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机关动态》2005,(10):30-31
基本认识 上海市检察院党组中心组和检察干警通过认真学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充分认识到,检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任务。检察机关要立足本身职能,找准自身位置,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整个社会的和谐运行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是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多年来,方方面面都得到f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优先照顾。有时我觉得很不安,因为党和政府给我们的太多]”,而我们为国家付出和奉献的太少了。我常对居住在齐齐哈尔的乡亲们讲:““不要同为找们是台胞就产生优越感,首先应该认识到,无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还是大陆同胞,都是中国人,时祖国的统一、民族的振兴,都有着同样的历史责任。我们应当立足本岗,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回归祖国怀抱是台湾人民100多年来为之奋斗的希望所在。在日本殖民统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从多种角度提出"和谐"理 念。十六届四中全会则更加明确地将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之一,强调:"要适 应我国社会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 置"。这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一、"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 化,其中"和"的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4.
《传承》2006,(Z1)
基尼系数凸显社会危机基尼系数是一个用来描述收入整体差距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认为,当它处于0.3-0.4时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出现两极分化。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3年已经至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到达危险的边缘。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465,2005年更是逼近0.47,显示着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势必制约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最终妨碍经济持续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已成为促进我国…  相似文献   

5.
21世纪面对国际全球化的趋势,国内改革开放的形势,统一战线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6.
新春伊始,中共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集中研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问题。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一重要举措,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体现了中央十分重视提高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参加这次研讨班的领导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集中精力,认真研读,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理清了思路。专题研讨班的成功举办,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把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05,(8):19-21
2005年的春天格外美丽和鼓舞人心。胡锦涛总书记先后在新年贺词、春节团拜会和中央党校高级干部研讨班上讲话中,都反复强调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要求扎扎实实地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团结。“和谐社会”——这个新的政治概念,伴随着和煦的春风传播到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成为了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幸福憧憬。人们欢欣鼓舞,激动万分,纷纷表示要用更大的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去,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善红 《新东方》2005,(3):4-11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社会主义社会是制度优越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其功能处于最大优化状态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思考发展问题,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最近,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出发,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提到全党面前,动员全党全社会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地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仍将是经济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由于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出现了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现象。市场化改革导致社会分工的细化、具体利益的分化、相互竞争的激化、人员流动的频繁化和社会的多样化,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继续扩大。由于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转型,许多社会问题仍将十分突出。就业率和就业结构问题仍将十分尖锐;公共安全仍将处于事故高发期;犯罪形势…  相似文献   

11.
李俊斌 《前沿》2006,(2):209-2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重要的位置。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和逐步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问题,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社会、共沐社会和谐,是古今中外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美好理想。然而,理想能否实现,关键不在于它是否美好,而在于它是否科学——科学地构想、科学地实践。中外历史上出现过的“理想国”、“桃花源”、“乌托邦”等,虽是美好之至,然却源于空想、归于乌有,盖因缺少现实性、特别是科学性而致。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关键的是,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去科学构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发展观去科学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构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揭示、…  相似文献   

13.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各部分要素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它是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的内在要求与重要特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努力构建合谐社会,是我们在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奋斗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构建合谐社会的各种关系,同时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建立起一个既富有活力又相对保持稳定,既有不同利益又能妥善处理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的新型社会。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着富裕与贫困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劳动与资本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衡等六大矛盾。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夯实发展基础,把维护公平的蛋糕做大;抓住利益主线,破解分配难题;凝聚人心,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冷静细致,学会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扭住关键,用好民主、法制两大基石。在指导思想上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以实现经济利益、维护政治权益为主线;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不操之过急;立足当前、脚踏实地,从本地区、本单位做起;把和谐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调解人际关系的规范。  相似文献   

16.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省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通过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有了更加明确和清醒的认识。许多同志谈到,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应该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许多党员干部认为,对我省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17.
何英 《人民论坛》2010,(10):44-4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8.
《政策》2005,(7):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重要的治国方略,也是解决我们当前面临困难和矛盾的总方针。我们应该很好地学习这一方针,正确认识当前的社会和谐形势,把解决好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不刮风、不攀比、不急于求成,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扎扎实实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政策瞭望》2004,(12):1
建立完善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机制。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建设全省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切实  相似文献   

20.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永祥  姜华 《前沿》2005,(10):218-220
2003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中国社会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和谐社会要求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目前,有许多妨碍社会和谐的因素,需要在发展中予以解决。要多方面长期努力,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