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央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着眼于事前把关和事前预防,规定“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级党委管理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报告工作,并负责审核下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突出了对主要领导用人权的制约,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事前监督制度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2.
王铁 《瞭望》1994,(47)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对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部目前正在就党政领导干部礼品申报、年度收入申报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不久可望在这些方面作出规定,待条件成熟后还将出台综合性的财产申报法。这些规定将如何制订?是否能达到治本的目的?本刊从这一期起将请有关部门的同志向读者分别作出介绍。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4,(4):64
<正>领导干部瞒报个人有关事项不是"小节"潘洪其在2013年12月30日《北京青年报》撰文指出,领导干部瞒报不报个人有关事项,不是无伤大雅的"小节",而是必须严加追究的政治失信失德行为。不难设想,一个干部如果不敢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多半是自己有见不得人的东西,担心泄露出去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在健全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的基础上,将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试点和探索,领导干部个人事项从向上级部门报告,由上级部门内部掌握,发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央组织部同步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这四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制度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5.
来自中组部的消息表明,今年干部监督工作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首先是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将有新的举措。一是健全和完善巡视制度,中组部将与中纪委联合派出巡视组,重点对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对中央批示、交办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择任用干部和廉洁从政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是依照有关法规和要求,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积极推行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报告制度,据了解,这项工作将由中组部干部监督局具体办理,主要是对省级干部的家庭财产…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暂行规定》已于近日正式颁布施行。该《暂行规定》与全国版《廉政准则》相比,明确了本市党政领导干部接受党内监督的事项范围。《暂行规定》包括党政“一把手”在内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参加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时,要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住房、投资及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等有关事项 。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央办公厅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央组织部同步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四项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8.
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探析——一种政治责任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首次将引咎辞职纳入领导干部制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咎辞职是党政领导干部承担政治责任而非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的一种形式,但它难以完全制度化。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民主的政治文化,方是强化党政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6,(36)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9日召开会议,研究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等问题。会议认为,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制定党  相似文献   

10.
7月11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了中办、国办于日前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该《规定》对于完善中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与过去的同类制度相比,指出《规定》在五个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1.
7月11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了中办、国办于日前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该《规定》对于完善中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与过去的同类制度相比,指出《规定》在五个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2.
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逐步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成长机制,是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本文试就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考任分离制度谈点初步设想。一、考任分离制度的含义所谓党政领导干部考任分离制度是指像事业单位干部职称评聘分离一样,把党政领导干部的任职资格考试与其考察任用相分离,也就是说,某个干部都可以通过报名参加某一级别或某个职位的任职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取得某一级别某职位…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制度,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在特定的环境下经历了一个孕育、萌芽、产生和发展的演化过程,而这种演化呈现出显著的规律性特征。笔者拟以制度发生学为分析工具,通过制度生态分析、制度基因分析和基于制度规律的制度演化分析,来尝试着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制度逻辑作以揭示。  相似文献   

14.
科学规范和有效约束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用权行为,对于保证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手中权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不断改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人,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职权的自觉性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一些党政“一把手”在行使职权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是领导干部辞职的两种主要形式。中央颁布实行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其中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一项重要举措。所谓引咎辞职,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出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或因工作未尽职造成过错,出现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在社会舆论和事实依据的迫使下,由本人提出的辞职。引咎辞职是主动辞职,但并不影响对有关责任事故、违法违纪问题的调查处理。所谓责令辞职,是指干部管理部门根据领导…  相似文献   

16.
论对党政基层领导干部短期行为的遏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党政领导干部短期化行为较普遍,其表现也是多方面,体制不完善、考核体系不科学、监督机制不健 全、领导干部的功利心理和低素质是其根源。要遏制这种行为,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领导体制;建立科学的政绩考评体 系,健全制约机制,强化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7.
财产申报制度是制度反腐的重要一剑。《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是中国财产申报制度迈出关键性一步的标志,但离真正的阳光法案仍有距离。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的目标后,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如何使这项工作卓有成效、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我们认为,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以制度建设为着眼点,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体系 邓小平同志指出,人管人靠不住,还是制度管人可靠些。要从根本上解决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当前,各地在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方面,做了大量行  相似文献   

19.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指出,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包括党政领导干部制度改革和党政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制度改革,重点是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其中,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干部“能下”问题,进一步完善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制度和办法,是当前这项改革任务的难点和焦点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积极倡议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指出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就是“干部缺少正常的录用、奖惩、退休、退职、淘汰办法,反正工作好坏都是铁饭碗,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江…  相似文献   

20.
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为了避开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处理事务的利害关系,保证领导活动和开展工作的公正性,而采取的一种行政措施。实行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是干部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