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基本案情甲某经常在游戏厅玩赌博游戏。为了筹钱继续玩游戏,甲某和乙某去A的汽车租赁行租了一辆雪佛兰景程汽车,而后将该车质押给B,从B处借款4万元用于玩赌博游戏,全部输光。租期届满后,甲某和乙某仍没有归还汽车,A在寻找汽车的过程中得知该车被质  相似文献   

2.
安徽临泉县无林问:甲某从乙某手中购得价值4万元的货物。但检察机关找到甲某,说这批货物是乙某从某厂骗来的,属于赃物,即将这批货物查封后交还给了某厂。乙某得到货款后即携款潜逃,而甲某购买时并不知道是赃物。请问:检察机关如抓不到乙某,能否认定此批货物为赃物?甲菜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案情 2006年5月中旬的一天晚上,犯罪嫌疑人甲某要约同事乙某(女)在外吃了晚饭后一同回到乙某住的女宿舍看电视(系多人住);在这过程中,甲某见屋内没有其他人,遂向乙某表达其爱意遭乙某拒绝。甲某在其多次供述中坦白就是在这谈话中产生了要强行与乙某发生性关系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案情2014年2月3日,被告人季某因赌博输钱想要翻本,便与被告人张某某商定用隐形眼镜、透视牌等工具在赌博中作弊。次日上午,被告人张某某购买了隐形眼镜、透视牌等作弊工具。2月5日,被告人季某联系被害人汪某等二人来到其丈人家中用扎金花的方法赌博,被告人朱某某参与赌博。赌博所使用的扑克牌系由被告人季某提供的透视牌。  相似文献   

5.
一所谓斡旋受贿,即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不是直接利用本人职权,而是利用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而本人收受财物的行为。如甲某系某市公安局办公室干事,经他人介绍与一工厂职工乙某相识后,乙某请托甲某帮助解决其妻的“农转非”户口问题,并表示事后定给予酬谢。甲某找到该市某公安分局治安科科长丙某,请求给予帮助。在乙某之妻的“农转非”户口问题得到解决后,乙某送给甲某现金2500  相似文献   

6.
司法信箱     
甲某和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重婚罪?编辑同志:甲某与乙某于2003年8月20日经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结婚登记。在婚姻存续期间,甲某又与丙某以夫妻名义同居,并生育子女。乙某得知后,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甲某和丙某重婚罪的刑事责任。本案在审理中,对甲某和丙某行为的认定有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甲某与丙某以夫妻名义同居,不构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11日,网络投注额达5000多万元的江苏省宜兴市首例网络赌博案一审宣判。宜兴市人民法院对3名被告人均以开设赌场罪作出判决,其中被告人陈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被告人王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被告人裴某被依法判处管制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李某,原任某市发改委某处处长。2013年至2016年间,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为甲公司在申请政府扶持资金中提供帮助,甲公司股东孙某提出送50万元表示感谢,李某要求将50万元换成甲公司每股1元的50万股权并由孙某代持,两人曾就代持事宜进行多次确认,至案发时该股权尚未分红但孙某曾按每股3元转让持有的部分股权。  相似文献   

9.
肖钰娟 《江淮法治》2012,(12):31-31
4月11日,泾县法院审结了一起赌博案.一审判处被告人杨国志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9万元;被告人张海炎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6万元。  相似文献   

10.
杜宇  林子清  赵莹 《法医学杂志》2009,25(2):158-159
1 案例 某日,甲某与乙某因口角而发生厮打,在厮打过程中造成甲某右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甲某报案称在厮打过程中乙某用砖块直接打击其第一掌骨基底部,造成其骨折.乙某否认自己用砖块打击甲某右手,称两人厮打过程中甲某曾用右拳击打其面部,并曾摔倒,摔倒时右手支撑地面.公安机关要求就甲某右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成伤机制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甲办理了多张信用卡以卡养卡,后因赌博欠债无力还款,便对被害人乙承诺,由乙先向甲的银行信用卡存入两万元,待完成信用卡还款业务后乙可以再将钱刷出,事后给乙300元好处费。  相似文献   

