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劳动法和民法的竞合造成工伤事故既具有劳动保险性,又具有民法上的特殊侵权性,相应的其救济途径包括上伤保险赔偿和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在选择、取代、兼得和补充四种救济模式中,应选择补充模式,即劳动者先领取工伤保险赔偿,不足部分可通过侵权损害赔偿获得救济.这是一种既公平合理,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伤事故救济模式,能够达到保护劳动...  相似文献   

2.
《时代风采》2010,(18):17-17
问:今年8月,我的一个朋友受了工伤,由于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的赔偿金额与受害方要求差距过大,一直没达成调解。请问,我们能不能等到2011年1月1日新的赔偿标准出台后,再请求赔偿?  相似文献   

3.
《工友》2012,(12):42-43
农民工在外地打工遭遇侵权,家乡工会主动撑腰。日前,湖北省总工会生活保障部介绍,湖北工会今年已调处异地维权案件288件,累计为外出务工人员争取维权金额6189万元。  相似文献   

4.
相鹏  铁军  郭磊 《工友》2006,(7):38-38
“选送培训”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落实人才兴企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近日,一名被企业培训的员工,归来后却不愿在原单位供职擅自“跳槽”而引发赔偿之诉。经河南省内乡县、南阳市两级法院审理,“跳槽”职工被判令赔偿原单位损失,其现供职的单位被判令承担连带赔偿之责。  相似文献   

5.
《工友》2011,(9):25-25
《工友》编辑部: 王某是甲电器公司机电维修员,工作期间未办理社保。2010年5月,经过协商,甲公司把王某借调到乙公司工作。2010年5月15日,王某在维修机器的过程中受伤。王某向乙公司主张享受工伤待遇。乙公司则以王某不是其单位的员工,与其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绝了王某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6日下午三点,一辆满载乘客的白色面包车缓缓驶出了河南省汝洲市殡仪馆,至此,一起农民工死亡赔偿纠纷以为家属追赔21万余元而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2007,(10):50-50
问:2005年1月28日晚,城关镇太平村村民李传游骑自行车沿老公路返家,不幸跌入排水沟内死亡。2002年8月,安徽省巢湖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六安市至合肥市三河镇公路03标段工程,在舒城县城关镇太平桥路段横向挖断作排水沟,但未设立任何警示标志。后工程完工但路桥公司未将老路排水沟填实,亦未采取其他防范措施。请问,施工方安徽省巢湖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公路管理方六安市公路局舒城分局是否应当赔偿李传游死亡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工友》2015,(2):25
《工友》编辑部:我是一家地板厂的地板裁剪工。日前,地板厂接到一位顾客的投诉,说他订购的某款地板存在质量问题要求赔偿。厂方领导认为可能是我从事的裁剪环节出现问题,随后扣除了我半月工资作为赔偿。请问工厂的做法是否合法?读者:张强张强读者:用人单位的这种做法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赔偿因自身原因造成的用人单位的损失,在法律上有严格的限制。首先,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赔偿须先证明该损失是由于劳动者自身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  相似文献   

9.
宗晓虹  谭立独 《工友》2006,(5):10-12
一起未了的案件陈天毅系武汉某企业职工。2003年12月20日早上,他骑自行车上班。途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死亡。2004年2月,经过交通管理部门的调解,肇事司机赔偿了丧葬费及死亡补偿金共计75000元。陈天毅的父亲认为,这同时又是一起典型的工伤事故,死者家属应当得到工伤保险待遇。他要求单位为其申请工伤认定未果。无奈,他只好自己直接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2004年9月,武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了工伤认定书,认定陈天毅是因工死亡。陈父拿着《工伤认定书》再次找企业,他提出,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09,(3):44-44
《工友》编辑部: 我于2004年12月到原单位工作,2008年12月与原单位终止了劳动合同。在终止劳动合同时发现,单位是从2006年1月才开始为我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我向劳动保障部门咨询,答复是无法补缴了。请问我能否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由此导致的社保待遇损失?  相似文献   

