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吴宁宁  许建良 《求索》2011,(1):125-127
围绕着理想人格的探索是梁启超关于个人价值追求的重要方面。综合看来,梁启超的理想人格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把"新民"看作是理想人格的核心思想,关于"新民"的人格论成为思考理想人格问题的出发点;其二,赋予理想人格以丰富的内涵,指出理想的人格是神格与兽格合一,使人之成为人;其三,理想人格所要完成的终极目的是个人人格和社会普遍人格的双重实现,达至个人人格尽性发展和社会人格共同向上的理想境界。综合而言,梁启超的理想人格论是近代关于人格思想的开拓性研究,具有超越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天学  文雯 《理论月刊》2010,(5):150-153
依据西方重大的社会历史形态的变迁来划分西方人格理论中和谐理念的发展阶段,我们看到:西方关于和谐人格理念的研究是从"人性和谐"的思想作为开端,分为古希腊时期"人性和谐";中世纪"宗教化人格";文艺复兴时期"人格和谐";现代西方"健全、和谐人格"等四个阶段。西方学者分别从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对人格和谐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今天,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来研读他们的思想成果,对我们探讨新时期和谐人格的培养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各个地方、各个板块付出努力,以每一处的"最美"装扮祖国的"美丽"。基于这个考虑,我们提出了"建最美上饶市,做最美上饶人"(简称"两个最美上饶"),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发展支撑。什么是最美上饶市?它包括两个方面。即有形之美:山水之美、生态之美、环境之美、生活之美、风景之美、风尚之美、文化之美。无形之美:心有多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运》2014,(11):41-42
快节奏高密度推进。一是与省文明办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善行河北·美在我家—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通知》,明确了活动的原则、方式方法和时间节点。二是全国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后随即在省分会场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提出明确要求。三是在正定县塔元庄村启动全省"善行河北·美在我家—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四是对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进行了再部署、再推进,确保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进一步贯穿到基层。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14,(8):41-41
为了确保寻找到有特色的"最美家庭",让活动走进最基层,在寻找"最美家庭"过程中,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充分利用好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基础,挖掘出"最美家庭"的优秀代表。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电台、网络"最美家庭"专栏的作用,分阶段、有计划、按步骤地报道优秀家庭的先进事迹,做到家喻户晓,为寻找活动营造浓厚氛围。此外,还加强信息工作,及时掌握、了解基层开展活动的情况和好做法、好经验,督促各地、各单位推进活动进程。  相似文献   

6.
黄亮  冯泽明 《前沿》2010,(1):110-113
作为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基础,生态哲学的悄然兴起预示着21世纪"生态时代"的到来。在生态世界观的观照下,和谐人格具有了新的内涵,即主体人格整体机能的良好状态,主体人格与自然生态整体的动态平衡,主体人格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人-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辩证统一,这将进一步拓展和谐人格培育的研究领域,促进学校人格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李轶 《当代广西》2010,(15):11-11
巴马,美丽的小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近,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华民族和谐发展促进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中国最美的小城"推介活动中,她荣膺十佳"中国最美的小城"荣誉称号,同时被评为"最适宜人居和最佳休闲养生的十个小城"。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14,(7):38-39
由上海市妇联、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和市网信办联合开展的"议家训家风·找最美家庭"活动在上海全市范围内推进:上海216个"社区家庭文明建设指导服务中心"、5000余个"妇女之家"齐行动,网络讨论互动,主流媒体跟进报道"最美家庭"……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14,(12):38-39
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主要是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让群众自己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因此,湖南省各级妇联纷纷行动,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吸引广大妇女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0.
吴新颖  尹秋红 《求索》2013,(4):256-258
童年时期记录在人脑中"父母意识",即由父母或相当于父母的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将永久不衰地记录在每一个人的"人格"磁带上。农村留守少儿缺乏亲情抚育。为此,本文从父母多一些责任、学校多一些感化、社会多一些合力、规制多一些柔情等思考着手,试图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形成人格缺陷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王船山对宋儒圣贤气象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觅知 《求索》2011,(1):251-252
宋儒推崇"圣贤气象",以圣贤的人格理想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种"圣贤气象"体现的价值关怀对以后的儒家学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王船山继承了宋儒所倡的关怀社会、心忧天下、"民胞物与"的价值理念,但同时又根据明末社会的变迁,对圣贤气象提出了新的诠释,增添了豪杰精神。  相似文献   

