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10国顺应全球贸易自由化趋势、积极破除贸易保护主义、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建立的,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历程中的里程碑。对于促进双方经济增长、贸易往来、交流合作意义重大。南宁作为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中心城市,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给南宁带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标志着南宁开放合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地位日益凸显。本文基于北部湾区域经济的视角,对广西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关于加快广西港口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经济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力量,其自身不仅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效应,还对其他经济产生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为郑州提供了许多政策机遇,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的郑州必须率先崛起、强力引领,全力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进一步增强在中部地区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着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相似文献   

4.
空港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产业,其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加快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展空港经济已经成为南宁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基于对南宁市发展空港经济的SWOT分析结果,认为南宁市应找准目标定位,发展特色产业,完善机场基础设施,增强空港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长期举办地,南宁借助中国一东盟合作、泛北部湾等多区域经济合作等国家大战略和大机遇,倾力打造区域性国际城市。“十一五”期间,南宁在市委的领导下,以东盟为重点,以招商引资和区域合作为特征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市影响力和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被中国社科院(2009--2010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列为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上升最快城市前10名。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困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自2011年1月正式实施以来,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展为特征的蓝色经济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也将山东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蓝图勾勒得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7.
《人事天地》2010,(28):19-19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北海市坚持把“产业兴市、人才强市”作为发展的根本大计,以高层次人才引领产业高起点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日益成熟,北部湾正在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北部湾经济区能否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重要前提是:能否整合包括海南、粤西和广西三省区在内的完整的北部湾区域,首先实现中国北部湾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北部湾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诸多因素中,行政区划的藩篱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打造新型府际关系成为实现北部湾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中国第四增长极腾飞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9.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经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引擎。由于广西金融服务业的规模、人才储备和创新水平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滞后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广西应采取通过建设金融人才小高地,引进高端金融人才;通过财税支持金融机构在南宁及广西北部湾地区设立金融分支;支持以人民币跨境结算为中心的人民币区域性国际货币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依托机场,放大空港优势,发展临空经济,成为当今国内外城市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共识。根据章丘市经济发展现状,我们今后要发挥区位和现有产业优势,以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和空中交通枢纽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为依托,聚集发展航空制造业、航空关联制造业和临空产业,引领现有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打造以临空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基地和经济驱动引擎,为济南乃至省会城市群的开放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中提出"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中心(三基地一中心),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自治区给南宁市的定位是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南宁市给自己的定位是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商贸、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交通枢纽、信息交流、金融中心(三基地三中心)。  相似文献   

12.
声音·数字     
《人事天地》2016,(4):4-5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第二个10年的起步之年。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国际大通道的主通道、战略支点的核心区、“一带一路”的衔接点,在落实“三大定位”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也必将享受最大的政策红利。同时,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区经济实力最强、成长性最好的发展区域,能否实现升级发展,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好地发挥核心增长极和战略引擎作用,直接关系全区“十三五”发展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本土优势谋划、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按照"海陆统筹、科技带动、集聚发展、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开展蓝色经济区建设模式的先行试验,以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突出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大力培育海洋新兴和高端产业,打造我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成为国家蓝色经济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引擎,带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引领全国乃至世界海洋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14.
开放型经济是要素和商品能跨国界自由流动的经济模式,南宁发展开放型经济,就可以参与国际分工与循环,获取国际发展能量和动力。目前,南宁虽有中国—东盟博览会,但开放型经济水平还很低,产业封闭、技术落后、思想不解放等严重阻碍开放型经济发展。南宁要以开放型经济思维定位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等平台的开放合作优势,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9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第一次明确的把广西划分为桂东、桂西、桂南、桂北、桂中五大经济区,提出了各个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优势产业。10年来,各地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全区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加大了对区域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桂南经济区港口经济发展迅速,海洋经济不断壮大,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高;桂中经济区的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工业  相似文献   

16.
抓住机遇科学规划大力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第一次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把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为规划要点,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列为国家战略提供了良好机遇。作为国家战略,应该明确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定位,科学规划功能分区,把外向型和技术创新作为两大发展引擎,构建服务蓝色经济的投融资平台和人才智力平台,创新管理机制实现资源要素联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泛北部湾经济圈等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以建设面向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南宁物流基地、商贸基地为切入点,以实施南宁市"商贸活市百亿投资工程"以及"商贸企业服务月"等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全市各部门服务商贸流通企业的良好氛围,促进商贸业投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推动下,广西与"海上东盟"的港口合作已经取得重要发展,港口合作已经成为广西推进与东盟合作的重要基础。作为广西加强与东盟合作以及面向国际开放开发的区域国际航运中心,广西北部湾港应抓住当前难得的机遇,推动沿海港口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把港口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与东盟国家港口合作法律问题的分析,为泛北部湾("泛北")区域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合作法律保障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又给广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广西要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关键是在广西的区域经济合作能够产生财富效应.广西只有切实地建设好能产生财富效应的社会经济基础.才能真正抓住历史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对台经济方面,特别是引进台资、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实现台湾与海峡西岸经济共荣方面,有着自身无可替代的优势。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已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党中央的战略决策。粤东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凭借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主动融入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发展框架,借助海西先行之力、先试之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最终实现粤东的大变化、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