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的治疗@敬淑燕@张文星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的治疗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严重危害养禽业,且发病日龄日趋提前,虽有疫苗预防和超免卵黄、抗血清等治疗,但成本高、难保存,不便广泛推广使用。笔者在武威市黄羊镇兽医院门诊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该病,效果较好。临床症状5...  相似文献   

2.
加味理肺散治疗兔传染性鼻炎孟昭聚(山东省蓬莱市潮水镇兽医站265617)笔者用加味理肺散治疗兔传染性鼻炎收到了显著效果。(一)发病情况某饲养户共养长毛兔310只,其中成年兔194只,仔兔116只。自1993年11月23日发现有6只仔兔打喷嚏、咳嗽,之...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在牛非传染性内科病中,前胃疾病占50%。为了早期确诊这类疾病,一些兽医工作者曾在临诊与治疗上做过不少探索。但是,病牛在发病过程中体内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却报告很少。为此,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以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数据。(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1)病牛:利用甘肃农大黄羊镇家畜病院住院的前胃病病牛,共62例。这些病牛经全面系统的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治疗家兔急、慢性兔瘟病兔瘟是家兔的烈性病毒传染病,其特点为传染迅猛、潜伏期短、病程急,发病率为90%以上,致死率为95%以上。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治疗。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急性和馒性型兔瘟病366例,治愈308例,总治愈率为84%,取得较好疗...  相似文献   

5.
兔传染性口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断奶后 1~ 15d的幼兔最易发生 ,可引起采食困难 ,死亡率约 5 0 %。笔者用中药治疗兔传染性口炎 846例 ,一般 2d即愈 ,治愈率 10 0 %。症状 病兔口腔黏膜潮红、肿胀、流涎 ,继而口、舌、唇及嘴外部出现粟粒至豆粒大小的水泡 ,泡内充满液体。水泡破溃后继发感染使口腔黏膜坏死 ,形成烂斑与溃疡 ,有恶臭 ;口内流出大量唾液 ,可使嘴、脸、颈、胸等处被毛浸湿而粘连在一起。剖检变化 病变主要表现在受损的口腔、舌、唇等处 ,另见胃内有较多黏液 ,多数病兔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处方及用法 枯矾 5 0g ,…  相似文献   

6.
兔传染性口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以口腔粘膜发生水疱性炎症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又称流涎病。1987年6月,新疆军区驻乌鲁木齐某部试验站饲养的家兔发生本病。 (一)发病情况 该站共饲养中国家兔58只,其中成年兔10只,30~90天仔兔、幼兔48只。1987年6月22日~7月4日,40只仔、幼兔相继发病,发病率为68.9%;死亡19只,死亡率为47.5%。成年兔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7.
1987年7~9月,兰州某养兔场发生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致死率很高,在两个多月内先后共死亡大小兔320余只,死亡兔占该场养兔总数约60%以上。最初误认为是兔瘟流行,曾先后注射兔瘟疫苗3次,未能奏效。后经我们对5只濒临死亡的病兔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该养兔场流行的是由鼠伤寒沙门氏杆菌(S.typhimurium)所引起的家兔副伤寒。根据诊断结果,立即采取药物治疗,清圈、换圈、消毒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8.
伊维菌素在治疗兔疥螨和耳痒螨病方面已有很多报道,但该药来源困难,且价格较高。上海溶剂厂试产的灭虫丁-7051是阿佛曼链霉菌的发酵产物,其性能和作用与国外进口的伊维菌素相似。陈克强等(1992)曾以0.4mg/kg剂量经口投药治疗兔耳痒螨病,治愈率为100%,但操作麻烦,而且适口性差,对胃肠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为此本文改用将灭虫丁-7051混于兔用饲料粉中制成颗粒药料,治疗兔疥螨病和耳痒螨病,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疆生物药品厂实验动物室饲养有日本大耳白兔1000只左右,于楼房内分层笼养。1998年5~6月,饲养人员发现有母兔流产,呈持续散发,经临床观察、实验室诊断和动物试验诊断为兔密螺旋体病。1发病特点兔密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是兔生殖器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以...  相似文献   

10.
兔传染性鼻炎由多杀巴氏杆菌引起的。笔者用喹乙醇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治疗 将确诊的病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各组分别用喹乙醇片(每片含25mg)按每公  相似文献   

