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保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方针政策连续性的同时,结合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把握国际关系的新变化、新特点,对我国的国际关系和外交战略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在实践中迎接挑战,实施"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推动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多边外交以及公共外交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严格意义上讲,金砖国家不是高盛集团概念的产物,而是在某种程度上的俄罗斯外交努力和智慧的"成果"。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对金砖国家,以及对自身的金砖外交有着深入的思考。可以说,金砖外交既是俄罗斯在21世纪的一次典型的"智慧外交",也是俄罗斯传统的大国均势外交思维的体现。对于俄罗斯的金砖外交思想和行动,值得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日本外交的“钟摆”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以来,在对美、对华政策上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概括起来说,这些变化其实都是小泉下台以后的历任内阁对日本外交战略调整的继续。关于小泉以后至管内阁以前日本外交战略调整的过程,具体可以分3个阶段来考察:第1阶段是安倍、麻生的价值观外交所体现的“疏美防华”倾向;第2阶段是以“新福田主义”为特点的“亲美返亚”倾向;第3阶段是以鸠山的“友爱外交”为中心内容所表现出的“脱美入亚”倾向。其中,安倍的“疏美防华”仍然未消除冷战思维的阴影;鸠山的“脱关入亚”略带理想主义色彩;只有福田的“亲美入亚”具有现实性,预示着日本21世纪对美、对华外交战略的发展方向,也是菅内阁外交政策的方向标。  相似文献   

4.
申圭植是较早来到中国从事韩国独立运动的著名人物,后来作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早期领导人,曾经担任代理国务总理兼任外务总长。申圭植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初期的外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他在临时政府内"欧美外交独立论"和"武力独立论"激烈对峙,外交陷入困境的状况下,另辟蹊径,探寻出"外交武力融合独立论"的新路径,为临时政府生存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贡献奠定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外交活动的新基础。  相似文献   

5.
自习近平成为中国领导人以来,在外交领域积极发挥关键性的领导作用,首脑外交已成为中国外交的最高形式。习近平外交思想强调党对外交工作的绝对领导,强调维护首脑对外交工作的核心领导。习近平主席对于中白合作的倡议得到卢卡申科总统的认同和支持,首脑外交已经成为中白“一带一路”合作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中白克服了空间距离远、产业合作条件不佳的困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郊建设中白工业园,并被纳入“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目前该项目的进展迅速。中国与白俄罗斯的“一带一路”合作是远高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合作,是一种基于政治互信的合作。从中白合作中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因势利导和差异性的合作形式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新特点。“一带一路”绝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物流走廊,更是一种全球经济合作的新模式,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7.
8.
“一带一路”对中国外交新理念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化解美国旨在遏制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哲学层面,习近平主席提出以"和谐、和睦与和平"为核心内容的外交新理念;在战略层面,提出实现"亚太梦"与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的长远目标;在政策实践层面,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构想。"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可以使多元化、多样化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依存,实现利益共享,扩大共同安全,推进合作安全,促进发展安全,增进可持续安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中国周边跨界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无法绕开的一个议题,需要中国积极开展水外交,妥善处理有关矛盾和争议。本文选取中哈分水谈判和湄公河水资源治理两个案例,对中国现有水外交政策进行了梳理和评估,认为中国应当根据当前国...  相似文献   

10.
1988年至今,印度对缅甸外交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从"孤立"军政府到1993年的"建设性接触"政策,再到2012年印度总理访问缅甸期间确定的"互联互通"外交战略。本文在纵向梳理印缅外交关系变化历程的基础上,重点探析印度对缅甸外交政策演变的动因和特征。尽管"互联互通"外交有助于印度实现多重战略目标,但由于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政策的实施前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在后冷战时期美国调整对联合国政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1990年代后期联合国财政危机时期,赫尔姆斯利用其作为国会议员和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享有的特权,通过一系列舆论、立法和外交努力,最终实现了政府借助常规外交手段所不能获得的成果.他对问题的产生、激化和解决一直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扮演着参议院外委会主席在美国外交政策调整过程中的传统角色.本文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分析,主要以赫尔姆斯的言行为线索,再现了这段极为重要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公共外交概念的一般释义出发,追溯德国公共外交的历史,剖析其在全球化时代的新内涵,重点通过德中同行系列活动这一主动型公共外交行为的实证分析,深入探讨德国对华公共外交的主导策略、对象、主体、方式和效果等各方面特点,解读德国对华公共外交的意图、运作机制及其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促使中国外交从“韬光养晦”转向“奋发有为”,这要求中国外交决策机制进行相应的改革.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不足包括三个方面: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政策建议的筛选与综合、最终决策.其中政策建议的筛选与综合环节的不足尤为明显.为此,中国有必要从观念、制度、人才使用三个方面进行改革:走出“弱国无外交”认知误区,从整体与长远角度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强化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对外事务上的统摄功能,一名政治局常委任常务副主席兼任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负责对外事务,外交部长由一名政治局委员级别的副总理兼任;建立政务官与事务官分类制度,强化外交官的离岗培训,大量增加“外部人”,即把有经验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吸收到外交决策部门中来.  相似文献   

14.
葛腾飞  苏听 《美国研究》2012,(1):27-46,3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勃兴和美国加大在第三世界的政治、军事干涉力度,美国政府日益关注和重视"反叛乱"理论与实践。美国"反叛乱"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大阶段:肯尼迪时期、里根时期和小布什-奥巴马时期。其中肯尼迪时期强调对所谓"反叛乱"政府的扶持,与苏联争夺对第三世界的政治、军事控制;里根时期的"叛乱"和"反叛乱"被纳入"低强度冲突"理论的框架;小布什时期则是为了应对所谓的伊斯兰圣战主义"全球叛乱"。然而"反叛乱"理论作为美国海外干涉的一种理念依据,总是面临着对外干涉本身所固有的政治、军事和道义困境。  相似文献   

15.
任慈  梁茂信 《美国研究》2020,34(2):86-103
“滞留”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是冷战初期中美关系中的重要议题之一。两国在围绕其去留的反复较量中,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是对现实利益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为满足其冷战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中国留学生与中共的跨国政治联系直接影响了中国政府在争取滞留人士过程中的方针策略。此外,部分滞留的中国留学生转化为永久定居美国的移民,在美国移民政策中创造了诸多“先例”并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对此后旅美外籍留学生申请永久移民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民间外交思想,提出民间外交的主体是人民;民间外交在思想上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政策上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外交方针政策,努力开创外交新局面;在经济上要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牵线搭桥的工作,促进中国同各国...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韩国逐步意识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开启了其追求公共外交突破的新阶段。基于塑造一个良好、健康和正面的国家形象目的,韩国政府和韩国民间组织拉开了在公共外交领域的耕作的序幕。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韩国文化逐渐被定位为韩国公共外交的主要工具之一。韩文化在传播过程增进了韩国对外交流以及加强了国际社会对韩国的认同感,同时,韩国公共外交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技术变革等限制因素也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20.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王子昌教授的新著《东盟外交共同体:主体及表现》,以专题的形式对东南亚国家的独立和东盟成立以来的整体外交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了东盟是如何通过整合自身力量形成外交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上与外界进行交往的历史.该书不仅在宏观叙事上把握得当,具备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还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研究展示了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是东盟外交领域一本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