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正>2014年是安防领域和物联网领域亲密接触的一年,物联网成为继移动互联、可穿戴设备之后又新一代产业热潮。随着科技、互联、智能的不断发展,传统安防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物联领域。在物联网的世界里,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被感知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比如视频采集装置、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物物互联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所有的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并与现有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  相似文献   

2.
<正>"物联网"概念首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自动识别实验室于1999年提出。世界上万事万物,小到钥匙、手表、手机,大到汽车、楼房,只要嵌入一个微型射频标签或传感器,通过互联网就能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交互,从而形成一个无所不在的"物联网","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组成部分,作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IR,全球定位系统GPS,压力/温度/湿度/浓度传感器等信息传感设  相似文献   

3.
2009年初,美国奥巴马政府把"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并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通过建设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创造新型社会和经济结构。智慧地球引入物联网的概念,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沟通与管理,全部纳入信息化的范畴之中,从更高层次上提升了信息化社会的内涵,重新诠释了信息化概念。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4.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物联网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它通过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将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能参与"互联互通",实现人类与物理系统的整合。但物联网也是把"双刃剑",因为物联网的传感网络分布随机、无线网络无处不在,且不能再采取物理隔离等强制手段人为干预信息的交换。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隐私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问题将比传统互联网更为突出,物联网在规模化推广前,安全问题是必须解决的一环。  相似文献   

5.
由于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原有的专利制度受到影响并产生了一些不协调,这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本文比较了美国、欧盟的相关作法,对软件专利、商业方法专利以及这些专利申请的冲突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借鉴,提出中国的专利制度要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形态不断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当这种冲击不断加深和变革不断加剧的时候,互联网就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思维范式,也就是当前各行业热衷探讨的"互联网思维"。今年3月初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从而掀开了  相似文献   

7.
<正>从中国移动的角度,我们认为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很重要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应用边界的扩展。从固定电话到宽待到智能手机,实际上都是人与人的通信,那今后人与物,物与物将带来极大的扩展。第二,联网设备的爆发,今后各种各样的联网设备越来越多。第三,信息技术的革新,这里面有传感网方面的技术革新,也有传送网技术革新,还有网络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第四,物联网是对传统产业的改变。从运营商角度来讲,物联网将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新一次信息革命。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是信息产业领域的三大支柱.最新型的结合和体现则是无线物联网平台技术.当今,无所不在的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通信时代的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其物联网被专家及多个国家认为是继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不管是"智慧地球",还是"感知中国"这些新提法的问世,都意味着无线物联网将是当下最热门最具竞争性的产业.那么,物联网的理念及应用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正智慧城市是以信息和通信技术即广义物联网为支撑,由物联网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实现信息感知互通,进而在物联网之上,结合多类资源实现城市智慧管控调度,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衍生出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民生、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城市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发展需求的变化,其经历可以归纳为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近日,深圳市万佳安物联股份有限公司worthcloud视频物联云平台在大中华喜来登召开全球发布会,参会人员逾500。本次发布会以"物联生活·共享视界"为主题,云集国内重要投资机构及投资人、众多互联网精英人士及大数据相关行业协会领导、全球行业客户及其它相关行业云平台应用用户,成为业界一次重要的跨界交流盛会。也向外界正式传达了万佳安共享合作的商业理念,开启了万佳安视频物联网战略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互联网+"如当年物联网兴起时的"感知中国"一样,随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热点和焦点。物联网更像一张传统的信息网络,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各行各业,相当于"+物联网"。"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成为当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互联网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作用于传统  相似文献   

12.
正物联网是什么?今天,越来越多的物联网产品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我们在短短几十年间不经意的走过了因特网时代(固定位置的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换)、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中的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换),如今迈入了物联网时代(物与物信息交换),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物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智能。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互联网的延伸,物联网利用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而它对于信息端的云计算和实体段的相关传感设备的需求,使得产业内的联合成为未来必然趋势,也为实际应用的领域打开无限可能。物联网时代的停车场系统,也从产品  相似文献   

14.
沈文文 《刑警与科技》2013,(22):268-272
<正>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of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  相似文献   

15.
正凭借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正在发生。物联网以互联网、传统的电信网等信息载体为依托,以实现物物互连互通,是互联网向物理领域的纵向和横向延伸。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升人们生活、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高新兴产业的经济竞争力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叶国伟 《刑警与科技》2013,(11):121-122
<正>物联网时代,智能家居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智能家居企业只有大胆创新,才能在物联网时代赢得一席之地。所谓"物联网",简而言之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概念在1999年提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又一次掀起了信息产业浪潮。比尔·盖茨在华盛顿湖畔的智能化豪宅,联想、长虹等国内厂商推出的"闪联",国内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无论是针对城市安全的智能安防,还是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已经成为实现产业领域以及智慧城市各个领域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联与融合应用的最佳途径,这也表明人工智能与各个产业的融合需要以物联网为大数据来源基础。在经历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两次洗礼,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同样,生态在物联网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中也一定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美国的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平 《法商研究》2005,22(4):138-145
在专利制度建立之初,各个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排除了对商业方法和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诞生,美国对商业方法软件逐步给予专利保护。从美国对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美国在立法层面上从未改变专利保护的范围,更多地是从其产业政策角度在专利审查指南以及判例法中对专利保护范围作出新的诠释,从而使其专利保护紧密配合市场需要。美国的这一做法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任何一个智能终端,它只需要两个东西,一是供电,二是联网。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网电速联"。物联网的概念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环境传感器、图像感知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基础组成部分。几乎涵盖  相似文献   

20.
一、国际化是专利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一)经济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专利制度的国际化世界上专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从一开始就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及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连,萌芽状态的专利制度产生于封建社会的末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技术在工商业的发展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从而产生了保护技术发明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