11.
家兔传染性口炎又称流涎病,多侵害5~8周的仔免,发病率高,致死率可超过50%,在饲养管理恶化的情况下更甚。对养兔业危害很大。我们应用中药人小白治疗患病仔兔532只,除一只胸部感染溃烂死亡外,其余531只全部治愈。方法是病兔日服人中白粉剂100毫克,分两次投入口腔,一般给药两日,重症三日即可痊愈。投药时,可任患兔空口咀嚼,不必用水送服。  相似文献   

12.
黄生大白汤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孔秋玲(山东省曲阜市畜牧兽医工作站27310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主要危害3~6周龄的雏鸡。从1990年以来,该病在我市广泛流行,病鸡死亡率一般在30%左右,严重的可达50%~70%我们试用中草药黄生大白汤进行治...  相似文献   

13.
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A株在IBRS2细胞上增殖,培养物经差速离心浓缩后与鸡红细胞出现了高凝集价(28),这种凝集作用能被兔抗TGEV高免血清所抑制。试验的最适反应条件为体积分数0.50%红细胞4℃作用1h。通过反复试验,建立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血凝抗原制备方法,病毒培养液不需浓缩可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14.
兔病毒性血症是兔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自1984年2月江苏无锡地区首次爆发流行以来,目前已波及到全国几乎所有的省份,给养兔业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刘胜江等首次报道并确认本病是由病毒所引起的。兔出血症病毒(RHV)只引起兔只发病,主要造成青年和成年兔的发病和死亡。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本病利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主要依靠紧急预防接种以控制疫情。为进一步探讨本病的病理形态学及其发病机理,本研究采用免疫荧光技术、组  相似文献   

15.
用人工感染兔瘟病兔的肝、脾、肾及从患急性巴氏杆菌病和魏氏梭菌性肠炎病兔分离的细菌制成氢氧化铝甲醛灭活苗(兔三联苗)。试验兔于免疫后7、50、100和180天时均能抵抗致死量兔瘟强毒的攻击;在免疫后20天时全部能抵抗10个最小致死量的兔巴氏杆菌培养物的攻击,经75天保护率也为100%;免疫后45天用魏氏梭菌培养物攻击,其保护率为100%;免疫后120天分别用兔巴氏杆菌与魏氏枝苗培养物攻击,其保护率均为75%。该疾苗有效保存期为4~6℃10个月,10~15℃6个月,18~25℃3个月。在流行兔瘟、已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的兔场试用该疫苗免疫家兔,在免疫后7天至8个月内能有效地预防这几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6.
用中草药治疗鸡法氏囊炎徐德昌,蔡仲田(河北省怀安县畜牧水产局076150)从1991年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在我县各地流行,每年6~9月份,其发病率达80%~100%,死亡率25%~50%。笔者用中草药治疗5500只病鸡,治愈5300只,治愈率达96....  相似文献   

17.
用差速离心结合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纯化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原免疫兔和鸡,获得高效价的多克隆免疫血情。经鸡胚胚体乳剂吸收和过DEAE-52纤维素柱提纯其IgG,建立了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原的ELISA双抗体夹心法。应用本ELISA对人工感染鸡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群的气管样本的检测,其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O%(20/20)和78%(39/50)。实验结果表明,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早期诊断具有简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在双城市剖检10种畜禽267头(只),检出寄生性蠕虫91种,隶属3门4纲20科55属。其中吸虫9种(9.9%),绦虫20种(22.0%),线虫61种(67.0%),棘头虫1种(1.1%);蠕虫中优势种共28种(30.8%),人畜共患虫种31种(34.1%)。在所检出的蠕虫虫种中,卷棘口吸虫、粗头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八钩膜壳绦虫、内翻双盔带绦虫和普氏剑带绦虫为黑龙江省新记录,使本省畜禽蠕虫数由163种增至169种,人畜共患蠕虫数由55种增至57种  相似文献   

19.
作者于1978年开始,探寻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结果选出以牛黄、板蓝根等为主要配方,取名为“7811”粒剂。经过小型试验治疗,其疗效显著。在1979~1987年8月,于10余个市(县)作了中间扩大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临床治疗12431只病鸡,治愈12300只,治愈率为98.95%。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7987只,台愈7870只,治愈率为98.54%。从而可见,“7811”粒剂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成本低,用药方便容易推广应用,颇受欢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从此,打破了“目前对这两种鸡的传染病无特效疗法”的说法。  相似文献   

20.
鸡瘟症散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治疗效果观察王新华,王选年,王方郭玉山,郭天宝,李银海(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辉县453600)(辉县城关兽医站)鸡传染性喉气管炎(LT)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呼吸困难和喉气管炎症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可高达70%,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