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悬挂《禁止馈送檄》清代江苏巡抚张伯行一生清廉,他在居官期间,曾撰写《禁止馈送檄》一面,悬挂在衙门之外,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民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康熙巡视江南时,称赞张伯行是“天下第一清官”。于是这句话遂成了他的绰号。颁发《严禁馈送檄》与张伯行同僚的巡抚于成龙,一贯惩贪倡廉,康熙19年(1680年),他任直隶巡抚时,向下属颁发《严禁馈送檄》。云:“尔今尔后,凡遇重阳、冬至、元宵等节,并过路送礼各衙门,概行禁止。如有私相馈献,查出后并行参革,决不宽…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这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国度里,古往今来,劝人勿贪保廉的佳句可谓汗牛充栋、苦口婆心。如春秋时的鲁相公孙仪的“……受鱼失禄,无以食鱼……”,宋代苏轼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莫取”,明代山东巡抚年富的“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  相似文献   

3.
《天津支部生活》2013,(5):54-55
张之洞少时被人称为“神童”,13岁考中秀才,名列第一,15岁考中举人,26岁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教习、侍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职,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1881年,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设清源局清理山西30多年的悬案、积案,创办学校,  相似文献   

4.
清乾隆年间,有个进京赶考的书生。在书铺内捡到别人遗失的一文铜钱,高高兴兴地装进自己的衣兜里。见此情景。一位老者上前与这名书生搭讪.问过姓名后,作揖而别。后来,这名书生高中后被委任为江苏常熟县令,上任之际,按惯例拜访江苏巡抚汤斌时,连续几次投帖都被拒绝。书生心中很是疑惑,想尽办法要问个究竟,不久,巡抚传出口谕,还记得书铺捡钱之事否?一钱尚贪,操行何在。你已被除名,不必再去上任。  相似文献   

5.
反腐     
《廉政瞭望》2010,(15):9-9
台湾“高院”法官集体涉贪催生“廉政署”7月14日,台湾司法界爆发有史以来最大丑闻——陈荣和、李春地、蔡光治和邱茂荣4名法官涉嫌集体受贿,招致舆论一片哗然。20日马英九高调宣布成立“廉政署”,成为台湾第一个结合肃贪、防贪和反贪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6.
由政府官员和律师组成身份“显赫”的诈骗团伙,煞有其事地以官方“内部指标”为诱饵,先后骗取了几十名学生65万余元,惊动河南省高层。  相似文献   

7.
火炬20余名“群贪”被绳之以法了,这是泸州最大的一次“群贪”事件,“群贪”中,有公司级领导,有公司下属分公司经理、厂长、会计、出纳,有处长、车间主任乃至手握权力的“平头”。这伙贪官虽然编织了复杂的关系网,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泸州市和纳溪区检察干警的反贪利  相似文献   

8.
惩腐     
《先锋队》2013,(21):11
南京查处南站拆迁安置项目骗款案:46户骗房,4名村干部涉案不久前,南京市纪委公布了南京查处拆迁安置诈骗大案。南京执纪执法部门联手出击,严肃查处了这起案件。现已查明,有46户作假骗房,其中34户还骗取补偿款960余万元,另有4名村干部涉嫌贪  相似文献   

9.
沁彬 《先锋队》2011,(4):62-62
“贪”在词典里足个贬义词,指“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它与生活中贪婪、贪心、贪财、贪色、贪得无厌、贪赃枉法等不好的事情都密不可分。从健康角度看,“贪”也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多位权威专家指出,“贪”就意味着过度,贪吃、贪睡、贪杯、贪玩,甚至贪看、贪动等生活习惯,都对健康有着意想不到的危害。常青道“知足常乐”,要想留住健康,就要远离“贫”字。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14,(24):11-11
“红色通缉令”是国际刑警组织协助成员国侦查罪犯的国际通报,以其左上角国际刑警徽颜色而得名。随着中国海外追贪的提速,被红色通缉令追捕的50多名贪宫,被遗返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山西忻州市保德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却出了个敛财2293万元的巨贪。原县住建局副局长李志强不仅贪,更有“重庆有文强,保德有志强”之恶名。5月3日,李志强一审获刑19年。 “官霸”画像 “重庆有文强,保德有志强”,保德县不少于部群众形容李志强就是一个“霸王”。“跟着我干,肯定不会亏待你;  相似文献   

12.
10年前,被媒体称为“五毒书记”的张二江曾名动全国,在媒体的描述中,这个湖北省天门市市委书记因“吹、卖(官)、嫖、赌、贪”五毒俱全,而被冠以“五毒书记”的名号,从而成为了中国贪官录上的一个标志性人物。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4,(7):59-60
反腐治贪、“打老虎”“拍苍蝇”深得人心,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遵守党纪国法、严格要求自己。就在前几天,听说我单位的一名领导被上级纪检部门“请去”进行了诫勉谈话。请问,党员领导干部出现哪些情况要对其进行诫勉谈话?  相似文献   

14.
赵春林 《先锋队》2013,(9):50-50
一是坚持一个“快”字,迅速查办。如收到群众署名举报,反映某镇村干部骗取柴油补贴的问题。县纪委立即向举报人核实了有关情况,并迅速制订初查方案,当天就找来相关人员谈话。在证据面前,晓之以政策道理、动之以人性关怀,仅用了半天时间,就查明该村几名村干部合伙骗取柴油补贴2万余元的问题,并将该案移送公安部门。  相似文献   

15.
在政法系统,雄踞一方的肇庆市委原副书记、市政法委原书记黄平方深谙“官商绑交”之道,且嗜赌如命,被称为“四贪干部”:“贪官”、“贪权”、“贪钱”、“贪赌”。不久前黄平方被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入狱13年。  相似文献   

16.
《福建党史月刊》2008,(10):47-48
这位巨贪的落马,既非源自举报,也非有关部门查办,而是起自一名“多事”的保安 戴着“国家级扶贫县”帽子的重庆市巫山县,却出了个平均每天受贿万元的“重庆第一贪”——县交通局局长晏大彬。一名处级干部,7年受贿2226万元,相当于该县年财政收入的20%。  相似文献   

17.
左宗棠惩贪倡廉焦连三,李洲左宗棠,晚清有名的[中兴名臣],一生曾一任巡抚(浙江),三任总督(闽浙、陕甘、西江)后以协办大学士入值军机。左宗棠一生官位显赫,尤以惩贪倡廉著称。左宗棠对为官溥廉者不仅拔重用,还慷慨地以自己的薪俸贴补其生活。他的副手刘典,平...  相似文献   

18.
李巍 《党建》2010,(9):26-26
近年来,纪检监察部门查处的一些贪官都戴着各种“红帽子”:“十佳公仆”、“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等。他们既贪钱、又贪誉,既受贿、又受名,既要物质的、又要精神的。笔者认为,要深入进行反腐败斗争,尤其要警惕这类贪官。  相似文献   

19.
贪泉与廉泉     
据《晋书·吴隐之传》载:距离广州20里的石门有一眼泉叫贪泉。相传喝了贪泉的水便会产生贪得无厌的欲望,使人贪赃枉法。饮贪泉的官员也多以贪名昭著,贪泉便随之“声名显赫”,在百姓中广为流传。贪官们不从自  相似文献   

20.
说贪官     
贪官都贪什么 目前被揪出来的大小贪官,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事发前可能有一些荣誉称号,有的是“全省十佳公仆”、有的是“全市人民满意公务员”、有的是“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标兵”……可见,贪官除了贪财、贪权、贪色以外,还喜欢贪荣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