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容  花传国 《求实》2003,(11):11-13
毛泽东一生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渊源。毛泽东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批判地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宏扬与光大。但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晚年的失误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精华,也有不少糟粕。我们要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深刻剖析传统文化,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那么建设企业文化,应该汲取传统文化的哪一部分呢?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头悬梁”、“锥刺骨”、“卧薪尝胆”历来受人推崇,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忧外患交加面前生机不减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和树立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十分必要的。企业的领导要带领全体员工在困难面前自强不息,奋发图强。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和科技创新是辩证统一的,中国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有着两方面的作用:其积极因素起着参与、建构、修复、导向和启示作用,其消极方面会产生阻碍和制约作用。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沉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纵观景德镇陶瓷及陶瓷文化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陶瓷科技与文化的进步史,一方面传统陶瓷文化是陶瓷工艺,制作技术等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另一发面每一项科学技术进步都对传统陶瓷文化创新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影响绵延久远。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吸收、借鉴并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主要有:经世致用、实事求是;民本思想;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等。毛泽东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是学争论、研究的焦点,于是本文试从毛泽东思想精髓阐述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  相似文献   

5.
周湖勇 《实事求是》2007,196(3):74-7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只有这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深厚的根基."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解决当今社会冲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运用不当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所积淀的丰厚智慧和精华对秘书工作影响至深。深刻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群体的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秘书职业继承并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消除糟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秘书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所积淀的丰厚智慧和精华对秘书工作影响至深.深刻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群体的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秘书职业继承并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消除糟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秘书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普遍真理,存在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尚未涵盖的思想精华.这些精华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来源.本文试从邓小平理论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经世致用思想,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论证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治国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在从政生涯中,通过对传统治国思想的发展创新,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非凡魅力,彰显了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现代价值,实现了传统治国思想的现代转换,提升了国家政治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对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和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资源学科。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学生具有激励的积极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意识,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要"去取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凯 《理论建设》2011,(5):84-86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成因,是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发展与文化突变的必然选择;是辩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对其进行合理整合与改造的结果。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社会演绎的平台与历史选择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节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传统民俗节日与旅游开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但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存在重洋节日宣传、轻传统节日宣传,重经济、轻节日文化内涵的问题,说明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珍惜不够。为此,文章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全民重视传统节日,从而更好地对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郭瑞 《世纪桥》2010,(15):8-9
毛泽东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实践者之一。少年毛泽东在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双重熏陶下自觉地吸收了传统文化,使之内化于人格中。青年毛泽东在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精华的同时形成了毛泽东的民主观。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民主思想的一个重要渊源,它对毛泽东民主思想的形成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它不仅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样式,而且也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体系,影响且不断深化着中国人内在的道德伦理认知并外化为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需要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也需要对传统文化作理性思考,合理改造传统文化中不适合现代发展的因素,从而形成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16.
孝感在全国中等城市中,具有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孝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  相似文献   

17.
李全庆 《世纪桥》2007,(10):55-56
中国共产党把建设和谐社会上升到党的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当代警卫工作,必须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需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它不仅对中国古代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影响到当今世界生活的方方面面。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汲取其精华,是建设和谐警卫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6,(6)
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考验的民族文化精华,传统文化之所以成为传统是因为它们对国人的思想、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指导意义,是国人安身立命之根。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代表,传统文化可以让国人找到历史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世界人民对中国的认识程度,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中国梦之本,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基。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意识形态,汲取其中的精华并加以利用,对于提升领导干部的领导力大有裨益。一、儒家文化与领导力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学以其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在历代大儒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更新,注入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付金凤  许志红 《世纪桥》2007,(11):110-111,113
中国文化是一元形态的文化,包涵大一统、大同的整体本位观念;西方文化是多元形态文化,具有民主思想、民主制度和民主意识的积累。汲取西方心理健康的精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从而达到对中国人心理健康的增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