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毅 《学习月刊》2014,(24):122-122
近年来,巴东县认真贯彻“产业兴县”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目标,以畜牧产业链建设为主线,建立健全“六大体系”,有力推动了畜牧强县建设进程。一、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强化“三群一站”建设。利用三峡库区生猪品种改良项目和北京市农业局对口支援项目建设.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生猪品改网络。  相似文献   

2.
李洪敏 《学习月刊》2009,(20):150-150
随着三峡枢纽工程和输变电工程接近完成,三峡库区已进入后期建设关键时刻即“后三峡时期”.意味着库区县市将全面实现从“移民”到“富民”的战略转移。巴东作为三峡库区的重点移民县,如何适应国家对库区政策支持由保障搬迁转向促进发展.项目安排由眼从规划转向全面争取.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治理的话语体系下,政策议程设置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础性环节,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场域。“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议程设置”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具体应用与实践展开,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人民利益表达、政策问题识别、决策共识凝聚等重要治理功能。作为一种“完成式”,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议程设置的生成与发展,经历了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升华的历史逻辑,从“人民同意”到“人民满意”的合法性构建的理论逻辑,从“局部”到“全过程”的人民主体地位确立的实践逻辑。作为一种“进行式”,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议程设置还应当在治理话语层面,遵循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建构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问题识别机制、政策共识达成机制和政策责任追究机制,更好地实现其治理效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张如虎 《学习月刊》2010,(10):105-105
近年来,巴东县地税局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理念,把源头治理、前置式防范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中心课题,通过“感情暖人、文化育人、制度管人”三个层面层层设防,以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以防惩结合为最终手段,震慑谋私之心,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5.
周维 《学习月刊》2012,(22):110-110
巴东县是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县情较为特殊。一是自然条件较差。巴东为三峡库区地灾最易发最严重地区。共有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点660多处,每年应急抢险搬迁安置平均将近1000人。二是移民任务重。先后承担了长江葛洲坝、三峡和清江隔河岩、水布垭电站以及宜万铁路、沪渝和沪蓉高速公路、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近10万人的移民工作任务。现在还需完成黄土坡滑坡近2万人的二次避险搬迁。  相似文献   

6.
作为全省海拔最高、人口最少,气候条件最恶劣、生活条件最艰苦的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玛多县委把全面提升党在藏区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以“六个结合”为抓手,以“高海拔、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豪情,以“着力打造果洛地区生态大县,“三江源”地区旅游名县,青南地区交通枢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的青海藏区和谐之县”为发展定位,以“产业兴县、民生和县、项目建县、生态立县、稳定安县、改革活县、人才强县”为发展战略,提振精神、抢抓机遇、奋力而为、扎实苦干,全县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政治环境风清气正、民心思进的良好态势。县党政领导班子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州优秀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7.
黄光辉 《学习月刊》2014,(24):126-12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巴东县集老、少、边、山、穷、库、险于一身,大山阻隔与经济落后严重制约着政府的治理能力,使社会治理面临政府无力管、农民无人管、社会无法管的困境。近两年来,巴东县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出一条“技术牵引型治理”的新路子,打造农民办事不出村系统,促进政府规范化、标准化、协作化运作,倒逼政府职能转变,农民足不出村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从而提升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实现了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余生安 《学习月刊》2014,(14):114-114
近年来.巴东县以安全生产网格化建设为主要抓手,依照“网定格、格定员、员定责”的管理模式,从“全”、“严”、“明”、“实”几个方面发力,构建起“责任全覆盖.监管无肓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为促使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全面落实和“平安巴东”建设全面推进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06,(13):I0003-I0003
过去的一年膨阳县水利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20”字建县方针和“6531”工作思路.紧扣水利为农业生产、经济建设服务这一主题,先后开展了12个项目30多项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542.73万元,按计划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0.
李文钊 《前线》2021,(3):67-74
“接诉即办”是以人民为中心和以基层为中心的北京超大城市治理实验,它开创了面向人民、面向问题、面向基层的超大城市治理变革实践,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了更好地厘清“接诉即办”的运行规律和内在逻辑,我们从人工制品和治理实验的视角理解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实践,并尝试探讨这场治理实验背后所蕴含的设计原理。作为人工制品和治理实验的“接诉即办”改革,其设计原理包括九个方面,即面向人民探询问题解决、集中统一受理市民诉求、分层分级解决市民诉求、政府部门直接面向市民、市民评价诉求解决效果、解决产生问题背后的问题、市委监督激励“接诉即办”、使用制度规范“接诉即办”和开发“接诉即办”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的版图上,枫桥只是一个普通的江南小镇。60年来,作为基层治理创新创造之地,枫桥在全国久负盛名。“枫桥经验”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浙江省诸暨县枫桥区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基层治理经验。60年风雨历程,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枫桥经验”的指引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完善具有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如今,“枫桥经验”成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历经时代淬炼而弥坚,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第一要务”,是加快秭归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决策。首先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重塑秭归绿水青山。2001年国务院作出了“两个防治”的重大决策,国家将投资400多亿元用于三峡库区地质滑坡和库岸高边整治以及库区水污染治理,对长江流域天然林保护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这对秭归来说是千载难逢…  相似文献   

13.
张奎义 《奋斗》2004,(8):16-16
近年来。我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四个一切”作为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健全完善引进人才和引进项目“双引”机制:先后引进各类中高级人才1972名。引进大项目19个。通过人才和项目引进,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2.8亿元,财政收入5.35亿元。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  相似文献   

14.
巴东县创新学习方法,从“建”、“讲”、“评”、“促”四个方面人手,开办“干部学习讲坛”,打造县委中心组学习品牌,取得了理论学习的良好成效.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巴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5.
李美玲 《湘潮》2023,(6):55-56
<正>党的二十大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便是其中之一,且置于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了系统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以及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问题。相关论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巴东县突出“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理念.大力实施“农民办事不出村”信息化项目.将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行政审批受理权限下放到村,畅通农民办事“最后一公里”.积极探索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新途径。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凯教授对该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21,(1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现实挑战和文化传承的冲击与回应,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内容:共同建设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美好社会,实现党政主导、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共同治理,完善制度,保障治理成果的共享和“四化”治理目标的实现,良法善治,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是加强和创新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思想指南,是从上而下的管理格局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的需要,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再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中国化的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18.
《党的建设》2014,(5):52-52
近年来,临泽县坚持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原则,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要求,在全县7个乡镇、11个部门、4个社区和71个行政村建成了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主体,各部门政务服务分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村)便民服务点为支撑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了群众均等享受公共服务、办事快捷方便的愿望,有效解决了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价值取向是一定时期内治理主体基于国家的历史传承、制度背景、社情民意等因素在各种价值目标中所做出的关键选择。作为治理主体所寻求和创造的核心公共价值,国家治理价值取向决定了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治理价值取向经历了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变迁,其根源在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意味着人民需求发生了转换,国家治理价值取向必须回应人民需求的变化。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价值取向的变迁,体现了对“人民至上”精神血脉的传承赓续和对“人的发展”终极关怀的跃迁升级,实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并走出了一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推动、渐进式演进、多元化发展的变迁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先锋队》2005,(6)
离石市国土资源局位于离石市内滨河南东路,占地面积1000m,全局共有干部职工91名。离石市国土资源局内设7个行政股室;办公室、土地开发利用股、地籍股、监察股、测绘股、地环股、矿管股。11个事业机构:规划站、执法监察大队、交易所、估价所、土地收储中心和下属6个基层国土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