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意在保障公民知情权,建设服务型政府。救济制度不仅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的保障,而且是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从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理论基础入手,针对我国目前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现状,借鉴国外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救济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今日上海》2008,(6):8-9
上海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已经4多了。2004年1月20日,韩正市长签署了《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并于当年5月1日在全国省级政府中率先推行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4年来,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上海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放,政府信息公开已连续4年在全市政风行风测评6项指标中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3.
荣晓莉 《长白学刊》2008,(5):160-160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或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政府信息公开走向制度化、法律化的标志,信息的公开有利于提高整个政府和社会的效率。因此,这也是一个社会进步和政府工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而建立,但是该条例并未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宪法基础。虽然学界通说将知情权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宪法依据,但是从我国《宪法》具体条文来看,知情权并不能作为该制度的宪法依据。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宪法依据应当是人民主权原则。将人民主权原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宪法依据,既有理论支撑,也有外国立法例可借鉴,并且有利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秋风 《传承》2012,(16):84-86
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建立以信息公开法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成为一种世界趋势。自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透明、开放的气象日益展现,但离我们建设法治国家、打造阳光政府的目标要求尚有距离。本文试就如何有效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如何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常锐 《理论月刊》2013,(2):180-184
国外的政府信息公开发展较早,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借鉴。其中,韩国与我国历史文化联系紧密,思维方式也较为接近,所以,通过研究韩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确立过程、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及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夯实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社会基础;树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正确理念;确定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合理范围;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的审议机构;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出台。是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中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在中国的法制土壤上第一次落地生根。 刚刚诞生便通过“汶川大地震”考核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让社会公众对政府的透明度有了更高的期待。然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的现状表明,条例的公布只是一个起点,如果没有公民社会——包括个人.NGO和媒体的积极参与,政府公开信息制度难免停留在纸面上。  相似文献   

8.
黄霞  付艳芳 《人民论坛》2011,(11):56-57
现行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改善政府工作、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推行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等方面未能实现预期目的。通过从责任承担和内、外部监督等角度来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等进行探析,以期能够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2,(7):95-95
张云霞在《理论探索》2011年第5期撰文认为,当前,确保真实全面的信息公开、实行权力运行透明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和紧迫任务。然而,在信息公开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缺乏立法硬性规定,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够全面、真实性程度相对偏低、形式和渠道未能考虑其可接受性和获取性。解决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快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建设,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确保信息公开的真实性,规范和完善信息公开的形式和渠道。  相似文献   

10.
公用事业民营化下的市场价格失灵需要政府的定价监管,但政府定价也会产生政府失灵,需要探寻民营化进程中公用事业定价的制度基础。公用事业定价需要按照“多元”治理的新理念,实现政府、企业、公民参与的多元定价机制;将效率与公平的均衡作为政府定价的根本目标,并将竞争优先、合理公正、共同决策、公开透明作为定价的原则。根据民营化进程中公用事业定价的目标和原则,可以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如招投标制度、公民参与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价格听证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缺陷及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改善政府工作、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推行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等方面未能实现预期目的。通过从责任承担和内、外部监督等角度来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等进行探析,以期能够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新条例制度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变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为原则,重新塑造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环境。而新条例所塑造的制度环境必将会对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产生重大影响。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新条例所塑制度环境,对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审理、审判理念和裁判思路做出相应调整,尤其对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的裁判理由、合法性标准、类型化快速审理、行政与司法双重解纷、原告主体资格、法律责任主体认定、受案范围、主动公开、审查对象、审查重点等问题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3.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通过人大立法,确认和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法律效力和强制性,有利于协调与相关法律的关系,增强其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谢冬 《当代广西》2010,(21):10-11
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深化党务公开、加强各级党委与社会公众沟通与联系的重要渠道,是确保党务信息传递更加及时、准确、全面、有效的制度保证,是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是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基础上,对新闻发布制度的补充和完善,以形成公开、透明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伏效平 《人大论坛》2006,(12):24-25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政治民主和法制健全条件下的产物。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是指政府基于公共利益将其掌握的公共信息依法定条件、程序、方式、时间通过适当的信息渠道向社会公布,以及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获得、使用公开信息的制度模式。民主政治要求集中多数人的判断.这就要求公众了解政府的有关信息.并以法律制度保证。一方面用法律规定公众的“知情权”(或称“了解权”),扩大了公众的基本权利范围,给个人带来利益;另一方面公众通过行使该权利,参与国家政治并监督国家政治,有助于消除国家机关的腐败,保证民主政治的实现和发展。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既是公众的要求,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政府信息公开在这种依法而治的模式下,法律的权威得以树立、法治的价值得以张扬、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效率得以提高,最终会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公共福利。各国信息公开立法的目的和具体制度多有不同.但客观结果是规定公众知情权和行政机关或其他机关公开信息的义务及说明责任,最终目的是使政府活动透明度加大,扩大了公众对国家政治的参与,最终促进和保障政治民主,有助于消除政府腐败。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有重要意义。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针对我国目前政府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根据新颁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结合现实条件,努力在更新政治文化观念,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完善主动公开保障制度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宝泉 《青年论坛》2008,(3):98-102
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制度基础。建立和发展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切实保障公民知情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是保护公民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法律虽然没有有关知情权的明文规定,但该项权利的确立有其宪法依据,同时也是履行有关国际条约义务的必要步骤。公民知情权的保障应当随着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深化而不断得到加强。因此,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建立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体系,使公民的知情权依法得到切实保护和得以正确行使,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环境知情权法律地位不够明确、环境信息公开主体范围狭窄、环境信息公开内容不全面、环境信息公开法律保障措施较弱等问题。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一些国际法对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规定,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应当明确环境知情权的法律地位、拓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扩大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完善环境信息公开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吴三通 《湖湘论坛》2011,(5):118-122
本文着力于显示性和决定性两个层面探讨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影响因子。显示性因子包括信息公开的内容、时间与方式,它们直接反映政府信息公开的总体水平。而决定性因子则重点分析了政治文化、权力结构、制度设计和利益博弈四个方面,它们最终决定着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水平。上述结论为下一步推进我国政府信息的有效公开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20.
乡镇政务公开制度实施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忠桓 《湖湘论坛》2002,15(5):44-45
政务公开制度在全国乡镇已实施了一年多,其状况和效果如何?笔者就此到一些地区进行了调查。从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乡镇有力地贯彻了中办、国办关于实施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一、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1.政务公开的观念滞后。对政务公开的必要性、作用、意义认识不到位。乡镇干部对农民对乡镇政务公开的迫切要求的回应性不对称。一些乡镇干部认识不到乡镇政务公开对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依法行政、抑制权力寻租及腐败现象,对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干群关系、治理农村经济环境、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