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在红都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内,有一座炮弹型建筑屹立在宽阔的红军广场上,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以国家名义建造的第一座烈士纪念建筑,其落成之日距今正好80年。中央政府决定建塔,苏区军民群起响应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宣告成立。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有成千上  相似文献   

2.
一、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还留有一块空碑 矗立在瑞金叶坪村的红军烈士纪念塔,是1933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为纪念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而建立的。它与叶坪红军广场的红军检阅台遥遥相对,象一颗呼啸而出的炮弹,直指兰天。看到它,人们就会想起为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而流血牺牲的无数红军烈士,就会联想到如今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相似文献   

3.
正叶坪社区位于瑞金市叶坪革命旧址群旁,离市区大约5公里,属于城郊村,地势平坦、206国道穿越而过、风景秀丽,素有"共和国摇篮第一村"之称。社区总面积6.82平方千米,辖区内共有12个自然村民小组,常住总人口1221户4668人。该村入选中央组织部红色村组织振兴试点的红色名村名单。红色突出:叶坪社区有革命烈士后代89户。境内拥有"一苏大会"旧址、中央军委旧址、红军检阅台、国家教育部旧址、中国第一座红军烈士纪念塔、国家邮政总局旧址、公略亭、博生堡等众多红色遗址遗迹,且保护完好。正在组建相对固定、专兼结合的红色文化讲解员队伍。  相似文献   

4.
一、瑞金红军烈土纪念塔还空着的石碑属于张闻天 红军烈士纪念塔是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为纪念英勇的红军烈士而建立的,兴建于1933年8月1日,1934年1月21日落成,2月2日出席“二苏大会”的全体代表前往叶坪参加了揭碑典礼。1939年,纪念塔被国民党拆毁,1955年春瑞金革命纪念馆筹备处经呈报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在遗址上重新按原貌修复了纪念碑。  相似文献   

5.
一、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 还空着的石碑属于张闻天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方知矗立于江西瑞金叶坪村的红军烈士纪念塔还空着一块石碑,至今不知道应属于谁? 这座由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为纪念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而建立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兴  相似文献   

6.
正上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建立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首都定在瑞金,人口鼎盛时期超过3000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时5年,直到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5年10月被迫进行长征,中华苏维埃政府也随之撤退转移。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隆重开幕。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中央苏区、闽西、  相似文献   

7.
1931年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作为首都所在地瑞金,没有一栋象征性的建筑,红军广场只搭了座简易检阅台,偌大的广场显得空寂。“一苏大会”是在谢家祠堂召开的,小小的祠堂里拥挤了上千人。于是,在“二苏大会”即将召开的时候,1933年8月,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在沙洲坝兴建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在叶坪红军广场兴建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亭、博生堡、公略亭,作为献给“二苏大会”的一份特殊厚礼,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六大建筑”。  相似文献   

8.
翟佳琪 《党建》2021,(9):63-64
瑞金叶坪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塔身造型为一枚射向敌方阵地的炮弹,象征着红军烈士们冲锋陷阵、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这座纪念塔的设计者,是我们党一位要的情报工作人员——钱壮飞.  相似文献   

9.
朱廷彬  陈强春  朱廷水 《党建》2023,(12):44-45
<正>龙岩地处福建西部,通称闽西,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是毛泽东思想重要发祥地、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之一,享有红军故乡、红色摇篮、红旗不倒“三红”的美誉。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烈士纪念设施数量居全省前列,共有革命旧址753处(818点),占全省总数35.3%;烈士纪念设施7529处,占全省近一半;可移动馆藏革命文物20623件(套),革命史专题博物馆(纪念馆)4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家。  相似文献   

10.
瑞金位于江西的东南边陲。1931年11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这里成立,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进行了治国安邦的实践,积累了执政的经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型,瑞金因而被称为“共和国的摇篮”。这里留下了众多革命旧址,静待人们来寻“根”,来探秘,来领略那段独特而辉煌的历史。叶坪的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江西红色旅游经典之三:瑞金——共和国的摇篮@晓燕  相似文献   

11.
陈晶 《福建党史月刊》2012,(11):57-F0003
6月18日至22日,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郑龙一行赴闽西革命老区调研?郑龙同志先后考察了长汀县中复村红军长征出发地、福建省苏维埃旧址、松毛岭战役遗址、瞿秋白烈士纪念馆、辛耕别墅,上杭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龙岩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地。每到一处郑龙同志都向当地干部群众详细了解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纪念场馆的建设展览等情况。他对革命老区苏区保护革命遗址、红色旅游开发、红色文化宣传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央苏区县-长汀县的四都革命老区,有一块镌刻有58名红军革命烈士英名的纪念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块红军革命烈士纪念碑(比瑞金叶坪的红军烈士纪念塔早9个月)。 被誉为“红色的土地、红军的故乡、红旗不倒之乡”的长汀县四都镇,是红军人闽第一站,  相似文献   

13.
刘明钢 《党史博采》2013,(11):43-44
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全国最大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至20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召开,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14.
提起纪念碑,人们自然会想到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然而,在长达28年的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还曾经先后为革命先烈树立过两座纪念碑。这就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和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它们同巍峨、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起,构成了我国革命历史上的三座丰碑。  相似文献   

15.
闽西红军学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闽西苏区创办的培养军队基层干部的学校。先后曾称“福建红军学校”、“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也称‘中央军事政治红校第一分校’、‘龙岩红校’)”、“彭杨军事政治第三分校”。这所学校,为红军、赤卫队输送了几百名基层干部,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党史资料与研究》一九八  相似文献   

16.
在纪念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郭滴人烈士逝世五十周年——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郭滴人烈士革命活动纪念室”正式开放并举行揭幕仪式。纪念室设于郭滴人烈士的故乡龙岩龙门镇湖一村开明小学旧址,陈列一百多件珍贵文物,展现出郭滴人光辉的一生。龙岩市委宣传部长李中坚在揭幕式上作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要在办好已有的纪念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汇》2008,(7):F0003-F0003
金寨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安徽省金寨县城梅山,面积25万平方米。它依山傍水,坐西向东。园内先后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博物馆、红军纪念堂和红军将军墓,现已形成以烈士塔为中心,融塔、馆、堂、墓、园为一体,具有山区特色的大型烈士陵园,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党史纵览》2007,(1):F0004-F0004
金寨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64年,位于县城梅山,占地25万平方米,包括烈士纪念塔、革命博物馆、红军纪念堂、红军将军墓等部分。现已形成了以烈士纪念塔为中心,融塔、馆、堂、墓、园为一体,具有山区特色的大型烈士陵园。几十年来,金寨革命烈士陵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努力挖  相似文献   

19.
正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蜡像馆的展墙上有一张"号外"——《一苏大会日刊》。了解这份日刊,首先要了解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这次大会经过四次延期,最终于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瑞金叶坪召开,一共开了14天。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这张四开的油印报上,我们现在可以解读出许多信息。革命根据地报刊,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2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选举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艰难历程。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开始,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赣西南、闽西、湘赣、湘鄂赣、闽浙赣、鄂豫皖、湘鄂西、广西左右江等大大小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其它各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在各种有利的条件下,1931年11月7 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的叶坪召开,成立中华苏维埃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