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全国第一个取消暂住证、推行登记暂住制城市的沈阳,拟于明年恢复“暂住证”的使用。这则颇具戏剧性的消息在 2005年12月13日被媒体披露,距离沈阳取消暂住证制度的2003年7月22日仅仅过去29个月。(据《华商晨报》) 当初第一个取消暂住证的是沈阳,然而,在全国大多数地方纷纷取消暂住证的今天,沈阳市又想开历史的倒车,恢复“暂住证”的使用,政府如此反复的行为,不禁让人对于政府权力的可能滥用产生怀疑。所以,比关注恢复“暂住证”本身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于建国之初。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差距日益扩大,正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大规模的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必然。在这种情况下,暂住证制度的发展存在也是一种客观必然。但是,如今的暂住证制度并未发挥其调控人口流动、管理流动人口的功能,反而成为某些部门、地区谋取利益的工具,制度目标严重扭曲。国家应制定一部统一的暂住人口管理法以规范暂住证制度,同时应减少收取暂住证费或不收暂住证费,使其发挥其应有、正常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关于暂住证制度曾一度议论得沸沸扬扬、成为政府必须下决心解决的问题。据《京华时报》和《新京报》报道,北京将立法改革暂住证制度,正在调研是否取消暂住证,由居住证取代之,同时将居住证与保险、就学等相关问题联系起来。暂住证制度改革关乎社会和谐,但愿首善之区北京在改革暂  相似文献   

4.
咨询台     
对《暂住证》的携带和查验有什么规定?编辑同志:我是首都某高校的保安员,我们来到保安公司时,公司统一给我们办理了《暂住证》和《工作证》。然而,我们有时出校门忘了带《暂住证》,民警却对我们保安员的《工作证》不予认可。请问,只有《暂住证》才是暂住北京的合法证明吗?另外,我的一个朋友准备来北京务工,应该如何办理《暂住证》?读者 李斌李斌朋友:你来信询问的问题也是很多外地在京人员特别关心的问题。《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中规定,《暂住证》是外地来京人员在北京临时居住的合法证明,也是在京从事务工…  相似文献   

5.
11月3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时评,赞扬"暂住证的另一种作用",说的是杭州开始试点外来人口"市民化管理"(请注意,是"管理"而非"待遇"!),"在政策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尽可能给外来人员和普通市民同等待遇,凭暂住证即可办理市区公园年票、车辆注册登记、报考驾驶证、边境通行证和申请赴港澳商务活动.在试点的石桥镇,外来人员子女还可以凭暂住证就近入托和入学."评论认为,"即便在现行的暂住证制度下,只要稍稍转变管理和执法理念,同一张证件就可以发挥另一种不同的作用,暂住证就可以变成外来人口享受市民待遇的通行证,而不再仅仅是执法人员检查身份时的证明".  相似文献   

6.
暂住证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管理办法的具体体现,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暂住证制度不论从设立的合理性、合法性,还是实际执行工作中都存在许多问题。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完善立法,加强公安科技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使取消暂住证管理制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强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为了吸引流动人口办暂住证,北京将增强暂住证的服务功能,今后的暂住证不再只是"管人"和"卡人"的证,流动人口拿这个证件,可以享受到一系列市民服务,比如子女受教育、社会保障、医疗、购车凭证等。大概是基于同样的思路,3月8日,广东省中山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局推出暂住证新优惠措施。据了解,市民到商场办理一张贵宾卡,需要交年费50元,现在凭借暂住证,外来人员不用交一分钱年费,就能当上贵宾,买东西可以比过去便宜许多。有媒体评论说:"既然是公安局对暂住证搞优惠,为何却是商家来埋单?"此法可不可取?说说你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点点 《人民公安》2006,(8):13-13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强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为了吸引流动人口办暂住证,北京将增强暂住证的服务功能,今后的暂住证不再只是"管人"和"卡人"的证,流动人口拿这个证件,可以享受到一系列市民服务,比如子女受教育、社会保障、医疗、购车凭证等。大概是基于同样的思路,3月8日,广东省中山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局推出暂住证新优惠措施。据了解,市民到商场办理一张贵宾卡,需要交年费50元,现在凭借暂住证,外来人员不用交一分钱年费,就能当上贵宾,买东西可以比过去便宜许多。有媒体评论说:"既然是公安局对暂住证搞优惠,为何却是商家来埋单?"此法可不可取?说说你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强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为了吸引流动人口办暂住证,北京将增强暂住证的服务功能,今后的暂住证不再只是“管人”和“卡人”的证,流动人口拿这个证件,可以享受到一系列市民服务,比如子女受教育、社会保障、医疗、购车凭证等。大概是基于同样的思路,3月8日,广东省中山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局推出暂住证新优惠措施。据了解,市民到商场办理一张贵宾卡,需要交年费50元,现在凭借暂住证,外来人员不用交一分钱年费,就能当上贵宾,买东西可以比过去便宜许多。有媒体评论说:“既然是公安局对暂住证搞优惠,为何却是商家来埋单?”此法可不可取?说说你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外来人员拿着暂住证,能够享受中山市区多家商场、药房的贵宾待遇,获得多重优惠。据广东省中山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局推出暂住证新优惠措施,让广大外来人员乐办暂住证。据了解,市民到商场办理一张贵宾卡,需要交年费50元,现在凭借暂住证,外来人员不用交一分钱年费,就能轻松  相似文献   