11.
秦兴旺 《工友》2006,(11):38-39
“企业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受伤不能按工伤赔偿。”法院的这个认定让黄肇能怎么也想不通。为了这句话,他苦苦地走了5年的工伤索赔路。2006年7月,广西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再审裁决,终于让他露出了笑脸。  相似文献   

12.
许方辉 《工友》2009,(3):41-41
案例回放: 张某于2007年3月应聘进一家科技服务公司担任驾驶员。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期限为3年,张某月工资1500元,公司以1700元为基数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如张某擅自离职,应赔偿公司为其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相似文献   

13.
本刊启事     
《中国工运》2006,(6):56-56
秦璐在《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6年第1期撰文认为,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越来越显现出来:缺乏完善的劳动合同,致使劳资双方责、权、利不仅不明确,甚至留下隐患;缺乏基本的劳动条件和安全措施,延长劳动时间,超负荷劳动,环境恶劣,工伤事故不断。  相似文献   

14.
许玲子 《工友》2012,(12):13-16
前不久,周照仙收到了她第8份判决书。虽然这次她又赢了,但在她的脸上却丝毫看不到笑容。6年前,周照仙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在工作中被锯刀锯断,致使她再也不能干重体力活,为了向工厂讨要6万多元的工伤补偿费,她经历了多场官司,换了5个律师,支付的费用远远超出了向厂方索取的工伤补偿费,而她至今一分钱也没有拿到。  相似文献   

15.
谭立独 《工友》2010,(12):4-6
事发:工作月余,冲床夺走打工仔双手2009年8月,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不久的张昊来到了永利汽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成了一名冲床工。没有培训,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6.
《工友》2008,(12):34-35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简单明了的规定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仍然遇到了一系列的追问:“上下班途中该如何界定?是否对上下班的时间及路线有要求?尤其是在有实际侵权人的情形下,工伤职工得到工伤赔付后,主张民事赔偿能否得到支持?这已成为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请看——  相似文献   

17.
来稿摘要     
重视隐性职业病对人身的伤害江苏省沛县姚桥矿戴长林来稿,就调研发现一些地方隐性职业病患者已超过工伤事故人数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隐性职业病患者超过工伤事故人数的原因,一是职业病患者大多数发生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二是企业主为了既得私利有意隐瞒职业危害;三是患  相似文献   

18.
海田 《农村青年》2006,(10):35-36
一般来说,工伤事故发生之后,最令打工仔打工妹寒心的是老板们的冷酷无情。一些无良老板不但不尽赔偿义务,反而将受害者扫地出门。双方的矛盾自然不可避免.往往要法庭上兵戎相见。但前不久发生在辽宁省沈阳市的这起工伤事故,却让受害者与老板成了亲如姐妹的生死之交。  相似文献   

19.
《农村青年》2008,(9):54-55
问:2007年3月,徐某应聘到当地某材料厂打工。2008年6月27日,其因违反操作规程,用手清理运行中的对滚障碍物,被机器轧伤左臂,经医院诊断为左手毁损伤并进行了截肢术,材料厂支付了徐某住院期间的医疗费1.49万元。事故由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多次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并订立了《职工伤残补助协议书》,约定:徐某为工伤,材料厂除已支付的医疗费外,再一次性给予徐某伤残补助费、就业补偿费、照顾费用和今后的医药费总计4.2万元,协议为一次性伤残补助的终结协议,材料厂今后不再承担任何责任。协议签订后不久,材料厂按约备齐补偿款,但徐某反悔,不愿签收。徐某认为,协议一次性赔偿4.2万元,数额偏低,遂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撤销上述协议。请问,该协议能撤销吗?  相似文献   

20.
《农村青年》2011,(12):40-40
问:王先生雇用某家政公司家政员周某担任自己两岁小孩的保姆。小孩在玩耍时不小心跌倒,门牙受伤。事后,周某只与孩子的爷爷奶奶打过招呼。因没发现异常,就没有将情况告知王先生和妻子。次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