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尼西亚合作议会讨论印度尼西亚—荷兰关于西伊里安移交给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协定时,印度尼西亚共产党议会党团代表的发言.我代表共产党议会党团对政府愿意向合作议会报告印度尼西亚—荷兰关于西伊里安移交给印  相似文献   

2.
《亚非纵横》2005,(2):1-8
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于2005年3月30日在北京举行纪念亚非会议50周年座谈会,有80多位外交官、学者、专家及亚非有关国家驻华使节出席。会议就50年前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刊将会议发言内容节录如下(按发言先后次序排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一)印度尼西亚在目前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改变殖民主义经济为民族经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在目前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是由印度尼西亚经济结构本身所決定的.当前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结构,仍然是殖民主义性质的经济结构,这是执政阶层和社会广大阶层所熟知的.这些阶层,对于改变殖民主义经济为民族经济的问题,不仅在方法上各不相同,以至彼此相互对立,而且对民族经济概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纵横》2001,(2):30-34
我的妻子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介入印度尼西亚问题之后,在印度尼西亚和荷兰两国政府之间出现了和谈气氛.美国军舰"伦维尔"号于12月初在丹绒不碌港停泊.听说谈判就在"伦维尔"号军舰上举行.看来,在印度尼西亚与荷兰之间的这种谈判气氛也把我卷进去了.  相似文献   

5.
这篇文章论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外国"援助",民族民主主义,人民民主主义等四个问题,并且以此来说明印度尼西亚革命发展的动向,其中还分析了农民阶级分化的情况,以及农民在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下所展开的英勇斗争,说明了农民是印度尼西亚无产阶级的主要同盟军,同时也说明了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在印度尼西亚革命各个阶段中所起的伟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序言关于印度尼西亚华侨问题的研究,战前是由荷兰人进行的,但战后荷兰人研究印度尼西亚华侨问题已经消声匿迹了,而代之以美国人的研究为中心.考察一下美国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就知道美国研究印度尼西亚问题的中心庚纳尔大学,同样也是研究印度尼西亚华侨问题的中心.以由于研究泰国华侨问题而享有很高评价的G.W.史纳(G.William Skinner)为中心,现在已经发展  相似文献   

7.
这篇文章将印度尼西亚9月30日运动概括地分为五个阶段,然后加以论述.接着谈到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加强领导农民斗争情况,同时谈到了苏加诺政治体制的性质,以及印度尼西亚资产阶级不得不让这种政治体制存在的原因,然而,在9月30日运动的冲击下,苏加诺的政治体制瓦解了.文章最后谈到了理解9月30日运动的方法,同时列举了产生这一运动的几点基本原因及其影响,更主要的是作者列举事实,认为印度尼西亚是具有武装革命的条件,驳斥了印度尼西亚搞武装革命是不能成功的谬论.  相似文献   

8.
自从对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和印度尼西亚其他民主力量发动反革命袭击活动以来,美国特务人员一直在西起亚齐、东至西里伯斯(即苏拉威西——译者)等地区加强"软化"印度尼西亚的活动.内部方面,这些活动采取的形式,就是对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力量散布恶毒的诬蔑,以及摧残他们的肉体.外部方面,这些活动所采取的形式,就是诬蔑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其他战斗的国际反帝力量.  相似文献   

9.
这是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总统在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建立三十周年纪念会上的一篇演说.苏加诺自己曾经说过:这是他近几年来最重要的一篇演说,是表明他的政治哲学观点的最重要文件之一.本文是从美国康纳尔大学的英译本转译的.苏加诺在这篇演说中叙述了1927年7月4日建立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的动机,叙述了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的目标是建立所谓"公正繁荣"的、"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苏加诺在这篇演说中着重叙述了他所主张的所谓"贫民主义"的内容和意义,并分析了他主张的用所谓"社会民主"来实现印度尼西亚式"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0.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印度尼西亚工人运动1.印度尼西亚工会的诞生印度尼西亚民族运动的历史说明,遭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工人阶级,首先把自己团结在反抗外国资本特别是荷兰资本的垄断压迫的组织中,并把它当作自己的斗争武器.印度尼西亚工人阶级第一个组织就是1905年成立的铁道工会(Staat-Spoor Bond)和同年成立的邮电工会(Post Bond).事实进一步说明,首先把自己织组起来的是政府机关的行政人员和政府企业的职员.  相似文献   

