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群 《青年论坛》2009,(3):134-137
乔伊斯一生在欧洲大陆“东行”,而在《死者》结局中,被认为其影子人物的加布里埃尔顿悟到“该是他动身去西方旅行的时候了”。加布里埃尔的思想发展经历了融合、觉醒、顿悟后妥协三个阶段。文章结合爱尔兰殖民历史背景和乔伊斯早年流亡经历,探讨乔伊斯“东行”同加布里埃尔“西行”之间的矛盾,揭示出乔伊斯作为殖民地里的爱尔兰人和国际主义者双重身份的痛苦,展露出乔伊斯长期被误解的民族情怀。  相似文献   

2.
蒋林平 《求索》2010,(10):222-224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沈从文和乔伊斯在乡土叙事的时代背景、乡土叙事的主题以及乡土叙事的视角等方面存在趋同性,在叙事的哲学思想基础、乡土小说叙事的范畴以及乡土叙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层面呈现差异性。沈从文的乡土叙事具有较强的狭隘地方色彩和家庭观念,他的乡土叙事是以阻碍社会发展为前提的。乔伊斯的乡土叙事范围更广,表明社会向前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乔的乡土叙事是有利于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林娟 《两岸关系》2013,(9):62-63
自2008年以来,台湾持续不断地推动生活美学运动。生活荚学往往与文化创意相得益彰,将创意融人生活,存生活美学中撷取商机,或许是台湾民众最有价值的生活智慧。这种生活美学不仅充盈了都市,也感染了乡村。  相似文献   

4.
岳丽 《前沿》2012,(7):199-200
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一部受现代主义影响的独树一帜的实验性小说。一方面,该小说沿袭了19世纪成长体小说的传统,高度关注了青年人成长与教育问题。另一方面,它突破了成长体小说的叙述模式,丰富了文本的主题内容,削弱了作者的叙述权威。小说中,乔伊斯深刻地展现了青年艺术家迪达勒斯.斯蒂芬挣脱社会制度和叙事模式束缚的心路历程,刻画了他挑战民族、教会、家庭和语言权威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5.
艾青活跃在中国诗坛上,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他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最多、经验最丰富而又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早在四十多年前,艾青就在他著名的《诗论》中说过:“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它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它的美学的胜利。——而后者,竟常被理论家们所忽略。”艾青的整个诗歌创作的胜利,当然也是他的美学的胜利。他的诗,是他的美学主张的实践。他关于诗的美学主张,他的诗美学,则是他的丰富的创作经验的结晶和升华。那么,他的诗美学,究竟包含着一些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6.
美学是卢梭浪漫主义“最根本的形式”。它是一种基于特定“情感”上的审美。它成为审美现代性批判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王燕萍 《理论月刊》2005,(10):141-142,149
本文试图从历史背景、写作技巧、主题探讨等方面综合论述詹姆斯·乔伊斯在小说《阿拉比》中,以孩子的视角展示成人世界中近乎残酷的秘密.  相似文献   

8.
潘永辉 《求索》2007,(10):153-155
目前对以《坛经》为代表的禅宗美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着严重不足。本文将在分析各家论说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以《坛经》为代表的禅宗美学的看法,力求更准确地揭示禅宗美学的最本质的审美特质及其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关系。笔者认为,参照佛教的教义,并与中国儒家与道家相联系相区别,《坛经》禅美学的特征,除了上述诸家提供的说法之外,最为根本的应是这三点:自性主体的确立;空灵境界的脱出;日常动用的诗意化。只有这三点,最能说明禅宗既与印度佛教、中国儒道文化相联系而又自成一家、别具特色的中国化佛教特点,也最能说明《坛经》及其影响下的禅宗为中国美学提供、补充的关学特质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群众性最广泛、 地域性最广阔、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文化形态。其作者和欣赏者 是亿万劳动群众。作为群体艺术,它是中华古文明的积淀,具有极 为丰富的哲学、美学、人类文化学、历史学等中华民族文化的综合 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燕萍 《理论月刊》2005,(10):141-142
本文试图从历史背景、写作技巧、主题探讨等方面综合论述詹姆斯·乔伊斯在小说<阿拉比>中,以孩子的视角展示成人世界中近乎残酷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一渡 《台声》1996,(11)
世纪之交,面对世界文化的汹涌大潮,中国美学向何处去?这是当代中国美学亟待解决的世纪性课题,一代宗师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能够给予我们诸多启示.1996年9月8日,来自内地、港、台及德国的70余名学者,云集风景秀美的黄山,参加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安徽省社科院文学所共同主办的纪念朱光潜、宗白华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缅怀二位美学老人的高尚人格、讨论他们的美学思想,展望未来中国美学发展前景.与会者一致认为,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美学家,虽然他们的美学理论各具特色,但他们都立  相似文献   

