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都兰系蒙古语,意为“温暖”,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隅。金境戈壁、沙漠、谷地、河湖、丘陵、高原、山地等地形依次分布。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是蒙古语译音,意为“盐泽”。柴达木盆地是中国四大内陆盆地之一,面积约25.6万平方公里,周围有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等山脉环绕。柴达木盆地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辖区。盆地底部海拔2600-3000米,边缘平均海拔约3400米,昆仑山峰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柴达木盆地从边缘到中心,依次为高山、荒漠戈壁、风蚀丘陵、平原草滩,平原最低部分有许多盐湖和沼泽。盆地内有大小河流160多条,  相似文献   

3.
孙郁 《前线》2008,(3):55-55
五十年代末的一天,邓念观老先生到张中行处说:“马一浮来了,住在北京饭店,可去看看否?”张中行虽没有见过马先生.但对他的学问和诗词颇为欣赏,于是痛快地答应前往。马一浮那时是政协委员,年事已高,大约八十多岁了吧。张中行很喜欢他儒雅的样子,听其谈吐,亦有不凡之处。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孕育形成了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柴达木精神。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为特征的柴达木精神。是柴达木开拓者用热血和生命播洒、由一代代柴达木建设者用勤劳和智慧培育起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每当柴达木人在前进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总是这种精神让他们战无不胜、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5.
2013年“五一”长假刚过,全国各大电视台集中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新编辑部的故事》,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我注意到这部电视剧。不是因为它的演员阵容光鲜靓丽,它故事内容的新颖时髦,而是因为它的名字勾起了我20年前的一段美好回忆:90年代初,刚刚大学毕业的我,  相似文献   

6.
霞光  托娅 《实践》2014,(7):25-25
从五原站下车转乘汽车,向北,再向北,一路是荒漠戈壁,人烟稀少。经过三四个小时车程,记者来到离中蒙边境30公里的巴彦淖尔市边防支队巴音乌兰边防派出所。从第一代破旧低矮的营房到第三代漂亮的二层小楼在路边一字排开,见证了边境派出所的变化,迎风招展的红旗和被绿色簇拥的办公小楼给寂寥的大漠边境平添了勃勃生气。  相似文献   

7.
在这5个百万吨增长过程中,青海石油人用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坚定的信心和辛勤的汗水,在浩瀚神秘的柴达木盆地全面奏响了向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进军的号角。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曾经拍摄过一部脍炙入口的电影《海魂》。影片放映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海魂》是新中国第一部海军题材的故事片。该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人民海军第一代指挥舰“南昌”号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并且影片中有很大一部分镜头,就是在“南昌”舰上拍摄的。  相似文献   

9.
劳骥 《前线》2014,(6):117-117
<正>任弼时是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16岁投身革命,去世时只有46岁,在我党历史上立下了很大功劳。他生前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尽管任弼时身体不太好,但他最怕工作少,甘当人民的"骆驼"。任弼时身患严重高血压,长期抱病坚持繁重工作。他从苏联治病回国后,医生规定他每天工作不能超过4小时,实际上他经常超出8小时。他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肩负着革命的重  相似文献   

10.
在柴达木盆地浩瀚的戈壁滩上。点缀着片片绿洲新村,像是展示着希望与未来的梦想。在这广袤的蓝天白云下给人一份宁静、坦荡、和谐。给往日这片荒凉的土地注入了无限的生机。  相似文献   

11.
《党的生活(青海)》2008,(4):F0004-F0004
天峻县地处青海湖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东部。全县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占总面积的50.1%。全县辖7乡3镇,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县,有藏、汉、回、蒙古、撒拉等15个民族,总人口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98%。青藏铁路和315国道横贯县境,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12.
马誉炜 《前线》2014,(8):118-118
《习仲勋传》中有这样一个令人深刻的细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习仲勋在向毛主席、周总理反映农村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时,要求秘书言之有物,有理有据,把人民群众反映的真实事例和真实语言写进去。初稿出来后,习仲勋却发现有些事例并没有写进去,一问秘书,原来是例子中有些话说得比较粗俗,甚至有些“反动”,秘书有些顾虑。比如,当时有人认为食油供应比旧社会还紧张,就讲怪话:“食油四两,想起老蒋”;一位农民为发泄对食油供应政策的不满,竟对着“吱吱”叫的马车车轴撒尿,叫骂道:“我都没有油吃,你还想吃油呢!”尽管如此,习仲勋坚持“要把真实情况报告毛泽东”,让秘书“原汁原味”地把群众意见在材料上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3.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在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中,钟爱杭州、眷恋西湖的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外,就数陈云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40年间,陈云来杭州不下数十次。尤其是从1977年起。他每年春季都要来西湖小住,长时数月,短时数十天。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40年代末,国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冷战对峙的格局。正在积极筹备成立新中国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着新中国第一次外交战略抉择:投向美国?倒向苏联?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成为中共领导核心后,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检验,得出刘少奇是白区工作正确路线的代表的判断,得到党内高级干部的一致认可。特别是1937年白区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对以前白区工作上的左倾错误的尖锐批评,和六届六中全会上刘少奇强调独立自主、反驳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观点,毛泽东给予高度赞赏和支持。刘少奇从此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层。在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刘少奇一直是排在毛泽东之后的第二把手。他几乎参与了党中央的所有重大决策,在毛泽东不能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代理主席职务,在中央工作分为一线二线后主持一线工作。但不能因此认定他是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1961年毛泽东同蒙哥马利的谈话中说刘少奇是他的接班人,应更多地是出于外交策略考虑。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山东半岛南部曾经有过一个县级的行政区域——藏马县。藏马县是以其境内的藏马山而得名,县治所在地就是今天的山东省胶南市南部重镇泊里。  相似文献   

17.
我已到了耄耋之年,许多事均已淡忘,但唯有一件事却使我永远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8.
李磊 《党的文献》2012,(2):41-46
从现已公开的文献资料看,在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中,任弼时最早使用"执政党"概念,并将之作为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定位;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后最先明确使用"执政的党"概念;邓小平对"执政党"概念的阐述最为集中也比较深刻;刘少奇在1962年全党反思"大跃进"错误的关键时刻两次使用"执政党"概念,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朱德、陈云虽未直接使用"执政党"概念,但都有着明确的执政党意识;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执政党"概念,但对此采取了既不明确肯定也不否定的默许态度。对"执政党"概念的认识和使用,本质上是如何看待"革命党"和"执政党"的关系问题。建设一个永葆革命本色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应当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0,(6):44-44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30年的今天,第一代独生子女也即“独一代”开始为人父母,“独二代”产生了。没有兄弟姐妹、没有玩耍的伙伴,独自在家看“喜羊羊”……无论多少玩具和零食,仍填补不了“独二代”眼神里流露出的孤独。他们在独享亲人无限关爱的同时,也更早地承担了众望所归的压力,平均从2岁开始便步入父母精心打造的社交圈。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针对老解放区农民互助合作行为存在明显涣散以及农村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严重现实,中共中央经过与华北、东北局的讨论研究之后,决定继续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以图恢复农村经济。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动员农民进行互助合作则被赋予爱国生产的政治色彩。经济、政治动机后面其实更隐含着国家政权对基层社会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本文以晋西北农村互助组为考察对象,在厘清互助组发展概况、运作机制以及基层心态变化的基础上,试图阐释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还原社会主义革命艰难历程的本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