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消费既是人们为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对物质财富的消耗行为,同时,消费又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与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紧密相连。消费的社会经济作用日益显著。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同样,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因此,消费既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又是下一个生产过程的先导。只有适度消费才能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一、加快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革命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1世纪前叶农业能否满足人民消费不断增长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直接关系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左右的峰值...  相似文献   

3.
生产亦称社会生产,是人们利用生产工具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用人均国民收入的多少来衡量。消费是人们消耗物质资料来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过程。它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部分,居民个人生活消费是其主要部分。生产与消费相互制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从溯源的意义上说,上海是个移民城市,开埠使得大量的外地人涌入并占据了上海的中心区域,真正的本地人反而边缘化了。从城内近代化的进程看,人口作为生产、消费的载体;作为精神聚合的文化群落,他的流动不仅是简单的人口转移,而且是社会生产(包括精神产品的生产)和市场消费(包括文化消费)活动的转移。通常情况下,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也是经济文化发展最迅猛的地区。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萧灼基就此提出了“人口的有序流动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的理论。解放以后,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较大规模的人口…  相似文献   

5.
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是成都市刺激消费、扩大最终需求的对策研究课题组总报告中的一部分。研究报告和执笔人认为:有效供给不足是影响扩大最终消费的基本障碍之一。文中以对成都扩大最终消费市场意向调查为依据,分析了成都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表现,提出了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的基本方向,特别强调从有效供给的市场范围、产业和产品结构等方面,开拓无形产品有效供给的广阔前景,以及应当调整和强化增加有效供给的宏观措施。  相似文献   

6.
内需不足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顽疾。国民经济下行、增长回落是内需不足在经济运行中的直接体现,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以及中产阶层消费需求不足是内需不足的两个重要表现。内需不足根本原因在于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必须从"供给侧"发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完善基本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体系,提高农村居民、中产阶层以及普通劳动者的消费水平,适度合理消费,增加和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获得感"与"幸福指数",满足其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平衡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们把这组报道奉献给读者,作为恭贺新春的礼物。这几年,我国人民的消费趋势有了新的变化,开始从低等消费向中等消费阶段过渡,尤其是农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吃,虽然在消费中仍占首位,但比重有所下降;穿用和其他消费以及新出现的消费领域的支出,有所上升。另外,吃穿用也开始从量的满足趋向质的追求。消费领域的可喜变化,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好形势。这组稿件还提示人们:消费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生产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共同努力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把握市场动向,使生产结构逐步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另外,还要看到,我国的生产水平还不高,财力物力都有限,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各种消费要求,因此,要对消费加以引导,使消费水平与国情、民力和生产水平相适应,并反对一些不健康的消费趋向。如果这组来自街头巷尾的报道,能给您以新的信息,本刊编者将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8.
一、农业是农业社会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基础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体。由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公用事业、服务业等众多的部门组成,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就是国民经济的总称。所谓国民经济的基础就是指国民经济建立和发展的根本,应有两点含义:(1)没有了它,就不会有国民经济的建立;(2)没有了它,就不会有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些部门以另一些部门的存在为前提和发展条件。从历…  相似文献   

9.
韩振普 《求知》2011,(1):7-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这一重大决策对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财政政策目标始终要服从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目标,今年中央决定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这是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的明智决策。但与此同时,应该看到,积极财政政策是在财政原已面临多年困难的严峻情况下,从“反周期”的大局出发采取的短期特殊安排,从中长期看,中国仍需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8年以来的情况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的深层矛盾是加快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比如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启动消费问题:政府扩大投资和降低存款利率等措施力度不小,拉动消费却不见显效,背后的深层原因,就是生产结构不适应消费结构,同时分配结…  相似文献   

11.
童锡骏 《求知》2015,(1):57-59
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是信息消费者获取信息、认知信息内容和再生信息等基本环节所构成的社会活动,是社会信息生产和交流过程的延续。在全球范围内,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就能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00多亿元。当前,美国、日本的年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分别为3400美元和2400美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年人均信息消费支出还不足200美元,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扩大信息消费还将促进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相互渗透,优化产业结构,降低交易成本,节约资源能源,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82,(11)
为了实现到本世纪末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能源被列为三个战略重点之一。这是完全正确的。全国人民也都关心着能源生产能否赶上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上能源生产大国,同时又是能源消费大国。我国能源生产居世界第四位,消费居第三位。为了抓住能源这个战略重点,适应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必须正确分析我国能源的基本情况,从国情出发,全面安排好能源的开发和节约,同时抓好开源与节流两个环节。 为了实现二十年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国家计  相似文献   

13.
何霞 《求知》2014,(2):30-32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6000美元.从国际经验看.将进入一个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阶段。2013年8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信息消费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并明确提出了78项工作任务。从长远看,促进信息消费不仅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动力和关键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消费和出口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居民的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但内需不足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较低,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稳定性,因此,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观念、消费环境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阐述制约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的因素。提出引导我国农村居民良好消费行为的措施: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加有效需求,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开拓农村信用市场,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15.
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有效供给不足。也就是说,制约投资与消费需求有效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供给结构的转换升级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消费需求结构,从而导致消费需求实现困难,进而形成生产相对过剩的结构失衡型买方市场。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很显著的变化,表现在:数量性、普通性、趋同性消费正向追求个性化消费和注重包括质量、品牌、包装和售后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消费转化。在这种形势下,当我们寻求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时,不能仅仅…  相似文献   

16.
乔榛 《理论探讨》2024,(1):136-143
构建新发展格局须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点上,尤其是扩大消费。如何扩大消费?这不仅是一个现实挑战,也是一个理论难题。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生产是消费的基础,分配是消费的前提,从生产和分配的角度去扩大消费是一个基本思路,但是,当出现生产能力过剩和人们储蓄快速攀升的情况时,必须考虑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即消费行为。人们在取得一定收入的情况下消费多少和消费什么,与消费行为有密切的关系。消费行为是人们行为中一个基本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规律性演进,体现为消费的个体生存和群体延续的统一、到消费的个体性凸显和消费主义文化盛行、再到消费理性化倾向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消费需求随之也发生变化,形成消费行为影响消费需求的特殊机制。要充分理解这一机制,找到扩大消费的新路径和有效配套的消费政策,以最大限度地释放消费潜力,拓展消费空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
童周 《瞭望》1999,(42)
近年来,开拓农村市场已成为各级政府和领导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中心工作之一。在目前国内需求不足、城镇居民消费不振的环境下,大力培育和开拓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仍是扩大内需的关键之举。农村市场的健康发展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提条件从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对GDP的直接贡献看,8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消费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了15%以上的需求,最高年份达到34.5%,1980-1995年为22.6%,而1996年和1997年下滑到15.9%和15.5%,1998年为149%,这些数字表明农村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但从国民经济发展对农村市场的依…  相似文献   

18.
能源是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原动力,是保障人民生活和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提高,能源生产及供应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建国以来我国建立了能源工业体系,保证了整个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是以需求约束为特征的,这一点近两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当前,总量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努力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出口,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一、走内需主导型增长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0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9.3204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4446亿美元(其中最主要是民间消费增长了3158亿美元),经济增长率为5%(其中3.57个百分点的增长率来自民间消费)。显然,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出现了建国以来空前活跃的局面。我国人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具有阶段性质的变化——从低等消费阶段向中等消费阶段过渡。对这种发展趋势一定要有足够的估计。因为它关系国民经济的全局,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制订消费品工业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