11.
由于哈达是印度尼西亚中间派领袖的这种作用,他的著作曾经引起广泛的兴趣.在1950年到1958年哈达担任印度尼西亚付总统职务期间,他在印尼国民党极左派和印尼共产党与那些亲西方集团之间起缓冲的作用.从哈达的著作可以看出,他是认真对待宪法第38条的规定即要求国民经济的祖织必须以合作社为基础.在其著作中,哈达很明显地表达了他的反对资本主义的态度.他一再把公司与合作社加以比较,认为前者是阶级斗争的缩影,而后者是印度尼西亚走向无阶级社会的道路.此外,哈达也把合作社当作发展经济的一种技术手段,但是甚至他自己也不能不承认,"国民经济合作化"并不是短期内所能实现的.同时,独立后没能引向经济繁荣的这一失败是当前印度尼西亚国内混乱的最主要因素;问题很清楚:印度尼西亚不能等待到合作社经济组织好了再开始有效的经济发展计划.因此,目前印度尼西亚最需要的是"有目的的措施";而哈达本人能否在印度尼西亚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有效的领导作用是有怀疑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最近两三年来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情况:"稳定经济计划"的制订经过,对抗"马来西亚"对印度尼西亚经济的影响,接管英国企业和美国企业的经过,"自力更生"政策的产生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美帝国主义停止对印度尼西亚提供"援助"后,印度尼西亚接受外国经济援助结构的变化,"9月30日事件"发生后的经济状况.本文可以看到近几年来印度尼西亚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的情况,也可以看到这种恶化趋向还将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3.
稳定与发展仍是2016年印度尼西亚形势的关键词.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获得国会更多党派支持,执政环境进一步好转,政绩获好评.但政治斗争依然激烈,反钟万学游行成为印度尼西亚政治与社会进入新敏感期的标志性事件.经济上,主要指标基本符合预期,标志着该国经济正在进入良性恢复轨道.外交方面,印度尼西亚以东盟为基石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维护主权和海外侨民利益力度更大,与大国关系总体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这篇文章概要地叙述了外国经济"援助"和印度尼西亚经济建设的关系.其中着重地从经济"援助"的用途分配对比了苏联和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经济"援助"的性质;叙述了苏联和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经济"援助"项目执行缓慢的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原因.文章也提到我国给予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援助.  相似文献   

15.
印度尼西亚银行发表了一九五七年第四季度公报.从其中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亚去年在财政经济方面发展的概况.财政关于财政方面,总的说一九五七年流通的货币总量增加到五十五亿二千万盾,即  相似文献   

16.
2017年印度尼西亚政治形势总体稳定,各党派围绕选举展开激烈竞争,伊斯兰保守主义情绪有所增强.全年经济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符合预期.外交上,印度尼西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在维护国家现实利益的同时,在区域和全球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是印度尼西亚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收就业和投资的主要部门.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劳动就业的比重、对外贸易结构以及对资本的吸引力来看,印度尼西亚服务业仍以传统部门为主,现代服务业含量相对较低.长期以来,印度尼西亚服务业存在劳动生产率低下、基础设施配套不足、金融服务发展滞后、制度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201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成立后,印度尼西亚服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8.
2020年,在COVID-19疫情防控背景下,印度尼西亚的政治与社会形势总体稳定.下半年,总统佐科改组内阁,并经受了"伊斯兰捍卫者阵线"对政府权威的挑战.印度尼西亚经济经历1998年以来的最大幅度下滑,但随着"国家经济复苏计划"的实施走出了低谷,以"V字型"走势反转.外交上,印度尼西亚重视卫生合作和经济外交,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苏联的官方声明和新闻报导进行研究的结果,认为苏联对印度尼西亚在西伊里安问题和对抗"马来西亚"问题,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作者认为苏联在印度尼西亚对抗"马来西亚"问题上,表示了无可奈何和敷衍应付的态度,因为苏联不想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这两个"新"国家的纠纷中,表明袒护任何一方.由此不难看出苏联现代修正主义者对待民族解放运动所谓"支持"的虚伪态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员,从1959年至1961年,曾经住居在印度尼西亚,研究印度尼西亚法律演变和政治问题.这篇文章主要是叙述美帝与1958年印度尼西亚地方叛乱事件的关系.作者供认美帝鼓励和援助这场叛乱,并且分析美帝当时为什么要支持叛乱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美帝是如何穷凶极恶地干涉印度亚西亚内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