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洛本 《工友》2008,(10):64-64
上个月,俺的“老板”,也就是俺这位专职小车司机服务的对象——张局长进了号子。一般来说,“老板”倒霉,给他开车的专职司机肯定有段日子不好过,至少会作为证人之类的审过去问过来。但是,俺的“老板”被逮捕,一点都不关俺的事。为什么甲俺的经验是,与领导保持距离。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会议中,我认识了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李生。早就听说李生创业的传奇了,他很健谈,于是我便问起他的创业秘诀是什么。他跟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公司进了一套家具,标价是20万。可不知为什么,放了四个月,都没有一个人问过价。好不容易有一天,有个人一进来,就看中了这套家具,问了价格后,就一直想压低点,问李生,18万卖不卖。李生也很想把这套家具脱手,可是老板只给了他一万元钱的浮动权限,他只能降到19万。偏偏那顾客也固执,说18万不肯,就不买。僵持了好久,李生想打电话找老板请示一下,可老板去国外出差了,手机也关了,他找不到老板,不敢擅自作主,这笔生意就黄了。过了两天.老板回来,李生汇报了这件事。老板有些不悦,他说,你没看到现在这套家具已经很难脱手了?你应该知道我的心理,既然四个月没人问,就说明,这套家具已经没什么卖点了,应该越早脱手越好,越积压越贬值。别说18万,就是17万,你也应该咬着牙卖了,不然,下次连16万都恐  相似文献   

3.
剑锋 《工友》2013,(2):47-47
说实话,这年头,俺也知道"真话、实话、心里话"不如"假话、空话、客套话"值钱,但俺这人心软,要是有人诚恳地求俺说真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俺就信了。这一信,往往就信出事儿来,信出了教训和代价。朋友的老婆打来电话,问俺昨天晚上是不是跟他老公在一起,俺说是啊,俺们玩了整整一个晚上麻将。  相似文献   

4.
小川 《农村青年》2013,(7):35-39
13年前,只有19岁的湖南小伙陈用发南下打工,在深圳一家工厂里因操作不当痛失右臂,被迫成了“左撇子”。青春年少的美丽憧憬,在悲惨的命运面前戛然而止,他和大多数工伤民工一样,也无奈地绝望过。但无赖蛮横的老板却歪打正着激发起了陈用发的斗志,孤身一人的他开始学着在异乡维权、谋生。  相似文献   

5.
互动     
《农村青年》2006,(8):63-63
我是一个农家妇女,也是《农村青年》的一名老读者。我很喜欢这本杂志。结婚前我爱看,成家后我还是看。它道出了我们农村人的心声。它为我们农村人想点子、出路子、传技术。前些年俺村很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均耕地又少,农闲时节一到,村里人便无事可做。后来《农村青年》让俺脑子开了窍,长了见识。俺带头养起了牛羊。头一年挣了1000元。村里人看俺挣了钱,也都跟着养起牛羊来。现如今俺村家家是牛羊满圈,人人有活千,也不出门打工了。俺感谢《农村青年》办得好,给俺村指了一条致富路。可是俺还想求编辑一件事,请帮俺在贵刊上登个广告,好让俺村的牛羊尽快找到销路,卖个好价钱。谢谢!  相似文献   

6.
交换     
一位乐善好施的老板突然萌发了一个当演员的念头,他想扮演一位乞丐。他很快以最为真实的乞丐面目出现在一所学校的附近。他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他多年来资助过学校中的许多穷学生,他自己也记不清楚到底捐了多少钱。反正他第一个念头就想起了那所学校,让随从用车把它带到学校附近。现在他成了乞丐,他符合乞丐所有特点。他也有表演才能,但这种才能是与他的经历有关。因为多年以前他穷困过,在异乡的街头,比乞丐还不如。他后来的发迹,据说是有一个人帮了他。所以他有了钱之后,他开始以同样的方式回报社会。他到了学校门口看到那么多的孩子,他很想进去看看,门卫粗暴地拦住了他。  相似文献   

