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志敏作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不仅以不屈不挠、英勇牺牲的豪迈气慨永垂千古,而且以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清贫、廉洁的崇高风范光照史册。“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方志敏于1899年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就养成了爱劳动、刻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习惯。他7岁开始放牛,边放牛边割草拾柴。8岁在本村的一所私塾启蒙,课后仍然和小伙伴们一道去放牛割草掏猪菜;农忙放假时,他也到田地劳作:栽禾、耘禾、割禾、拾谷穗、拎稻草。自小参加劳动的他,深切192…  相似文献   

2.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里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听到这婉转优美、如泣如诉的旋律,人们的思绪立刻会被拉到烽火硝烟的抗战时期。  相似文献   

3.
初出茅庐,“红军赵子龙”显神威 1913年,贺炳炎出生于湖北松滋,家境贫寒。贺炳炎9岁丧坶,不久,因家境贫寒给地主放牛,但他并没有向命运折服,常常对玩伴说:“将来,一定让那些地主恶霸倒过来走路,看他们还敢不敢欺负咱们!”  相似文献   

4.
投身大革命的洪流1908年4月16日是卢冬生诞生人世的日子。他的家在湘潭七部一甲(今良湖乡史家坳材),虽世代务农.却无田土,全靠帮工.生活在这样一个贫寒之家,卢冬生不能上学,给一户姓陈的地主放牛.但是,东家的二少爷陈里很同情这个比他小五岁的放牛妇.他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卢冬生常去送衣物。每逢寒暑假回家,陈戾都要卢冬生“伴读”。使他免去繁重的体力劳动,并能读书识字,加之,得到陈良的教益,他的视野逐渐开阔起来.1916年冬,陈庆因反抗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毅然离家出走,投湘军鲁涤平部当兵。卢冬生失去了一个…  相似文献   

5.
李德生出生在大别山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丧母,给人家放牛为生。1930年2月,不到14岁的他就参加了红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当过7年战士,后从排长到军长,担任过各级军官,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在革命战争中,他能攻善守,打过许多大仗、恶仗,负过六次伤,立过多次战功。在刘邓大军中,他带的部队,是经常用来完成艰巨任务的“尖刀”和“拳头”,常常出奇制胜,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6.
战争年代的王建安,是“军政双全”的指挥员 王建安原名王见安,1907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今红安)桃花沙河村。他幼年以乞讨为生,14岁给地主放牛,屡遭凌辱。1924年10月,王建安放火烧了欺压自己的地主的房子,然后去武汉当兵,并更名王建安。  相似文献   

7.
放牛     
小时候,农村大部分家庭都养了牛,那时候农耕几乎离不开牛,放牛就成了我们小孩子的必修课。我们也乐意放牛,因为放牛比干其他农活要轻松得多。一般每天要放两阵牛,早上一阵,下午一阵。爷爷告诉我,牛后背部有两个“窝”,左边是“水窝”,右边是“草窝”,没吃饱时是凹下去的,吃饱了就会鼓上来,等两个“窝”都鼓上来了你就可以回家了。  相似文献   

8.
朱德总司令60大寿,时值1946年12月1日。那一天,朱老总意外地收到一份寿礼———用颜体书写的“威震环宇”的寿匾。他老人家仔细端详着这份特殊的寿礼,绝口赞扬寿匾上的字写得好。这是陕甘宁边区“抗联会”(全国总工会、妇联、青年团、文协4个人民团体的总称)敬赠的,寿匾上“威震环宇”四个大字出于“抗联会”总会计王德裕之手笔。王德裕,原名王际裕,别名王德三。1881年4月29日出生于辽宁省庄河县一个贫寒农家。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常利用放牛空闲时间到私塾窗外听先生讲学。没有钱买笔买纸,就用草棍在地上…  相似文献   

9.
杨根思, 1922年冬生于江苏省泰兴县一个贫农家庭。他曾被迫给地主放牛,给资本家当童工,也曾靠拉人力车勉强为生。   1944年 2月,杨根思参加了新四军, 1945年 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决心把一生献给党。在解放战争中,他先后荣获“华东三级战斗英雄”、“华东一级战斗英雄”等称号。 1950年 9月,光荣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 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11月 25日,中朝人民军队发动第二次战役。杨根思奉命率全连战士承担了 1071高地堵截敌人的艰巨任务,并决定自己带领三排占领 1071高地前沿阵地小高岭。 11月 29日…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1,(22):85-88
从6岁起,少年李斌每天都要放不同的牛。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的家乡开通了一条简易公路,课余时,他一边放牛,—边在山区的简易公路上玩他自己制作的木制小推车。那时的他,肯定不会想到20年后会创办一家汽车网站。  相似文献   

11.
梅桑榆 《唯实》2000,(9):136-137
朱元璋出身贫寒,从小替人看羊放牛,后来又因家乡大旱,瘟疫流行,一家人大都病饿而死,不得已到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直到后来投奔红巾军,才渐渐出人头地。他有这样的出身与经历,自然不敢忘本,直到在金陵自立为吴王时,仍躬行节俭,建筑宫殿“制皆朴素,  相似文献   

