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前关于和谐世界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外交领域,实际上,和谐世界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域研究和谐世界涉及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和谐世界新理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在与国际环境的互动上,采取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二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在现行国际体系中践行共建和谐世界的问题;三是外促和谐世界与内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学界对中国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在海外中国研究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已经形成了海外“中国社会主义研究”这一重要研究领域和学科.近年来,国际学界出现了“中国特色新自由主义论”、“实用民本主义论”、“邓氏现实主义论”、“后社会主义论”等理论主张.这些观点一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高度肯定,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国理论和中国实践已经与传统社会主义大不相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由于国际环境、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学主流方向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西方学者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国家治理视角就是近十多年来颇为重要的一个研究视角。其主要特征是:强调民主能为国家建构和有效治理做些什么?反过来,善治对民主政治发展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受国家治理视角影响,西方学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从政党—国家民主、基层民主、法治民主、弹性威权主义以及非正式制度的民主化几个层面形成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中,必须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的社会主义的内容,通过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旗帜,不可能放弃;但是,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尊重各国人民对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选择,不输出我们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5.
19世纪40年代兴起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1978年中共实行改革开放为标志,进入了多样化、无中心、独立自主、全面创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新阶段。它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是21世纪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变局中全人类求解放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形态。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6.
对西方工人运动的关注是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的契机.西方工人运动尤其是工人罢工的表面诉求,如增加工资、缩短工时等,使人们很容易将其与中国传统的均贫富思想相联系.随着人们对欧美资本主义弊端的认识以及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这种联系得到了强化.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被很多人界定为公有制基础上的均贫富学说.这种认识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视了当时中国的现实国情以及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与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社会对中共十九大的关注度、论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多重视域下的世界意义。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力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倡议多次被收入联合国决议,中国方案快速进入实践过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形成全球化新格局,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百年前的十月革命与百年后的中共十九大一脉相承于科学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制度模式、现代化方案,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在摆脱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全面从严治党、强力反腐、推进重塑国际反腐秩序,彰显中国对世界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8.
政治发展问题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问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政治现象。一个国家的民主是发生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所处历史环境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具有内生性。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世界上没有一条普适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依据国情,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政治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社会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西方,约于20世纪初东来中国,但直到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社会主义在中国获取某种话语权,基督教社会主义才引起基督教知识分子的广泛注意,借之作为化解基督教和社会主义的冲突,应对共产主义挑战的理论资源.张仕章等人试图将其中国化,为基督教救国提供一种可能路径.基督教社会主义在基督教内部赢得了部分在华传教士和中国信徒较为广泛的认同,并切实影响了部分信徒的思想取向,但其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而未进入实践,故其现实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发了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新一轮高潮.其中,欧美学术界认同者的研究相对更加深入,且形成的研究结论更加客观.认同者主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传统文化向度、战略目标以及国际诉求等多个视角展开研究,并形成了多维度的积极认知.他们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  相似文献   

11.
张树华 《当代世界》2021,(12):46-51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恐怖袭击、金融危机、政治极化、民粹浪潮和新冠肺炎疫情轮番冲击下,西方世界在持续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困境中步履蹒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世界性奇迹,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正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现代化中国方案基本形成。现代化中国方案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方案,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理论支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彰显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哲学,批判地超越了西方自由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和模式,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和普遍价值。理解和研究现代化中国方案,必须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比较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现代化中国方案的理论基础、形成动因、内容构成、世界意义四个维度着手,回答清楚关于现代化中国方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基本问题,进而总结中国经验、构建中国理论、讲述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3.
150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人类历史上打下了深刻的印记。150多年来,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波浪起伏的历程,社会主义理论由不成熟到成熟,由理想变为现实、不断地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实践由运动到制度,由一国到多国.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教训。今天,当我们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依靠改革;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样依靠改革。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确立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全面深化改革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由之路,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力量下降、思想彷徨、探索艰难时期开始进入信念重启、目标重建、力量重兴的新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中国不断走向世界的征程中,必将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结合,能实现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对世界左翼力量有着巨大吸引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发展和强盛,必然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由此可见,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我们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这就是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体现中国特色内在地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的现代社会主义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既是对社会主义实践规律认识的深化,又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再次复兴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坚持和保护中国政治发展道路,需要在国际政治生活领域努力建构国际保障机制.如建立国际宣传机制,充分展示中国政治文化的和平友好与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性和有效性;建立国际吸纳机制,努力提高学习借鉴他国政治制度建设成果的能力,增强我国各项基本政治制度的现代性和国际性;建立国际防范机制,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干涉破坏,提升我国...  相似文献   

19.
戴文宪 《工会博览》2012,(36):25-2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报告还指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我们党向世人庄严宣誓了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坚强决心.工会系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就要认真领会和把握这一庄严宣誓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落实途径,坚定对正确发展道路的自觉自信,推动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也不断彰显。这一思想科学分析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背景,阐明了世界社会主义谋求振兴的基本原则,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新思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成熟的经验和新路径。“问诊把脉”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