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党的十五大报告又指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可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2.
<正>"为人民服务"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追求,也是人民公安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大法宝。认真践行"为民"理念,保持公安机关的政治本色,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周小李 《求索》2011,(5):55-57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服务社会和谐、服务民主政治、服务文化发展、服务人民生活是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内涵。志愿服务以志愿精神为价值取向和动力源泉,它与为人民服务有着内在关联和一致性。促进社会和谐、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改善人民生活是志愿服务对为人民服务时代内涵的有力彰显和弘扬。  相似文献   

4.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十八大报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决定因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一、精神文明——怎样的精神才是文明的精神为人所专有:“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在有机物中产生出思维着的精神”就成了人。中国文化中相当于这种“思维着的精神”的概念,在古代就是“义”,在当代就是“主义”,“义”或“主义”的实质就是人的价值——人有什么用、对谁有用——关于人的价值的认识就是核心价值观。人能够思想,能够表达思想,能够理解别人的思想;人对于己有用的事物喜爱,对于己无关的事物漠然,对于已有碍的事物厌恶,人也因为自己有用而自豪;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荣辱观凝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髓,“八荣八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基本价值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坚持“人民至上”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原则要求和崇高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明确了“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深邃内涵。紧紧依靠人民与不断造福人民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高度统一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赋予为人民服务新的内容,这一新的内容就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通过价值规律的行为取向实现向人民奉献;独立的人有偿地为人民服务,自觉地为人民奉献。依据这些新内容要有新的服务方式,即:从行政化的保姆式服务转变为社会化为人民服务;帮助人民学文化、学科学,使人民拥有创造物质财富的本领;讲效益、讲质量,使人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5,(5)
<正>沙家浜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文明创建不放松,志愿服务常态化,以主动作为适应新常态,以服务民生提升乡风景,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以苏州地区第一名的优势获评第四届"全国文明镇"称号。一、融入文明创建新动力,彰显文明价值新成效。每年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本镇发展规划和年度考评,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文明创建工作,建成苏州农村地区第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2010年开始在全市率先启动五星文明户创建和党员先锋户评选工作,"和阿姨"等2户家庭获  相似文献   

9.
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相适应的主导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体系中,存在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等与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相适应的社会主导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当前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坚持和倡导这些社会价值观对于保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途径。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创立了一种以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为基础的为人民服务模式 ,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邓小平、江泽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创立了一种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为人民服务模式 ,并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胜利。为人民服务从作风走向法治 ,深刻地体现了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一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随时代的发展而丰富发展的,它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增添了新的内容,具有了新的要求。胡锦涛同志的"七一"讲话,全面阐述了新时期的"为人民服务",凸显了"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地位,丰富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明确了"为人民服务"新的要求,是一篇阐述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经典文献。  相似文献   

12.
刘学民 《人民论坛》2010,(6):232-23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追求的根本价值。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的反映。把以人为本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体现着人类道德的进步。以人为本蕴涵着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人道主义精神是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内涵。  相似文献   

13.
文明新高度     
<正>文明之风,见微知著,润物无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这句话蕴含的深刻意义就是:一个国家、一个省份、一个城市甚至一个人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物质的充足,还必须依赖于精神的富有。近年来,广西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人民服务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共产党人提出的道德要求。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 ,为人民服务有了新的内涵 ,它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也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要求。进行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教育 ,要紧密同广大民众的物质利益和具体的心理需求结合起来 ,但又要注意不同的社会角色的区别 ,对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载人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践行载人航天精神,在铁路文化建设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弘扬民族精神,坚持服务人民,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弘扬时代精神,坚持开拓创新,把确保安全畅通作为每一名铁路人应坚守的责任和义务;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人为本,把铁路发展的整体价值与实现职工自身价值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为人民服务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共产党人提出的道德要求。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为人民服务有了新的内涵,它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也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要求。进行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教育,要紧密同广大民众的物质利益和具体的心理需求结合起来,但又要注意不同的社会角色的区别,对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公平 《公安教育》2011,(3):16-18
<正>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公安工作的精神旗帜,具体来说,一是宗旨服务;二是忠诚、责任、奉献;三是公正执法、清正廉洁。如何把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民警的自觉追求?笔者认为,应最大范围地统一民警的思想,在建设公安队伍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教育培训、在丰富警察文化氛围、公安英模引领、为人民服务中把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民警的自觉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民警执法质量水平,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建设一支有能力、有魂力、有激情的公安队伍。  相似文献   

18.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核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建党精神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百年来党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从根本上说就是坚守、践行和创造性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结果,具体而言,集中体现在四个维度上:一是思想基因、理论基因的传承创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萌生、形成和不断发展壮大最为基本而又具有蓬勃生机的理论基因、思想基因;二是实践起始、实践归宿的价值定向,党是为维护人民地位、保障人民权利、实现人民利益、满足人民需要、促进人民发展而部署和推进各项实践工作;三是文化主线、文化主脉的定调弘扬,坚持建设、传承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文化,自觉、主动地承担起建设"人民文化"重任;四是科学方法的转化创生,将"以人民为中心"转化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兑现,还需要我们开辟更多维度、创新渠道和形式来使"以人民为中心"得到更充分地彰显、更有成效地落实.  相似文献   

19.
<正>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2022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他强调,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出,“要持之以恒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海南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王国华 《新东方》2008,(10):37-39
一、城市精神的内涵诠释 在当今时代,精神已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文化战略资源。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主要体现在该城市的文化特质上,而城市精神则是文化特质的核心。一般而言,城市精神应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公共道德精神。公共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为着力点,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市民整体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