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法治与社会》2010,(11):32-33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农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直接影响环境生态,威胁公众健康。如何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备受社会关注。我国目前尚无专门性单行法律,且现行法律多规定环保基本国策及原则性条款,未明确规定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具体措施和法律责任。文章通过对国外立法展开论述,旨在探求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致害的环境法应对。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法律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对我国的农田土壤、城市土壤及敏感地带的土壤造成了重大的破坏,它不仅直接危及我国重要的国土资源,而且还时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所以针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危急性、形式隐蔽性和来源多重性特征,从立法、执法层面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防治就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工业化生产过程当中,由于缺乏规范有效的管理措施,加之企业自身的环保意识较低,严重污染自然生态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雾霾、沙尘暴、地下水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一方面阻碍了我国社会与生态环境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企业自身的经营也构成威胁.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较为成熟,作用效果良好,而我国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首先分析了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主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对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与推广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地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爆发次数和参与人数逐渐增多,经常出现围堵、围攻党政机关等暴力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日益严重.“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①政府必须重视农村群体性事件,通过研究摸清事件的特点和原因,了解农村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利益诉求,满足农村村民的合理诉求,最终化解农村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6.
《检察风云》2015,(7):76-77
过去数十年,中国工业废水滥排偷排,矿山废渣肆意堆放,释放了重金属这个魔鬼。大量重金属排入河流,不计其数的耕地使用污水灌溉,经年累月,土壤重金属含量不断增加。直到“毒粮”被端上餐桌,人们才极不情愿地接受这一事实:土壤污染,其实早就已经与空气和水源污染一样,成了中国民众的生存威胁。只不过因为影响不够直观,土壤污染此前并没有像雾霾那样获得流行词般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台湾地区形成了以“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为根,以“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施行细则”为主干,以污染预防制度、污染整治制度、财务制度和污染责任制度为枝干的“树形”土壤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具有体系完整、核心制度完善,采用专门立法、复合立法模式,以事后整治为功能定位,以环境利益为利益导向等特征.我国大陆地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应以此为参考和借鉴:立法模式采用专门、单独立法模式;功能定位以事后的整治修复为主,兼顾事前预防;立法导向采用经济利益导向;同步进行内在配套立法、完善外围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潜伏期长、损害结果严重等特征,重金属污染民事侵权诉讼因果关系推定是审理此类案件的重要问题。从了解环境污染侵权诉讼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入手,分析审理重金属污染侵权案件因果关系认定要素后,我们发现在审理重金属污染侵权案件中可以对案件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重金属污染案件适用不同因果关系推定理论,以更好实现诉讼程序的公平价值,达到预防环境污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提高全社会对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解决各级领导的认识问题。”“农村卫生防疫和医疗机构应急能力较弱,各级政府要更加重视农村公共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10.
陈知朔 《法制与社会》2015,(6):194-195,197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倡导“生态宜居”和“美丽中国”的背景下,土壤环境保护任务面临更大挑战.本文在研究城镇化带来的土壤环境问题基础上,梳理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立法现状,提出完善土壤环境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资金筹措、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法律责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为新型城镇化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1.
秦平 《法庭内外》2013,(4):39-39
日前,环保部发布《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称有3000余种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严重,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规划对化学品污染现状的披露是客观而惊悚的,其将确定58种(类)化学品作为“十二五”期间环境风险重点防控对象,托开了政府专项环境治理的大幕。与此同时,环保部还明确规定涉重金属企业将被强制投保,并依法支持污染受害人和有关社会团体对污染企业提起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这意味着针对化学品污染的环境治理,已经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作为环境问题中的“恶性肿瘤”,化学品污染由于牵扯地方利益、企业利益,要想切除无疑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以往的环境执法之所以陷入疲软状态,关键就是薄弱的执法力量难以抵挡利益的“合谋”,最终牺牲的还是公众的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新一轮“环保问责”再起风云:10个投资约290亿元的违法建设项目被查处,11家布设在江河边的问题严重企业被挂牌督办。和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环保风暴”刮向了化工石化行业。同时,一场新的“环保风暴”也正在国家环保总局酝酿。据报载,国家环保总局将曝光10家风险评估排查存在重大隐患的沿海化工企业,同时还发布了一份通报,为即将展开的“水污染问责风暴”造势。面对接踵而来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辽宁浑河抚顺段水质酚浓度超标事件、广西红水河天峨段水质污染事件等重大环境事件,2005年以来,环保问责风暴中,已经…  相似文献   

13.
强制拆迁问题愈演愈烈,近年来又出现“邻居强拆”类新型案件.邻居强拆”事件究其本质,“实为“多数人”和“少数人”的利益博弈;究其原因,是司法强拆形同虚设,调节机制缺乏,拆迁制度设计不完善.本文通过对此类案件进行剖析和理论探究,以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历来备受重视和关注.通过对受理的举报线索进行梳理和深入分析,涉农信访上访现象呈上升趋势.因此,妥善处理农村举报线索,己成为当前打击农村经济犯罪、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检察工作实践,就农村举报线索查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体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原则,促进农村发展,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应高度重视农村残疾人就业问题,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本文通过对盐城市农村残疾人就业现状的调查,发现农村残疾人就业层次较低.为了帮助农村残疾人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做好残疾人的就业培训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法制视野     
中西部将“叫停”污染项目【据《人民日报》】由于中西部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脏、乱、差”等问题尤为突出,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发布了《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严禁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企业引进或新建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企业也必须推行清洁生产,到2020年力争使全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趋  相似文献   

17.
当前,频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已成为社会关注度极高、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环境群体性事件高发的主要原因在于公众环保意识迅速增强但环保知识缺乏,公众环境参与程度不足,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存在诸多局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效果甚微等.本文认为,要通过实现维稳方式由“堵”到“疏”、环境行政治理模式由“压制型”到“回应型”、公众环境参与由“叶公好龙”到“与龙共舞”的三个转变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化解寻求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研究,可再推进.从法律与文学的角度切入,通过关于“马锡五审判”的文学作品中具体事件情节的叙述,分析该审判方式的“可能”面对的微观环境,进一步探索该审判方式“可能”的一种运行逻辑,这成为再推进的一个策略.此再推进的目的,一方面,是丰富对其可操作性的理解,另一方面,在于拓展对这种审判方式“可能”所应对的深层法理问题和所试图解决的基层司法关键环节的理解.文学作品提供的“事件情节”不应用作原事实,但只要展现了真实世界中的“可能”,对法学研究便存启发,此缘于法律思考不可能拒绝“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跨国污染的国家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世界,跨国界污染事件越来越多,其影响也越来越大。例如1986年4月28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和1986后11月1日瑞士巴塞尔桑多兹化学公司仓库毒气毒液事件,给邻国乃至欧洲各国造成巨大损失。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向海洋倾倒大量原油和在科威特油井纵火,造成海洋和大气严重污染等[1]。1998年6月,南亚两个国家相继进行核试验,既威胁南亚地区和平与安全,又污染大气、水质、土壤等。上述这些污染问题不仅涉及到国际法中的国家责任和赔偿责任,而且也涉及到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一、跨国污染的过失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一)…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体的匿名性与强大的交互性,为网络集群事件的产生提供了土壤。而网络集群事件之一的人肉搜索,近年来呈现出井喷的现象。从“虐猫事件”到“史上最毒后妈”,从“辽宁女事件”到“周森锋事件”,一张张“网络追杀令”的背后是人肉搜索这种另类的网络互动方式。本文试从传播学、社会伦理学角度解读人肉搜索,并探讨它的实质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