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受教育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属于人权的范畴。在国际人权法视野中,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的法律属性日益凸现。现代文明国家应当为公民因受教育权而产生的纠纷提供有效的司法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受教育权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我国残疾人教育法制建设的不完善,残疾人教育师资培养环节薄弱,旧的残疾人观念的存在等造成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受到一定的限制,探讨更好的实现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受教育权是公民一项宪法性基本权利 ,受教育权平等不仅要求权利设定的平等 ,而且要求将平等原则作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首要原则 ,受教育权的司法保障是受教育权平等保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试论农民的受教育权及其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等加以规范和保护。而当前,我国农民在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领域的受教育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犯。因此,应当关注农民受教育权问题,制定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农民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高校学生与学校之间就学生受教育权遭到侵害和如何救济的问题日渐突显,本文在结合社会实际和分析高校大学生受教育权遭到侵害的基础上,探讨其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期能促进高校重视大学生权利,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以学生为本的高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进城务工人数剧增,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批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和少年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导致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突出。本文以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法律保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现状的概述,探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困境和制约因素,尝试提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法律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关于受教育权的性质,学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学生的受教育权应为一种民事权利。如此界定,对解决高校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推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率和高等教育的入学率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事实上由于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产生了一部分弱势群体,他们的受教育权利缺失严重,需要得到关注和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民族教育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获得了基本的保障,但仍不能满足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加强我国民族教育的立法保障是当前发展我国民族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制定指标监控受教育权的实现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积极倡导并付诸实践的重要努力。受教育权指标的构建必须从国际人权法律文件中寻求合法性来源。可获得性、可准入性、可接受性和可适应性能够准确阐释受教育权的概念和内容,它们是受教育权指标构建的概念框架。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指标分类,它们是受教育权指标构建的类型框架。具体的受教育权指标应该实现概念框架和类型框架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无权处分行为关键在于确定无权处分人与第三人所签订合同的效力。从无权处分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入手,结合《合同法》第51条的立法目的进行分析,无权处分合同应确定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论利他合同中第三人的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利他合同中第三人权利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我国迄今没有利他合同的一般规则,对第三人权利的保护远远不够。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对利他合同的研究成果,完善我国利他合同制度理论并进行立法改进,以期加强保护第三人之权利。  相似文献   

13.
城市流浪儿童是社会成果分享者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他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都因其流浪地位而受到严重的威胁。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既有利于流浪儿童的正常社会化,也是儿童权利保护的非歧视原则的本质要求。从非歧视原则出发,政府部门应坚持零拒绝原则,从而尽可能地使流浪儿童的受教育权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股东的知情权基于股东利益的维护而产生。知情权不是一项单一的基本权利,而是股东质询权和查阅权的复合。知情权不是一项从属的权利,而是与股东的管理权和财产权相互独立的权利。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甚少,立法应予完善。知情权的主体是公司股东,包括小股东、隐名股东和出资瑕疵股东。知情权的实现方式应当遵守程序规则。为了保护公司和其他不特定股东的利益,对知情权的行使应当有所限制。知情权的法律救济应当遵守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罢工现象凸显。这就使得立足现实,系统的探讨罢工权是否应该入宪成为一个紧迫的话题。我国宪法对罢工权并无明确规定,但是在现行体制下,不管是从法的角度还是看现实中的处理,罢工权在我国也有一定的正当性的根据。但是,罢工权成为宪法基本权利仍有其特殊意义。在我国罢工权入宪不存在理论上和现实的阻碍和冲突,罢工权入宪不仅正当而且可行。因此,为更好的应对可能越来越多的罢工现象,应当将罢工权写入宪法,以便立法更好的调整其中涉及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中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有利有弊.总起来讲,在我国建立相对沉默权制度很有必要.这种沉默权有三方面内容一是采取鼓励、支持犯罪嫌疑人坦白交待、如实陈述的措施;二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犯罪嫌疑人不享有沉默权;三是沉默权应当运用于整个刑事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7.
诉权是一项制度性基本人权,是与公民实体权利密切相关的“权利救济权”或者“请求司法解决权”。它也是一种宪法性权利,相对于基于民事契约关系而产生的“请求权”而言,诉权对抗的是国家权力,是一种宪法性的权利。诉权具有普遍性、平等性和自主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沉默权与中国的刑事诉讼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沉默权与如实回答,沉默权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关系之辨析,探讨我国是否应当确立沉默权制度的理由及在现行法下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学界和司法实践中对我国《合同法》第64条的理解和适用存在着争议。否定说认为该条文没有对第三人利益合同做出规定,第三人不享有直接请求权;宽泛肯定说认为《合同法》第64条规定了第三人利益合同以及债务人依照约定而为交付两种情况;不足肯定说认为该条文实际上规定了第三人利益合同,第三人可依据该条的规定享有履行请求权,只是该规定尚不明确,在我国尚未形成第三人利益制度。经过比较分析,宽泛肯定说更具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