12.
光明的使者     
农电所长,是很多人羡慕的“美差”。手中有权是为个人谋取私利,还是心系百姓为民做事,九台市放牛沟镇农电所长、市优秀共产党员张兴夫用行动做出了回答。 1992年,农民电工张兴夫被九台市农电局破格聘用为放牛沟镇农电所所长兼电管站副站长。当时的放牛沟农电所是九台市农电系统的老大难单位,所内职  相似文献   

13.
陈光同志,江两瑞金人,1914年生。他7岁时父亲病故,受生活所迫只好给地主家放牛,9岁又去学木匠手艺。那时的他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家人拚命地干活,日子还过得这样穷苦。  相似文献   

14.
朱元璋出身贫寒,从小替人看羊放牛,后来又因家乡大旱,瘟疫流行,一家人大都病饿而死,不得已到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直到后来投奔红巾军,才渐渐出人头地。他有这样的出身与经历,自然不敢忘本,直到在金陵自立为吴王时,仍躬行节俭,建筑宫殿“制皆朴素,不为雕饰”,而且规模不大,仅九个月便告竣工。一次,朱元璋视事东阁,因天气炎热,衣服汗湿,“左右更衣以进,皆数经浣濯者……衣皆蔽”(《明史·宋思颜传》)。在江西称汉王的陈友谅生活奢侈,“尝造镂金床,甚工,宫中器物皆类是”。平定江西后,有人以此床进献朱元璋,他看后叹…  相似文献   

15.
赵亚兴 《奋斗》2008,(7):58-58
小时候.常去农村的姑姑家.有时一住就是一二个月。农村的事,自信还是十分熟悉的。特别是耕牛,还有那么一点亲切感。和表哥放牛,那头黑牛亡子,我扳着它的角,骑到它身上,一点脾气都没有。可是,一次,在机关里闲聊,有人说:“你说你熟悉农村.我问你个问题.能答上吗?”他问的问题是:“是牛耳在前?还是牛角在前?”明摆着的事,时常见到的事,可竟难住了我,真还说不出牛耳、牛角.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相似文献   

16.
作为“外论摘译”栏目的编辑。在组编介绍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文章时,我曾经向有关人士咨询,他们一致推荐我务必要看一看《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这部书,此书获“朱光潜美学奖”等多种奖项,作者也被邀请到澳门参加“后现代对话学术讨论会”,作品、作者都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注意。新年伊始,我受命采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有幸见到了这位《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一书的作者。他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一位好学的书生,书房里俯拾即是书和学生的贺年卡。王岳川1955年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3岁下乡放牛,后回县城做工人、教师,1977…  相似文献   

17.
童小平 《世纪风采》2011,(11):26-29
我的父亲童炎生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双亲早逝,是一个给他人放牛打工的苦孩子。在那苦难深重的岁月里,为脱离苦海,他带着朴素的思想和翻身的愿望,走进了革命的队伍。  相似文献   

18.
提起“铁人”王进喜,很多人都误以为他是东北大庆人,这是因为他是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而闻名海内外的,其实,王进喜是西北玉门人,而且从玉门去大庆之前,他就已是全国有名的劳动模范了。王进喜,1923年9月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6岁时,其父因地主霸占家中仅有的6亩土地,告状无门,被逼瞎了双眼,家庭生活无着,他便拉着双目失明的父亲四处乞讨。8岁起给地主放羊、放牛顶债。15岁到玉门油矿当了小工,后到驮运队赶马车。1949年9月,玉门油矿获得解放,王进喜当上了一名钻井工人。1952年当上副…  相似文献   

19.
张令彬     
张令彬,原名张柏茂,1902年6月出生于平江龙门枫树下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出生刚10个月,做了一辈子长工的父亲因劳累过度而死。5岁时,母亲改嫁,他和哥哥靠祖母纺纱维持生活。因收人菲薄,张令彬常常忍饥挨饿,吃过树皮草根与“仙人士”(一种细软的黄泥土)。他7岁给人放牛,10岁开始学裁缝,15岁给人做长工。因不堪地主欺压,他便拜师习武。经过多年的苦练,气力大增,三五个人也打不过他。他性格刚直,好打抱不平。一天,龙门市的警察到枫树林抓赌,没有抓到,便强令全村每人交出三块银圆作抵押。张令彬拿起一根短棍,质问警察:…  相似文献   

20.
1902年9月23日,苏步青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带溪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生了13个子女,他是次子。童年时代,他帮助家里割草、喂猪、放牛。由于家里穷,无钱供他上学,每天路过私塾,他就偷偷靠近窗口看老师教书。父亲见他这么喜欢念书,就在他9岁时,挑着全家吃杂粮省下的一担大米,又借了几块大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