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国,女犯监狱建筑是1993年随着司法部对女犯实行单独关押的决定而出现的特殊的监狱物质形态,至今十多年间,监狱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对其鲜有研究,其设计理念、设计标准与男犯监狱趋于雷同。本文就当前我国女犯监狱建筑现状,女犯监狱建筑蕴含的功能、新时期女犯监狱建筑设计理念,以及建设新型女犯监狱应注意的几个环节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对我国监狱布局调整过程中女犯监狱的新建、迁建、扩建工作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臣文 《法治研究》2012,(8):105-116
监狱形态是由监狱的物质因素、精神因素和功能因素所共同组成的。从历史演进的维度来看,监狱形态可分为隔离型、规范型、矫正型三种形态,而未来监狱形态的特征将与法律视角的彻底性有关,其属性将受到权力-知识系谱的影响,其发展则将受制于国家-犯罪关系的再界定。对于监狱形态的研究,不仅可以全面厘清监狱制度的功能和发展轨迹,而且可以充分反映出刑罚作用方式、法律调整方式以及权力变迁等诸种现象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监狱科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研究目的和特定的研究对象越来越明确,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吸收相邻学科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完善。犯罪统计方法、个案分析法、模拟实验、心理测验等具体研究方法受到重视和关注。与西方国家的监狱学研究相比,我国监狱学对哲学层面的方法论重视程度更高;研究技术层面的重视程度需要加强;监狱学研究的科学问题需要提炼。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体制下监狱运行的客观实际,用数学集合解析监狱和监狱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在监狱是构成罪犯改造活动主体,监狱劳动是罪犯感受刑罚载体的理论框架内,用辩证的观点浅析了监狱劳动生产力的特殊性是监企分开的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与监狱管理模式之间的不谐调是监企分开的原因。只有监企分开的物质前提和条件成立,才能使监企分开由形式上的分开为实际运行中的分开。  相似文献   

5.
汉代监狱是我国监狱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监狱制度内容完善且丰富,对后世监狱制度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从汉代监狱的设置以及对囚犯的管理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监狱硬环境是监狱为行使其法定职能而建设的人为的空间环境,是监狱的重要基本设施。监狱硬环境应当充分考虑和反映行刑理念与治狱思想,增强人文精神和科学性。目前,应转变思想观念,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监狱投资机制、发展监狱建设新理念、建筑具有个性的监狱形象文化、重视监狱硬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措施,建立改造环境和惩罚环境的“联系平台”,使环境效益和罪犯改造效益和谐统一,进而达到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目的,更好地为行刑与矫正罪犯服务,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希腊的两个诉讼案和柏拉图的一段对话的分析,再现了古希腊监狱制度基本框架——对监狱的管理、囚犯、狱内生活和监狱安全措施等,并通过与近代英国监狱比较,进一步考察了希腊监狱的物理形态及其目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提升监狱民警的执法能力始终是监狱工作的主题之一。监狱民警执法一体化的模式,既是对“分线管理法”机制的反思,也更是从机制上突破监狱民警执法能力建设的瓶颈之制约。具有责任的共同性、能力的渐进性、机制的循环性和发展的可续性等特征的监狱民警执法一体化模式,在坚持科学、合理和精益设置等原则下,配置以相应的二级管理与运行要素,不仅从理论与实践上可行,而且更符合监狱工作科学发展之需要,由此将加快推进监狱民警执法能力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何文学、张秀杰在《监狱工作研究》2003年第2期上撰文《人防为先,构筑监管安全根本屏障》认为,从狱内侦查的角度看,监狱的安全依赖于人防、物防、技防构成的系统。其中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是人防,21世纪,虽然物防和技防在现代监狱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人与物的关系上,是物为人用,物防始终是辅助性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对新型监狱体制下监狱企业发展加快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体制改革已在全国全面开展,为监狱进一步强化劳动改造职能创造了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也对监狱企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到底为什么要发展监狱企业?向什么方向发展监狱企业?怎样发展监狱企业?这已成为监狱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监狱工作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本文主要从分析对监狱企业发展的误解与事实出发,来进一步阐述监狱企业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并重点结合江苏监狱企业的实际,提出新型监狱体制下监狱企业加快发展、加快转型的路径和设想,希冀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杨振 《中国司法》2002,(8):21-21
2002年3月21日,是历史上一个平常的日子,但是对安徽省蚌埠监狱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蚌埠监狱实现15年无罪犯脱逃目标,创造了该监防逃工作的佳绩,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为安徽省监狱系统防逃工作树立了一面旗帜。多年来,蚌埠监狱和驻守监狱的武警蚌埠市支队直属大队第1中队相互团结、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铸起了蚌埠监狱防逃工作的铜墙铁壁,为蚌埠监狱顺利实现15年无罪犯脱逃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江苏监狱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江苏监狱电子政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在某些方面如对电子办公的思想认识上、监狱网站建设上、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和办公系统的设计上、电子办公的安全问题等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予以解决。本文从监狱电子政务在基层实践中的现状入手,试提出从业务分工、体制建设、完善系统、改进流程和加强安全防护方面着手,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希对监狱电子政务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监狱是司法机关,是行政机关,而且是国家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监狱的特殊地位对监狱工作法制化有着特别的要求。监狱工作的法制化在不同层面也体现出不同的内涵,分别体现在监狱作为司法、行政机关和国家机器的基本要素的构成等三个方面上,监狱法制化的实现途径要求我们必须深化监狱体制改革,强化监督职能;坚持法制统一,完善法律体系;着力监狱的规范化建设,探索法律救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历史与法制的角度,对新中国监狱战犯与反革命犯和普通刑事犯两类罪犯的改造成就进行分析,揭示了作为初期政策性的"法",一直到真正意义上的监狱法规对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的潜在而又深刻的推动作用。从而就法与监狱工作的深层次联系,将罪犯改造的法制建设发展分为狱制前期、中期、新时期三个阶段,并就狱制发展的趋势以及立法展望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监狱企业的性质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准确地界定,目前已严重制约和阻碍了监狱体制改革和实践的发展。对监狱企业的定性需要把监狱企业和社会一般企业及一般国有企业区分开来,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分化中监狱企业应该归类于“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国有企业,而进一步研究外国公共企业的发展和监狱企业的管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监狱企业的性质是附属于监狱管理部门的承担和履行劳动改造罪犯特定公共职能的公共企业。从“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国有企业到“承担和履行劳动改造罪犯特定公共职能的公共企业”是对监狱企业性质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这种定性有利于监企分开、监狱企业管理体制的重建、监企关系的规范等方面改革的重新设计和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监狱学刊》2002,(6):108-109
左登豪在《监狱工作研究》2002年第4期上撰文《监狱理论必须有新的突破和发展》指出,监狱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出现了大量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实用价值的新成果,建立独立的监狱科学理论体系?从我国监狱理论研究的投入(人力、物力)和产出(学术价值、社会效益)之比看.  相似文献   