12.
周洁 《人民公安》2013,(4):9-11
中国人常说"夕阳无限好"、"最美不过夕阳红",但面对中国正在步入"老龄社会",如何才能陪伴老人一起看夕阳呢?"高知"秦老太真孤独小刘是个工薪族,2013年1月19日腊八这天正赶上周末,一大早在丈母娘家喝完腊八粥,小刘便拉着老婆直奔市场采购年货。小刘需要采购三份年货,一份给自己双亲的,  相似文献   

13.
张君平 《前沿》2010,(13):42-46
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构建了一个以法权人格为核心的现代法权理论系统:以自由自我为支点,以平等独立的法权人格之间自由交往的市民社会为载体,以国家宪政为保证。离开自由自我,个人就失去了作为人的普遍性的人格;离开市民社会,独立自由平等法权人格就不会生成;离开现代成熟的国家,个人自由和特殊利益就会与社会文明之普遍性利益和秩序相"分裂",导致市民社会伦理失范,个体之法权利益和人格就不会得以普遍保证。这对我们当今法治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会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姜红 《前沿》2010,(24):58-60
从终极人格理想与现实人格榜样的两极视角比较荀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人格理想观,可见不论荀子心中的"圣人"与"君子",抑或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幸福者"与"恢宏大度者",皆具备优于俗众的良好品质,体现了人类寻求完善自身的美好愿望。由二者对道德与财富、道德与身体、道德与语言之间关系的不同析解,见中国儒家文明与古希腊文明间的迥异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高恒忠 《求索》2010,(5):219-221
"游"是《庄子》的核心范畴之一。《庄子》全书以《逍遥游》为开端,且以"游"贯其始终。游的过程有游玩、游戏之游,有隐逸、自适之游,有胸次洒然的精神畅游。游的理想境界,是建立在"道"之上的理想人格,即"逍遥"的人格,神人、真人——最高境界的理想人格。游的要义,是倡导对精神桎梏的破除,对身心局限的超越、对扭曲天性的匡正、对自然的回归、对自由的张扬。只有通过游,人才能够超越世俗,进入一种诗化人生。  相似文献   

16.
熊佩飞 《中国民政》2013,(10):51-51
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在理念创新、政策规划、项目建设、模式探索及队伍提升等方面进行积极尝试,强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一、理念驱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突出工作理念创新和社会氛围营造.制定年度民政工作"一计划三方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位列三大方案之首,并将其纳入对各地党委政府年度综合考核,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举办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题培训班,邀请省厅业务领导及高校专家开设讲座,分批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多方借鉴外地成功经验,转变民政队伍工作理念;全市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督查和专题调研,召开全市养老服务现场推进会,进一步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利用"最美民政人"等宣传契机,在全市开展"十大孝贤" "最美养老护理员"推荐评选等活动,营造全社会树典型、学先进、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7.
李艳 《前沿》2010,(6):174-177
人的全面发展以"自由个性"为核心,现代德育肩负着培养独立个性,充分实现人的主体性的"成人"的基本使命。传统人格具有单一化和模式化的倾向,现代德育旨在扬弃"片面发展的无个性的听话人",成就"全面发展的具有自由个性的完整人",从而实现新的人格理想:个性化人格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谢燕妮 《前沿》2012,(10):127-128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步地走向活跃、多样或多元。文化满溢现象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深地影响着社会当中的"我们",各种体制逐步健全的今天,是否我们也在"被"体制化,是否我们的人格也在"被"破碎化,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深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赵艳芝  张冰 《前沿》2011,(12):146-150
孙中山互助道德观的形成,除受近代西方社会进化思想的直接影响外,更多是对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的沿袭和发扬。其典型表现,即是孙中山的"人格救国""博爱""世界大同"思想与传统儒家"修齐治平""仁者爱人""天下为公"观念在主旨及表达方式上的趋同。孙中山互助论与仁学的渊源关系,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与创新,也透露出其内心浓厚的儒学情结。  相似文献   

20.
高春燕 《求索》2011,(5):185-187
陶渊明所创造的诗歌意象,不仅与其人生轨迹"同构",亦与其内在的人格精神"同构"。陶诗意象具有独特的情感指向性与象征意义,究其实质乃是魏晋士人玄学人格的生动体现,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与时代特色,对后代文士的精神世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