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最近在一家有一定规模的私营纺织企业调研时了解到,该企业员工们对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反映较大。企业主对此的解释是:员工加班是给加班费的,企业员工的总收入已经高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该企业主如此理解工资标准实在令人惊异。同时也说明了问题:政府为保障职工获得劳动报酬权不受侵犯而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在有些私营企业中却成了侵犯职工权益的“挡箭牌”。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现在有的企业千方百计在劳动定额上作文章,想办法压低职工的劳动报酬。在部分纺织企业中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职工虽然经常加班,…  相似文献   

2.
“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是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走出困境、步入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对于这个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有些企业在执行中却走了样,必须引起重视。一是不顾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盲目地搞下岗分流,不仅侵犯了职工的利益,也使企业本身利益受到了伤害。二是部分企业职工下岗之前,既不制订下岗分流方案,也不召开职代会讨论决定。三是有些企业只顾本企业效益,而不顾职工利益,将老职工、女职工当成“包袱”甩给社会。四是有些企业领导借下岗分流之机,排斥异己,凡是他们认…  相似文献   

3.
劳动定额标准是劳动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和职工获取劳动报酬的重要依据。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管理,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职工,都是一项双赢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讲,可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于职工来讲,实施通过科学测定和集体协商形成的劳动定额标准,  相似文献   

4.
制定劳动定额是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基础工作,参与劳动定额制定是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各地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当前,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完善劳动定额制定工作十分重要,需要政府部门、企业行政和工会组织紧密配合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08,(4):7-7,10
近年来,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非公企业随意提高劳动定额或压低计件工资单价,企业员工为完成生产任务不得不超时劳动,严重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影响了职工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据全国总工会调查,43.5%的职工认为计件工资单价偏低。56.6%的职工经常加班,其中四分之一是由于不能完成劳动定额造成的,每天需要加班2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劳动定额的职工占被调查人数的27.6%。  相似文献   

6.
[案情]宁波市某厂1997年1月2日到27日以赶急活为由,要求该厂两车间的职工加班。加班期间取消了每周的休息日,从1月16日开始,每天延长工作时间4小时以上,并且直至2月底仍未发职工加班加点工资,厂方解释是,因为春节(2月份)计发工资来不及。同时,该厂规定职工不加班加点要征得厂方同意,否则作为违纪处理,职工对此曾提出异议。市总法律部接到职工举报后,即对此案进行调查,证明情况属实。市总工会认为:该厂由于生产任务不均衡,确实需要加班加点的,厂行政应在与企业工会和职工协商的基础上,按照《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有关…  相似文献   

7.
各地工运信息内蒙古就企业向职工集资等问题作出规定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厅发出通知,就企业不得因职工不参加集资而强迫其下岗或解除劳动关系等问题作出了规定。通知指出,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或生产经营发生困难时,在未取得职工自愿的情况下,不得因职工不参加集资而强...  相似文献   

8.
目前作为企业实施收入分配、职工获得劳动收入重要依据的劳动定额,国家没有统一标准,行业劳动定额管理缺位,企业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多样化,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劳动定额过高、工资分配不合理已经成为普通的现象。规范企业管理模式,规范劳动定额标准,以劳动定额治理收入分配歧视、保障一线职工的劳动报酬权不受侵犯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13,(1):32
兰州市国有改制企业多、非公有制企业欠发达,经济总量小,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职工数量较多,工会帮扶任务繁重。为此,市总工会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不断延伸职工帮扶网络,在企业建立职工帮扶站点,初步形成了市、区(县)、街道社区和企业四级帮扶网络体系,同时也将"面心实"活动落到了实处,深受企业和职工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做好下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下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倪豪梅随着改革的深化,企业转机建制步伐的加快,职工下岗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再就业工作也成为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据有关方面测算,到1997年底,全国企业下岗职工达1151万人,而且今后3年职工下岗的趋势还要有新...  相似文献   

11.
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职工再就业工作韩清尧做好再就业工作是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这会给一部分职工...  相似文献   

12.
下岗内退职工能够当选为职工代表编辑同志:近日,笔者从基层了解到,有的企业召开职代会、工会代表大会时,只按在岗职工分配名额,没有下岗、内退职工的代表。企业认为,下岗、内退职工,已不在本企业、本岗位工作,无法参加企业的事务管理。下岗、内退职工则认为:因...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促进了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企业破产、职工下岗失业等一系列负面影响。面对失业,一部分职工能够振作精神,积极寻求再就业,但也有一部分职工处于困惑、彷徨中,出现悲观、厌世、不满等情绪。后者虽然不多,但涉及社会面广,势...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一些职工经受着下岗的阵痛。这部分职工尽管不在岗,但他们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并没有解除,依旧是企业的职工,也仍然是企业工会的会员。工会组织作为“职工之家”,既是在岗职工的“家”,也是下岗职工的“家”。而与在岗职工相比,下岗职工更需要工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给他们送去“家”的温暖,使他们离“岗”不离“家”。要让下岗职工离“岗”不离“家”,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把好关。职工下岗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作为…  相似文献   

15.
记得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说过:人的“致命弱点”是被人尊重,先有尊重后有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尊重对于调动职工积极性至关重要。职工是企业的主体,紧紧依靠职工是搞好企业的重要前提。然而,曾几何时,一些企业的领导却忘记了这一点。有的企业的个别领导只知道要职工卖力气干活,却不懂得理解职工、尊重职工,为职工排忧解难,他们口头上把职工当“主人”,而实际上只是把职工当成完成任务的“工具”;有的企业领导在企业出现亏损、职工面临下岗等困难时,不是满腔热情地依靠职工走出困境,而是把职工当成包袱甩掉,甚至借机打击报复;还…  相似文献   

16.
樵翁  林政兵 《工友》2007,(12):10-11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虽然,《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元月1日起实行,但是,在此之前,已经有相当多的企业早已这样做了,而且尝到了甜头!美国亨利普安在华投资企业——荆门普安阀门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7.
基层动态     
巴林左旗粮食系统分流不下岗、减员增效益近年来 ,实行了减员定编的巴林左旗粮食系统经济效益呈现明显增长的好势头。巴林左旗粮食系统原有职工444人 ,改革中定编为186人 ,需减员258人。粮食系统的职工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优越感尽人皆知 ,许多面临下岗分流的职工情绪一落千丈。对此 ,粮食主管局党政工同唱一台戏 ,深入基层 ,逐个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妥善安置下岗分流人员 ,以致无一人下岗失业 ,而且在分流后 ,出现了企业、个人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可喜局面。(赤峰市巴林左旗总工会)武钢建立与企业改制相适应的民主管理制度去年以来,武…  相似文献   

18.
关于企业劳动定额与职工工资决定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定额的合理确定是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提高的关键。在当前劳动定额管理缺失的情况下,应通过"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制定标准、企业参照执行、工会和职工民主参与和监督"的劳动定额管理体系的构建,逐步使劳动定额制定和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使企业职工工资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运》2009,(2):44-45
工资薪酬福利收入是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核心问题.也是广大职工的生存之本。《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努力搞好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文远当前,下岗减员给一部分职工带来了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看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能否切实有效地解决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事关职工队伍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也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各级工会要高度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