17.
站在监狱本质虚无的立场,认为监狱本质无意义,或者持监狱本质唯一的立场,把监狱的本质归结为某一方面,以及从系统的立场看监狱的本质,视监狱的本质为一个从不同的认识角度观察得到的集合,都值得商榷。应当提倡监狱本质层次论,从应然和实然层面分析监狱的本质:监狱是凭借封闭隔离手段剥夺人身自由的机构设施;中国现实的监狱是糅合了许多超司法因素的刑事司法权力的权力载体;监狱总体上是人类特定时期刑罚正义的体现。刑罚目的的层次性和刑罚价值的复数性决定了监狱本质含义的多层性。  相似文献   

18.
监狱生产的定位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监狱经费保障、布局和体制等内外因素的制约,造成了我国监狱生产的严重“错位”,同时也弱化了对罪犯的改造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对监狱生产的性质、目的和发展模式重新定位,以促进监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匈牙利属于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在监狱矫正制度方面也与我国有一些相通之处。通过对匈牙利监狱矫正制度的法律来源、理论根基、任务和目的、监狱机构和审前羁押的分析和说明,探悉匈牙利监狱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且希望能得到一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黄勇峰 《中国司法》2012,(12):94-95
近读曹强新同志《清代监狱研究》一书,深为作者关于现代化的理性思考所吸引,产生强烈共鸣。该书从史学、法学与哲学交融的视角出发,以现代人文眼光,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在搜集、分析和研究大量正史资料基础上,又从文学作品、前人笔记等中挖掘颇具价值的典故,勾勒出清代狱制、狱政的概貌,准确解读了清代狱制的本质、诠释了清代监狱的历史真相。该书不仅对清代监狱进行了全景式的探究,也对中国监狱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粗线条的回顾;不仅对清代监狱的狱制变革进行了详尽的剖析,也对现代监狱工作进行了前瞻的思考。本文拟在解读作者在监狱现代化理论上所作贡献的基础上,对监狱现代化实践进行当代思考。一《清代监狱研究》一书给读者最大的启迪就在于其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