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洪波 《奋斗》2012,(8):23-24
近年来,同江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三优”文明城市建设和“建大美大爱龙江”的要求,不断强化“大同博爱、醉美江城”城市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市民思想道德建设和“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力打造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为一体的国际生态旅游口岸城市。同江市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全省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市。  相似文献   

2.
一、“大美青海”文化品牌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文化产业的竞争,核心是文化品牌的竞争。文化品牌体现了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统一,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精心打造“大美青海”文化品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3.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描绘了我省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并对提升青海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展示大美青海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平台。近几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大美青海品牌战略,强力宣传、推介和展示大美青海,青海省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大美青海已经成为国内外认识青海、了解青海的“金名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认真总结经验、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强化手段、改进方法、拓宽渠道,充分展示大美青海良好形象,对进一步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去年11月《人民日报》刊发的“青海何以‘大美”’文章说:青海的美更多的却美在“大”上。大山、大江、大河、大湖集于一地。雄浑之美,壮观之美.磅礴之美、深邃之美显于一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受重视旅游业发展.全面推进高原旅游名省建设.加快“大美青海”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  相似文献   

6.
大美青海,河流纵横,物种多样;大美青海,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大美青海,造化神奇,旖旎迷人;大美青海,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大美青海。一方热土。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7.
河湟地区历史悠久,风物独特,民族众多,特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海东地区立足“旅游活区”战略.把旅游业与推进工业园区、东部城市群、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部署,以推进旅游产品开发和项目建设为抓手,营销推广“大美青海·风情海东”旅游主题形象品牌,强化旅游基础管理与服务,实现了河湟特色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今年1—3月接待国内外游客71.75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总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41%。  相似文献   

8.
“活泼干练,处事果断,和蔼可亲!”这是青海永安国际旅行社的员工和广大游客对贾静妹的称赞。出生于1975年的贾静妹,1997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英语系。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她成了许多单位争抢的对象。然而,当时正值全省大力开展“让青海走向全国,让世界认识青海”的宣传,作为生于青海长于青海的她,下决心要为宣传大美青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大美青海,这个青海形象标志语被越来越多的兄弟省区人所接受、所称誉;被所有的青海人引以为自豪,引以为幸福。人们觉得用“大美青海”这四个字来表述青海形象最为贴切,最有高原气魄!  相似文献   

10.
从“大美青海”高调亮相2009年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再到4月“大美青海”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在2009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上全面展示……2009年春天.在“建设高原旅游名省”战略和“以旅游业的大开放带动旅游业的大发展”、“坚持境外游市场重点突破和国内市场持续拓展并举”一系列高瞻远瞩思路引航下。青海旅游正以更新的视野谋篇布局,追求、展示着全新的开放理念、开放姿态和开放信心。  相似文献   

11.
环湖赛彩票给青海带来了什么 2009年3月,环湖赛彩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发行。标志着青海以一张彩票“打响”了一场独特的、别开生面的宣传、推介大美青海的全国。宣传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经贸、文化交流,不断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开放融入战略的实施卓有成效,使“大美青海”的知名度和形象不断提升,代表青海新形象的青海品牌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近日,笔者走访了省内部分企业,感受了青海品牌一路走过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我省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以资源为依托的特色经济等重大项目正在以前所未有之势蓬勃发展。这些功在当代、利及后人的千秋伟业,关系着青海经济的振兴、社会的发展和500多万各族人民群众的希望与未来,从而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前不久,记者就我省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头戏”——全省公路网建设走访了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4.
田俊 《理论与当代》2008,(11):47-49
自2005年以来我省举全省之力推出“多彩贵州”系列活动。挖掘和传承厚重的民族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的和谐发展,充分展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展现了我省精神风貌,打造了我省文化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充分发挥我省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努力建设旅游大省。是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的任务。充分发挥我省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青海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山川壮美,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和谐共处、创造灿烂文化的大舞台,这里从来就是集天地之大美,汇人文之精粹的所在。如今,她已揭开神秘的面纱,将其美丽的容颜展现在世人面前,令世人瞩目。青海人民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青海省情教育读本——大美青海》荣获了“首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优秀教材奖”,该书将历史的荣耀和今天的辉煌以优美的文字融为一炉,是奉献给社会各界的精神盛宴。本刊从本期开始,陆续刊发本书内容,以飨广大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16.
《前线》2020,(4):I0001-I0001
新春伊始,这场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全民战,让我们常常心绪难宁热泪盈眶。在灾难面前,我们更明确地意识到,人需要爱,有爱才有欢喜,才有温暖和希望。而爱的情感需要美的激发——天地万物之美、岁时礼俗之美、艺术之美、人性之美等等都会唤起我们对世界、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比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守望相助之美,比如逆行者们泛着泪光的刚毅眼神中的崇高精神之美,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仍会深爱着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资源农业、规模农业、品牌农业,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三个必经阶段。回顾历史,资源、规模成就了湖北“农业大省”的美誉。但长期以来。因农产品品牌不响,湖北农业一直“大而不强”。进入新世纪,中央明确要求湖北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步伐,打造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实现这一目标,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全省农业要多出亮点、多出品牌、多出龙头,让全国人民吃湖北粮、食湖北油、喝湖北水、品湖北味”,鸿忠书记对农业品牌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反映了新阶段湖北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李平 《新湘评论》2002,(7):29-29
常宁市素以“八宝之地”著称于世。有“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的美称。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常宁的特色,但过去特色资源打出的品牌少。因此,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将把特色资源打出品牌作为第一目标。怎样才能使特色资源打出品牌呢?笔者认为:必须引导、鼓励相关企业组建松散型的集团公司,实行“五联”,做大做强品牌。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全省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德兴交、奉献社会,创新理念、打造品牌,抓好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文明行业,全力推动“文明青海”建设,不断提高职工文明素质。为全省交通做好“三个服务”、促进“四个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全年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3556亿元。是历年来完成投资最多的一年。截至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4280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898公里。2011年,全省交通行业11家单位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占全省“全国文明单位”总数的1817%,占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全国文明单位”总数的7.8%。  相似文献   

20.
在全省上下“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青海大发展”的热流中,地处青南的雪域果洛州更应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紧迫感和工作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在西部大开发中有所作为,谋求新的发展,实现兴州富民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