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物品理论与政府经济行为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物品理论是为政府经济行为定位而引入的,政府经济行为大都可以从公共物品理论中找到依据。对公共物品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政府经济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城市积雪清扫是一种公共物品,而造成这类物品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垄断的单一供给模式.本文运用法经济学原理,通过分析公共物品的供需规律来探寻城市清雪服务的最优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3.
"公共性"视野中政府行为的市场化及其限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性”是政府得以产生、运行的内在依据和合法性来源。一个政府的“公共性”是通过其行为价值取向与行动能力来直接体现的。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成长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市场化取向在强化政府的利益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政府“公共性”的流失。因此,合理设计市场经济中政府所应充当的角色,对政府行为进行限度分析,是增强政府“公共性”的理性选择。限定政府的行动范围必须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和适度性、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决策的法制化等问题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4.
传统上,财政学和财政法均认为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外部性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传统公共物品理论。而交易成本公共物品理论则主张,财政法的经济学根基不在于外部性,而在于解决外部性的交易成本的高低。政府应以更低的交易费用来提供公共物品,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费用。财政和财政法的主要职能是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费用,而不是所谓的教务式的“提供公共物品”。借“私人不愿提供公共物品”之名而行垄断之实,其结果往往导致该物品的交易费用增加。因此,在决定一类物品由谁提供时,政府应该这样思考:该物品由私人提供和由国家提供,哪种方式交易费用较低?政府如何降低其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责任缺失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时实行"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就城市而言,大部分的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而广大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主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方式,导致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这与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出现的责任缺失密不可分。本文描述了政府责任缺失的表现,并对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进行相关分析,最后提出治理政府责任缺失有利于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6.
公共物品民营化政策存在潜在的公共风险,这种风险可以是私人部门或政府组织引发.本文简要的分析了"民营化"之利弊,并着重阐述了对"民营化"风险进行行政法律规制以明确政府权责.  相似文献   

7.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经济学质疑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政策(手段)可以分为命令控制、经济手段和劝说手段三种。①外部性问题和公共物品问题是两个扭曲市场机制的因素,而环境正是公共物品,并且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不经济性问题,因此传统市场在该领域当中无法发挥充分有效的作用。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大多数国家以命令控制为主要手段干预污染物的排放,限制外部成本,促进公共物品的生产。然而,随着命令控制手段的广泛实施,人们发现,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当中也存在着明显的政府失灵,寻求新的解决途径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目前,排污权交易制度被各国普遍关注,我国也多方试点,试图将之作…  相似文献   

8.
准公共物品的公共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准公共物品由于其自身固有特性而要求公共供给.但这一过程中极易产生公共悖论,通过引入竞争,造就一个竞争性的政府,变政府直接供给为间接供给,引入第三部门,将有助于优化这类物品的公共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9.
论公共物品价格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其不存在私人物品市场中的供求市场并通过供求平衡形成的价格.即没有一个有效的价格体系来控制公共物品的消费。政府是公共物品市场上的价格确定者。但我国采取的“成本加成”定价法,实践中存在诸多弊端。本文认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标准:树立合理的价格规制理念:完善公共物品价格的事前、事后监督体系是完善公共物品定价法是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与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市场推动模式不同,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政府管理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长三角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同时,长三角区域性公共物品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主要源于政府管理上的原因。通过完善政府管理来促进长三角区域性公共物品的一体化,关键在于要加快政府机构创新,实现政府职能转换,寻求政府管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良好的切入机制。  相似文献   

11.
作为心理学与公共管理学交叉的新兴学科,行为公共管理学采用科学方法对公共管理现象与心理过程的共有部分进行研究。其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政民互动情境下的"政府行为-公民体验"双轮模型:一方面是政府公共服务与决策行为过程及其输出;另一方面是公民认知与情绪体验过程及其反馈。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调查实验和现场实验。研究趋势表现在研究主题的与时俱进,方法与技术的兼收并蓄以及"学"以致用、构建和谐政民关系。  相似文献   

12.
政府制度创新能力的组织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社会提供公共的制度安排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内容之一,在既定的政府权力和职能中,政府必须挖掘自身资源,提高制度创新的能力.合理的组织结构安排是提高其这方面能力的有效路径之一.在与政府制度创新能力相关的过程和动力因素中,组织结构都可以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3.
公共管理有许多基础理论,如公共物品理论假设、外部效应理论假设和博弈理论假设等,用这些假设理论来解释政府的起源,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是公共物品,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主要归属于政府。约束政府行使这一职责的最好制度就是——绿色GDP。本文介绍了绿色GDP的概念、算法、障碍后,认为绿色GDP应作为以后的一个发展方向来研究、提倡。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杰 《行政与法》2004,4(10):19-21
“公共性”是一个分析现代政府活动性质和行为的重要工具,对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探讨有利于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处在转型期的中国而言,研究政府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在这种特定环境与制度下的内涵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根本理念层面、道德层面和政治过程层面来解释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内容,分析了我国政府对公共管理的根本理念定位———公众满意,国家公务员的公共行政道德责任建设及公民参与对“公共性”实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政府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但是,政府职能为什么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为什么仅仅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这一基本问题,却一直缺乏理论上的论证和阐述。探讨这一理论问题,对于我国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服务型政府和公共产品提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型政府以向社会和公众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公共产品为宗旨,其特点是面向公众,为民造福,没有一己私利,向人民负责。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主体。公共产品是指政府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竞争性、使用上不具排他性的物品和服务。公共产品按其具体表现形态可以分为环境类、服务类、物品类等。纯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原则是:渐增而不逆减,“双优”而不收费,普惠而不歧视,使用而不减损。婚前医学检查是政府提供的纯公共产品,一要坚持,二要自愿,三要优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下六合彩"问题及其政府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彩是未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在境内销售的彩票.私彩种类主要有由香港传入内地的"六合彩",以及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的外围码,其中以"六合彩"最为盛行.私彩的流行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危害性。国内学者对私彩的研究侧重于社会学方面,未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对私彩泛滥的现象、以及对政府现有治理方式的研究。本文重点介绍政府对"地下六合彩"的治理方式和手段,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政府对私彩的治理行为。  相似文献   

19.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俊玉 《行政与法》2007,(12):55-57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种政治的经济学,其独特的内容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都是"经济人,"其政治行为和经济行为都是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政府在干预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存在着失灵现象,政府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利益集团寻租的影响,而一些官员为了自利也会创租和抽租。  相似文献   

20.
目次一、公共物品非正式制度供给的概念界定二、公共物品非正式制度供给的成因分析三、公共物品非正式制度供给的利弊分析四、公共物品非正式制度供给的法律规制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市场化改革,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供给公共物品的制度层面存在大量的非正式制度。然而,非正式制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非正式制度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