7.
狠心的酷妞     
我是一个白领,喝立顿红茶,穿宝姿套装,谈过几次恋爱,剧情都是淑女遇上绅士,这种男人虽然档次极高,却像橱窗里优雅的塑料男模,气度不凡却没血没肉没有个性;这种恋爱虽然谈得也极有品味,却矫情和虚假——明明可以吃下三个冰淇淋,却在抿过几口之后,优雅地拭嘴说“我吃好了!”明明想看星爷的搞笑片放肆地笑一场,却选择了欣赏不动的歌剧,一整夜,我都在努力将嘴抿紧,以防不留神会溜出一个极没风度的呵欠……我厌恶这种生活,虽然它已被贴上幸福的标签。所以,我上网。他在QQ里叫海子,我在QQ里叫酷妞。是海子先找了酷妞做好友,然后天南海北随处乱侃,遇上开心事哈哈大笑,心情不好便大声骂娘……这天夜里,海子告诉我网上可以养鸡。  相似文献   

8.
朱辉 《工友》2010,(11):64-64
终于大学毕业了,尽管人才市场上人山人海,可是俺一点儿也不着急,因为俺是个有文化的人。不吹牛地告诉你,俺对成功学有研究,俺看过的成功学著作比你看过的色情小说还多。  相似文献   

9.
刘巍 《工友》2014,(11):46-46
正应该如何与老板谈工资,这是一门"技术活"。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小菜鸟,在职场也已经波折了小半年,发现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应该如何与老板谈工资,这是一门"技术活"。第一份工作签约大国企,没给机会谈工资,说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标准,愿意来就签约,不签随便。工作倒是签了,就觉得心里膈应,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数,师兄们都说工资就是个坑,我心里就更慌了。结果,环境适应不下去,溜了,一分钱没拿到。  相似文献   

10.
罗伟  鲍坤 《工友》2008,(10):40-41
刘修康,他曾是民工,多次遭受不公正待遇。为了维权,他自学法律,成为民工中的“法律通”。当民工兄弟遭遇侵害时,他挺身而出,用法律武器为他们讨还公道。他还开办了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免费为伤残农民工打官司。  相似文献   

11.
夏阳 《工友》2006,(1):22-23
阅读提示:四川省来汉民工唐德友是湖北盛隆建筑公司的一名水电工,在一次工作中不慎从5.5米高空摔下,左脚和腰椎骨受伤。公司负责人却不同意作B超检查,也不让他住院治疗,将其弃之出租屋不闻不问。他向劳动部门申诉,武汉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他所受的伤为旧伤……  相似文献   

12.
《工友》2007,(9):47-47
"一帮畜生!"近日,重庆律师周立太用如此愤怒的词汇骂了那些欠钱不给的民工。原因是,他帮王天松等60个民工打赢了官司,赢  相似文献   

13.
《时代风采》2007,(1):10-12
陈有德个子不高,一张黝黑的脸。“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本来就是普通的农民.”陈有德常常这样说自己。“面对民工,你真的没有办法漠视。有的民工走到这里,看见你就扑通一声跪下了。有时候十几个民工,还戴着头盔,流着汗就跑来找你了。” 陈有德担任义乌市总工会主席已经8年了,还兼着金华市总工会副主席。他把自己与群众的关系,总结为4个字,就是“爱、为、给、靠”,具体地讲就是:爱群众、为群众、给群众、靠群众。 “其实群众是很容易满足的.”陈有德说,你为他做一点小事,群众就会记你一辈子.走在路上你对老乡问个好,点个头,他们就很高兴,你也会觉得很暖和。过年过节去看看,买点肉,买点日常用品。你放下架子。主动去接近他们,做一点点小事,他们就记你一生。  相似文献   

14.
刘禄良 《工友》2012,(10):46-46
干了好几年了,也算有些成绩,上面没人,很难升迁了俺隐去他的真实身份,想必您会理解。但俺以人格担保,他所说的一切都是事实。他在中部一个农业大省担任乡长四年。此前他在县城还算有些背景,先是在人大任闲职,后因为仕途需要,  相似文献   

15.
曹旭峰 《工友》2006,(11):16-18
阅读提示:2006年9月10日,武汉金建印刷厂前聚集了四十名农民工,他们泪水淋淋苦苦等候着老板的归来……"老板携我们的工钱跑了,我们四十多名工人靠厂里食堂剩下的几袋米维持生活,如今连米也快吃完了,每天只能吃上一餐饭……我们一边替老板保护着厂里的机器,一边满世界的找他,可他却一直不露面……"车间机长胡辉流着泪对记者说。他们能寻找到老板吗?能讨回血汗钱吗?请看本刊调查--(一)武汉金建印刷厂成立于2002年,有近五十名工人,其中以女工居多,绝大部分来自湖北十堰、孝感等地农村,胡辉就是其中的一名。据了解,厂里的工人们每天要工作十多个…  相似文献   