11.
在取消外来人口暂住证两年之后,沈阳市近日决定,将于2006年起恢复这项制度。消息一出,立刻引来社会的普遍关注。"作为全国第一个取消暂住证制度的城市,沈阳在城市公共管理中的率先吃螃蟹,曾被许多人视为具有相当的破冰意义。而今,在时隔仅29个月之后,又拟让广受非议的暂住证“死而复生”。在城市公共管理日益科学和规范化、各种人为的政策壁垒和制度藩篱被普遍摒弃的今天,人们有理由追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城市管理者选择“旧梦”重拾?"按照沈阳市公安局负责人的说法,当初公安机关取消暂住证的目的,是让外地人在沈阳享受到市民待遇。可事实…  相似文献   

12.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强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为了吸引流动人口办暂住证,北京将增强暂住证的服务功能,今后的暂住证不再只是“管人”和“卡人”的证,流动人口拿这个证件,可以享受到一系列市民服务,比如子女受教育、社会保障、医疗、购车凭证等.  相似文献   

13.
王宏滤 《小康》2006,(4):64-65
取消暂住证,可能会给城市的社区管理、治安管理带来一些不便。然而,城市管理者需要仔细地权衡,保留或恢复暂住证的好处是否大于废止它可能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4.
《人事管理》2001,(11):39-39
北京市公安局发出通告规定,外地来京人员应当在来京后3日内,按规定办理暂住登记。其中,年满16周岁,拟在京暂住一个月以上或从事务工经商活动的人员,应当在办理暂住登记的同时申请办理《暂住证》。暂时不符合办理《暂住证》条件或暂住一个月以下的非务工经商人员,应当按规定办理《暂住人员临时登记证》。公安局有关人员介绍说,新型《暂住证》分为A、B、C三种,  相似文献   

15.
李仙正 《人权》2003,(5):51-51
据新华社报道,从7月22日开始,外地来沈阳务工经商人员不用再办理《暂住证》和交纳与之关联的管理费用了,改为免费申报暂住登记制度,这是沈阳市公安局在全国首创的零收费服务措施。这样,曾一度压在外来民工身上的“十字架”——暂住证,终于在沈阳率先被取消了。  相似文献   

16.
你受聘于北京某大单位,或者是某大企业。甚至是国家机关,从事着科教、文化、企管中的一项你得心应手的工作。在别人眼中你起码是个“白领打工者”,但你仍然时不时遭遇这样的植尬:你租房住时,常常有人敲门查暂住证;如果你买了房,还有人敲你的门查暂住证,只要不是北京户口。自己的房你也是“暂住”!  相似文献   

17.
在不久前召开的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浙江省政府将《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草案)》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在条例中指出,浙江将告别暂住证制度,实行居住证制度。而在3月31日,广东省也提交了《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彻底废除了暂住证,提出了居住证持有人拥有七年后落户的权利。从暂住证到居住证,虽然只是一字之差,  相似文献   

18.
《时代潮》2003,(4)
只因没有暂住证,民工“收容”途中2死1伤 近日,广州市又发生一起暂住证引发的惨剧。1月24日晚,5个被广州白云区庆丰居委会治保队搜查没有暂住证的外来工,在被关上收容车后没多久,便从高速行驶的收容车上一个接一个地掉下来。这5名外来工除1人受轻伤当场“逃跑”外,已经有2人被医院证实因脑颅积血死亡(皆为女性,20余岁和30余岁),1人还在紧急抢救  相似文献   

19.
本期说法     
云鹤 《中国保安》2009,(1):52-55
我的暂住证怎么办?案例:张斌和宋桥两人从老家河北来到北京打工,张斌找的工作是超市的搬运工,宋桥则在一家物业公司当保安,为了节约成本,两个人租了一间不足六平米的小房。最近,房东告诉他们最好办理暂住证,到年底了,会有人来检查。张斌觉得自己过了年就回老家,最多在北京待一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口暂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暂住(户口)登记制度和暂住证颁发制度.近年来,由于暂住管理制度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弊端以及国家法治环境的变化,使这一制度面临着制度变革的巨大压力.暂住管理制度作为户籍(登记)制度的一部分,其核心暂住户口登记制度是对公民离开户籍地后经常居住地的行政确认,因而不能取消,也难以被身份管理制度所取代;暂住证制度作为暂住户口登记制度的补充和延伸,其存在并非必然.当前暂住管理制度的改革应在保留和完善暂住(居住)登记的基础上,结合户籍及其相关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将暂住证的功能从管理证转变为服务证和权利保障证,有助于提高暂住管理的行政效率;从长远看,随着人口管理和社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暂住证颁发制度必将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