12.
李伟 《天津检察》2007,(1):52-53
被告人甲某,原系本市某国有公司下属医院财务科会计。2005年,该公司为全面实行社会医疗保险,专门拨款解决公司职工历年积压医药费问题,票据审核及医药费报销工作由该医院财务科负责。2005年底,被告人在办理职工积压医药费审核报销过程中,利用负责审核报销职工医药费的职务便利,以他人委托代为办理报销医药费为由,将该单位数名职工已报销完毕的医药费票据再次取出后交叉放人其他部门或分公司医药费账册中重复报销共计人民币4.3万余元,并以代领为由领取。其中2.1万余元已由被告人以他人名义领取,另外2.2万余元医药费票据已放人其他部门账册中,但由于尚在部门复核过程中、并未到银行支取而未下发。2006年初,该医院在复查工作中发现被告人重复报销的问题,派人找其谈话,被告人将其放在办公室文件柜中的该2.1万余元上交。后单位将被告人举报至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13.
某县某镇夫妻二人甲某乙某,在该镇八十年代初进行城镇规划时,曾规划一临街门面住宅,并建起房之一处,当时未办理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但在公证机关办理了一份房屋产权公证书,户主为甲,该房宅系甲乙夫妇二人共同所有。1995年,甲乙之子考上大学,急需大笔资金,乙曾委托他人代找买主欲出卖此房。同年10月的一天,乙某在街道上与人商谈卖房之事时,丙某之妹从此路过听到,告诉丙某乙某欲卖房之事。恰好丙正急于购买房屋,遂将乙某请到家中.因双方都是街坊邻居,很快达成买卖房屋的初步意见,丙即找来了中介人和执笔人达成书面买卖房屋协…  相似文献   

14.
彭颖  马峻 《中国律师》2010,(6):66-67
2007年底.被告人张某受王某等人邀请参与赌博,张某输去赌资4万余元。一年后,张某从朋友处听说王某与人赌博时“出千”(赌博时作弊)被抓,遂怀疑自己一年前赌博输钱系王某“出千”施诈所致.于是张某找来朋友陈某、李某等人,一起去王某家讨“说法”,要求王某退还“出千”作弊赢取的赌资3.5万元。由于王某拒不同意退还.张某就动手打了王某两耳光.并扬言如果王某不退还这3.5万元,就要砸烂王某的汽车、拆毁王某的房屋,还对王某进行人身威胁等。王某报案后不久,张某等3人被公安机关抓获。随后,对张某的行为究竞该如何定性,出现了三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5.
该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吗?□向明华被告人某甲是某信用社原主任,其在任职期间以个人名义与乙达成一份借资协议,约定由乙将100万元存入该社一户名为丙的通存通兑活期存款账户;乙同意甲使用该笔存款40天,甲为此向乙支付利息10万元。乙依约定交款后,甲亦依约将款...  相似文献   

16.
笔者曾接触一起案件:甲某从乙某处购买汽车一辆,但未办理过户手续。在运营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法院除判决甲承担刑事责任外,并判决甲赔偿受害人十五万元。鉴于乙仍是法律上的车主,法院同时判决乙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对此,甲某连连表示对不起乙:“如要乙承担责任太那个……。”现实中,机动车交易不办理过户手续的情形大量存在。而  相似文献   

17.
绩溪县一信用社职员因赌博引发的职务侵占案前不久已由绩溪县人民法院审结,被告人胡继锋被该院以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追缴违法所得45万元。被告人胡继锋当庭表示服判。胡继锋曾在部队服役5年,退伍后被安置到绩溪县一农村信用社当出纳员。后来他迷恋上了赌博,赌资从起初的几块、十几块到后来的几十块、  相似文献   

18.
倪靖 《人民检察》2005,(16):35-36
案情简介被告人赵某,原上海某音响公司信息技术中心技术开发部部长。被告人谯某,原北京某科技公司上海办事处员工。赵某与谯某事先预谋,于2001年1月至6月间,谯某通过北京某科技公司上海办事处李某等人,私自复制了由科技公司代理销售的某公司的H软件,以被告人赵某实际控制的上海益龙网络公司的名义销售给其所在的音响公司,非法所得共计人民币63.6万元。被告人赵某、谯某各分得人民币31.8万元,谯某将其中4.25万元分给李某。分歧意见本案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涉及多个法律问题,争议的焦点在于被告人的行为是否系共同犯罪,是构成职务侵占罪…  相似文献   

19.
1案例资料某日,某村公路上发生一起命案,甲乙两摩托车司机因会车相撞发生口角,而后大打出手,甲某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将乙某连捅数刀后逃离现场,乙某因大失血休克死亡。由于是过路司机,周围群众无人认识,因而查明嫌疑人甲的身份是侦破此案的关键。现场勘察中,在甲某摩托车上一个装西瓜的食品袋上,发现贴有一张超市电子秤计价标签,上有“本地麒麟瓜、生产日期2010.09.30、步步高超市、22:31”等字样。  相似文献   

20.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陈某、李某、纪某分别为某面粉有限公司董事长、副总经理。2002年10月30日,被告人陈某、李某、纪某与丁某以货币投资方式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成立了该公司,并取得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注册资本为220万元人民币,其中被告人陈某出资130万元.被告人李某、纪某及丁某各出资30万元。公司成立后,因经营过程中出现亏损,为抽回出资,经三被告人共同计议.采用虚开小麦收购小票,套取公司资金私分。2005年7月7日,由被告人李某在公司门市部虚开了小麦收购小票14张,套取了公司资金计人民币1148364元进行私分。其中,被告人陈某分得人民币400364元,被告人李某、纪某各分得人民币374000元。公司因此负债累累。2006年1月24日.被告人陈某负债外逃,直至同年4月1日被抓获归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