12.
艺术真实是衡量影视作品美学价值的最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达到"低碳美学"的标尺。电影《里约大冒险2》借3D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直观真实"和"超现实真实"的逼真度,并利用3D手段更好的通过动物之间的故事隐喻了真实人性,通过"主观真实"的创作手段逼近"客观真实"的高度。首先,作品通过在母题的设置上低碳化探讨人性中最深刻、最本质、最普遍、最真实的成分。其次,虚构的动画人物性格具有内在合理性,从而引发的人物行为和故事冲突有利于真实人性和母题的表达。再次,本部作品展现了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有效利用低碳喜剧元素丰富真实的人性内涵。  相似文献   

13.
阎立峰 《人民论坛》2022,(3):116-118
传统的电视节目对于“出圈”的追求,说明我们迎来了一个综艺晚会的数字美学时代。数字美学时代的综艺晚会,消解掉央视所开创的经典晚会模式最基本的东西——在场,却蕴含“手机一代”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数字一代”的文化自信与符号消费习惯。然而“元宇宙”之“数字人生”仍然是人生,身处3D环境中的游戏主体仍然是主体。数字时代的综艺节目创作,要实现数字技术与不朽的美学精神的结合,需要改变短视频式的走红思路,从诉诸感官,到贴近心灵。  相似文献   

14.
萧公弼是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其《美学·概论》是最早系统译介现代西方美学的著作之一,也是最早的美学概论类著作之一,具有重要的美学史价值。该书自觉借鉴西方美学对佛教美学、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等传统美学思想加以创造性阐释,在保持现代性品格的同时也彰显出独特的本土品格和传统特色,对客观评价中国现代美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学界对该书涉及的部分西方美学家认定有误,为此本文做了适当校正。  相似文献   

15.
刘玉梅 《前沿》2012,(18):158-160
生活美学研究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200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是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研究,是认识论的生活美学研究,它把生活作为审美对象,研究人类的生活审美活动,是中国传统生活审美思想的延续.后一时期是西方话语背景下的生活美学研究,它借鉴西方生活理论和话语力求确立美学的生活本体、建构生活美学体系、解读中国美学与艺术问题等,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生活美学研究.西方话语背景下的生活美学研究主要讨论了如下问题:生活美学溯源、构建生活美学的哲学根基;生活美学出现的必然性及其意义;生活美学的合理性与何为生活美学;西方生活理论的应用;生活美学存在问题、对策及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
电影《鸟人》因其深刻的人性内涵荣获第8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整部影片在故事创作上遵循了本真人性原则,在人物性格的人性真实与镜头内容上的客观真实上有很高的德性艺术价值,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与沉思,"文艺创作的法则就是美学原则,而美学原则的本质就是本真人性原则",由此可以看出电影《鸟人》符合低碳美学特征,是一部难得的低碳艺术作品。而该片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它伪"一镜到底"式的长镜头运用,而这里的长镜头都是基于人性的真实需要来组织。为了探求长镜头是如何使影片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关怀这一问题以低碳美学理论为切入点,从题材、叙事、主题三个方面来解析《鸟人》长镜头的低碳性质。  相似文献   

17.
如同每一个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一样,在浩如烟海的侗族民间文学里,流传着众多的神话传说。侗族远古神话传说也“是初民的知识的积累,其中有初民的宇宙观、宗教思想,道德标准,民族历史最初期的传说,并对自然界的认识等等。侗族远古神话传说内在的一贯精神,是侗族民族精神最原始、最直率的表现,也是孕育后世侗族美学的基因。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本书,怎么读也读不懂,从少年读到中年,其间断断续续,反反复复,拿起又放下,可。:里老记挂着这本书的事,这就是《尤利西斯》。大约是在1981年的夏天,在江南小城湖州花2.25元钱购到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二册上下两部,其中就有金堤翻译的《尤利西斯》第二章,那个时候对詹姆斯·乔伊斯意识流崇拜得不得了,简直是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这部莫名其妙的小说第二章,结果搞不懂里面的人和故事,读几遍也是枉然,只好怨自己没文化。到1984年的冬天,上海译文出版社刊印了乔伊斯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不仅要欣赏美,而且要不断创造美。美的创造的理论和实践,是毛泽东审美观中最独具特色和价值的东西。毛泽东由此把自己同那些美学上的幻想家和空谈家区别开来,而让自己的美学理论充分地显示出它的革命性、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一)关于艺术美创造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浪漫主义音乐和现代主义音乐是西方音乐文化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浪漫主义之父卢梭的一些音乐美学思想可以看作是西方音乐美学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音乐美学转变的一种过渡形态。正是卢梭在继承西方古典主义音乐美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突破,从而为浪漫主义音乐美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样,审美现代主义之父尼采的音乐美学思想也可以看作是浪漫主义音乐文化向现代主义音乐文化转变的一个转折点,正是尼采在继承浪漫主义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审美现代主义的音乐美学思想,从而为现代主义音乐文化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卢梭和尼采可以看作是西方音乐美学史上的两个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