16.
朱瑾洁 《农村青年》2013,(10):50-50
夜深了,王老汉毫无睡意,心里想想这儿想想那儿,满是说不出的味。他开了电灯,起身下床在屋里来来回回走动着,走动一会儿,他凝神看着墙上老伴的遗照,慢声慢语地小声说:“孩他娘,明天我和咱孩儿都要去敬老院生活了。说心里话,我真不想离开咱这个家!可我这一个岁数,已经小八十了,咱孩儿也五十岁了。他要是不傻,咱一家子也是子孙满堂,早享清福了。你走的时候牵挂我也牵挂咱孩儿,现在跟你说一声,你不用再多操心了。赶明儿啊,我和孩儿就跳出苦海喽!俺爷俩都进敬老院,政府说了啥都管。不用种地,管吃管住管治病,还能看电视听戏,你就放心吧……”  相似文献   

17.
错过     
她和他一直同班,很偶然。直到中学毕业时,他去了北方一所大学;她去了南方的一家合资公司。他们一直通信。一年后的一天,他来信说:想告诉她一件深藏内心多年的事,他说一位女同学爱上了他,他也爱她,最想听的就是她的意见……她收到他的信非常忧伤,整夜未眠。第二天她给他写信,她想告诉他很多年来自己感情,意思也表达得非常明白。写完后她却把那封信撕掉了,而且一边流泪,她自己也不清楚这是为什么。最后在信上她只写了她的老板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台湾人。后来的事就可想而知了。可是再后来呢?10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他们见面了。…  相似文献   

18.
慧觉 《工友》2011,(11):55-55
一个男人在外工作20年,终于要回家了,老板问他:你是要20年的工资还是要3句忠告?男人说我明天上路,明早给您答案好吗?老板说可以。当晚男人未眠。早晨,他对老板说:我要3个忠告。于是老板给他3句话。  相似文献   

19.
抽烟     
林华玉 《工友》2014,(2):47-47
正郝县长新官上任后,第一站就去了城郊的牛棚村视察麦收工作,在电视台记者还有村干部的陪同下,他深入田间地头,亲自将绿豆汤和冰棍等消暑物品送给忙碌的农民。在一个地头,郝县长看见一个七十多岁的老汉正坐在一捆麦子上休息,就端过去一碗绿豆汤,然后打招呼道:"老大爷,休息呢?喝一碗绿豆汤解解暑吧!"那老汉姓牛,脾气大而倔,外号老牛筋,是个认准了死理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主,他生平最看不惯这种官员摆形式,捞名誉的作为,他扭头看了一眼郝县长,却没有接他的绿豆汤,也没有吱声,而是将脑袋转了过去。一行陪同的干  相似文献   

20.
农历丁亥年。春天来到了,每年一次的政协和人大两个重要会议召开在即。就在各地代表准备进京反映民声民意、为国家出谋划策的时候,有两个不是代表的人也在紧张地忙碌着。 安徽蒙城。几个农民找到徐保义,反映县电信部门“强制服务,违规收费”问题,请他代表大家出面交涉。徐保义立即着手调查。当他就此问题向电信部门一个负责人进行询问时,却被喝令“滚出去”…… 江苏太仓。刘劲松忙着上医院,跑派出所。曾经多次代表身边的群众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的他“突遭暗算”,被凶手挥刀砍伤。这天是农历大年初四,深夜,他走过的那条巷子没有路灯,漆黑。好在,不远处有个茶室,老板等人闻声拨打了110报警电话…… 不久以后,媒体纷纷报道两会代表关注民生问题的发言。而刘劲松却黯然离开太仓,徐保义则仍在执著地帮助农民讨要说法。 这是两个什么人?一些群众为什么有困难找他们反映?他们无权无势,又非人大代表。且生活都不富裕,甚至自己的权益有时也得不到保障,却为何替别人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