模式亟需完善.宝鸡市西部山区扶贫开发的个案证明,板块式扶贫开发模式是解决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问题的正确而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所确立的"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法律原剐,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三种合法性难题:政治方面是如何既保护"私有制"利益,又坚守社会主义的理想价值信念;经济方面是如何既能使资本实现最大化利益,又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方面是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作用,实现社会有效整合.为此,要求我们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予以恰当的呼应.  相似文献   

14.
行政裁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裁决的产生是现代行政权扩张的结果,作为多元化解决社会纠纷的方式,它实质上也是诉讼解决纠纷局限性的外化,这一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重大.但是,我国现有的行政裁决还存在种种问题,应当通过制定<行政程序法>等措施完善我国的行政裁决制度.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在生、老、病、残而丧失劳动能力或因自然灾害而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的物质帮助 ,以此来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而建立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重大。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是市场经济的“安全网” ,是市场经济的“助推器” ,尤其是社会保障对于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所起的作用 ,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China’s social welfare reform since the mid-1980s has been characterized as incremental and fragmented in three dimensions—social insurance, privatization, and target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micro-foundation of China’s urban social welfare reform by examining the diverse social welfare preferences and the cleavages among societal groups. It argues that the diversity of the societal groups’ preferences for social welfare has given rise to two lines of cleavage in urban China with respect to social welfare—between state sector and non-state sector employees and between labor market insiders and outsiders. The Chinese authoritarian regime’s political priority—economic growth with social stability—has induced the government to accommodate public social welfare preferences in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Therefore,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hinese social welfare reform policies since the mid-1980s reflect and respond to the social cleavages derived from societal groups’ different preferences for social welfare.  相似文献   

20.
Wincott  Daniel 《Publius》2006,36(1):169-188
In Britain the imagery and rhetoric of the postwar welfare stateremain powerful—citizens should have equal access to publicservices based on need not place of residence. Devolution issometimes depicted as a threat to this tradition. This articleshows that the immediate risk of a social policy race to thebottom is small. Moreover, because of the peculiarities of Britishterritorial politics the traditional imagery was never borneout in practice; the article traces policy variation beforeand after devolution. Finally, locating British social policywithin the comparative framework of "nationalization" and "citizenship,"I argue that Britain lost its status as an exemplary welfarestate partly because it failed to provide an adequate territorial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oli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